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铜版画是一门即古老又年轻的绘画形式,随着科技的发展,其艺术语言在不断更新。通过线条,黑白对比,光影的自主性三个方面的分析探究,来应对当今铜版画艺术语言的发展趋势,以便更好地发挥铜版画的本体语言,创作出赋予时代特征的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凹痕语言,多样性语言和新材料语言等方面入手,探讨了铜版画的艺术语言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技术为铜版画艺术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艺术向多元化发展已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趋势。艺术家在立足与铜版画特性的前提下,追求艺术表现力,才是铜版画创作的精髓。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西方铜版画在中国的引进与传播过程,评价了以陈晓南为代表的中国铜版画创作的艺术成就,以及他对版画教学研究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张毅 《考试周刊》2011,(6):40-41
铜版画作为版画家族中一个既古老而又年轻的艺术画种,有着其独特的魅力,、铜版画的魅力在于它突出的醇郁气氛与意境.它的表现形式就像它的历史一样深沉。铜版画从早期的干刻、蚀刻、飞尘、美柔汀、刮刻到今天多种多样的技法,主要以变化多样的线条、黑白对比、光影的自主性等细微丰富的表现力来表达丰富的艺术语言,同时还强烈地体现了画家自身的感受与激情。  相似文献   

6.
本从对铜版画的现代品质的分析入手,论术了在现代艺术师范教育中进行铜版画教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塑胶版画的制作是以铜版画为基础的。在我国清代康熙乾隆年间就曾有过铜版画,但那还不是我国版画家的作品,却是外国人的铜版画作品。真正作为中国的铜版艺术在我国开始流行却是在一九五三年,在中央美术学院和华东分院第一届版画系的建立而开设铜版画为正式课程的时候。关於铜版画,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制作铜版画的历史还很短,对很多技术性或技术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问题的探讨刚刚开始,但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门类,铜版画创作必须将传统技法与作者创作观念相结合.表达特定的艺术内涵。  相似文献   

9.
“将错就错”原指已经发生了错误,索性继续错下去,是一种逆向思维的处事谋略。伟大画家毕加索毕生创作的第一幅铜版画,刻画的是一名英姿飒爽的斗牛士,可他忽略了一个问题——铜版画在印刷时是左右易位的。因此,当他最后看到版画上的斗牛士左手握的长矛时,不禁大吃一惊。毕加索灵机一动,将错就错,将这幅铜版画命名为“左擞子”,结果不但使其得以流传,而且在世界艺术长廊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一席。  相似文献   

10.
本雅明在他的著作<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分析了现代社会中艺术发生的变化,他较悲观地认为传统艺术类型逐渐让位于机械复制的现代艺术类型,从而将走向终结.但现代铜版画的发展,有可能利用机械复制等现代方式,丰富传统艺术类型的语言和表现力.因此,我们在借鉴本雅明的同时,对他也有所质疑.  相似文献   

11.
铜版画艺术典雅、庄重,在国际上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名贵的艺术画种。历代大师都曾热衷于铜版画的艺术创作。戈雅是18至19世纪西班牙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大师,他开创了现代艺术的先河,其版画作品被称为西班牙的国宝,生动地反映了民众的生活。  相似文献   

12.
铜版画是版画主流版种之一,由于其在现代艺术中的独特魅力而受到关注。版画是艺术院校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为适应现代艺术教育的发展和需要,针对美术学院的条件及现状,我们对版画教学的传统模式和结构进行了调整,制定了从普及教育入手,以铜版画为切入点进行实践,在泛读的基础上进行个案研究实践体验的教学思路,形成了铜版画技法教学新模式;普及教育,以点带面,理念更新,丰富手段,互动沟通,创新实践。在教学中收到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铜版画是版画艺术的重要的门类,在15世纪的中叶在欧洲北部和尼德兰形成。在16世纪左右传入中国,但由于各种原因没得到发展,直到新中国成立,在几代版画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中国铜版画现在有了极大的进步和发展,在今天的版画艺术中占据重要地位,以崭新的精神风貌开拓未来。  相似文献   

14.
本文吠康斯太勃尔的个人经历及其作品出发.研究其铜版画作品的由来及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15.
在徽派版画盛行于明清时期的皖南地区,是安徽省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最引人注目的是精雅的艺术设计,精巧的雕工和精致的印工.铜版画是其的现代的延伸,现代家居艺术设计在材料方面由于时代背景的影响,渗透进了传统和现代结合的多元化的艺术思维,把徽派版画的灵魂融入铜版画新形式语言的艺术设计研究中变得十分必要,对传统的版画形式的再设计也日益符合当代的审美要求.  相似文献   

16.
科学语言和艺术语言如鸟之两翼,一起组成了语言的整体。科学语言和艺术语言各有特点:科学语言是供认识的,艺术语言是供欣赏的;科学语言遵循“定法”,艺术语言寻求“活法”;科学语言“以理造言”,艺术语言“以情造言”;科学语言语义稳定,艺术语言语义多变。  相似文献   

17.
艺术语言是变异的语言,从语言的组合和结构形式上看,艺术语言是对常规语言的超脱和违背。毛泽东诗词对语言的超常使用充分体现了语言的变异特点,从而表现出鲜活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8.
艺术语言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艺术语言在语言编码中所利用的语法手段一旦不可能尽其意,艺术语言便借助于意象思维这一特殊的艺术思维方式,从而使得普通的语言符号上升为艺术语言的符号,“象”是艺术语言的符号媒介,是主体情意的寄托载体,是沟通物象世界与内心世界的桥梁。  相似文献   

19.
教学是一门艺术,语言是教学过程中情感交流时火和知识传承的主要工具和手段。因此,教学艺术很大程度上体现为教学语言的艺术。对于政治课教师来说,要想改变政治课堂枯燥、抽象、沉闷的旧貌,使政治课充满艺术魅力,就必须努力创造自己的语言风格,塑造自己的语言形象,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和品位,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的艺术,实现政治课教学的艺术化。下面就我在教学中的点滴体会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科学语言和艺术语言表情达意的目的,功能和特点几方面论述了两者的区别在于科学语言表情达意是准确,稳定,具体而又抽象的,艺术语言则多义,模糊,流动而又形象的;科学语言表情达意遵循语法规范,艺术语言则遵循情感逻辑;科学语言表情达意平直实,艺术语言则空灵虚幻,追求神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