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也许,每个人心目中都有自己的偶像,偶像的一举一动牵动着我们的神经,偶像的故事激励我们前进。我们追随着偶像的脚步、行为方式乃军看待世界的眼光,偶像给我们提供着人生的范本。如果告诉你,许多名人,包括你所崇拜的偶像,他自己也有一个“偶像”,你相信吗?那么,这些“名人的偶像”到底拥有怎样强大而特别的魔力?这些“魔力”是否可以帮助你在高三更好地前进,甚至成为“新晋偶像”?  相似文献   

2.
说青春就一定会扯到“偶像”,这个年纪,总娶找点啥来喜欢。不过似乎自从进人“淘宝”时代后,打折优惠就成了一种流行,什么东西都能捡个便宜,包括“偶像”这词,也跟着打折得厉害。猛不丁哪天一上网,突然看见自己辛辛苦苦喜欢了好长时间的“偶像”,被扒拉出一大串背后的“素颠生活”,吓得半死,闹得你再遇到一个准备拿来当偶像的人时,心里直犯喃咕,这到底可不可靠啊。  相似文献   

3.
偶像     
李新 《山东教育》2005,(34):16-16
有一天,班长神秘兮兮地告诉我,王军给李菲写信了!他又机警地张望一下四周,压低声音说:“大家都说是恋爱信。”他拿出没收来的信——其实是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你是我的偶像。”  相似文献   

4.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偶像,譬如“70后”的偶像是张海迪,“80后”的偶像是刘翔,这些偶像都有极强的精神感召力。不久前,武汉大学一份针对新生所做的有关“偶像”问题调查显示,在“90后”的偶像单项排名中,周杰伦的“呼声”遥遥领先。于是,“90后”精神偶像缺失的现象遭遇质疑。  相似文献   

5.
论偶像-榜样教育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偶像-榜样教育旨在加强对偶像功能的认知疏导,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化偶像为榜样。传统的榜样教育多将偶像与榜样对立起来,忽略了偶像的榜样功能,偶像-榜样教育力图使学生学会批判性的接受偶像,为学校德育和家庭教育提供更多的资源;传统的榜样教育将榜样教育等同于道德教育,这势必导致榜样教育的单一化,偶像-榜样教育强调榜样选择与认同的多元化,增强偶像-榜样的真实性和亲和力;传统的榜样教育往往将榜样树立成“高大全”式的人物,拉大了榜样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偶像-榜样教育力图缩小个人与偶像之间的心理距离,以平常心接受偶像。最后,偶像-榜样教育不是要取代榜样教育,而是要拓展榜样教育的新空间。  相似文献   

6.
同学们肯定对“超女”“快男”“快女”这些名词不会陌生。从2005年开始,电视里每年暑假即有一次的造星运动牵动了万千青少年的目光。但随着岁月流逝,几年过去.当初大部分被戴上“偶像”光环的选秀明星已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有的甚至沦为路人。人们喜爱的“口味”也一换再换,心中偶像不再持久。  相似文献   

7.
通过文献资料、综合分析、文本分析等,探讨了体育明星、体育偶像与国家形象的关系。得出体育偶像承载着开放的中国体育新形象,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国际性体育偶像的确立有利于突破传播话语的弱势。提出了推动体育偶像在国家形象塑造中价值实现的路径:树立包容性体育发展观,创造体育偶像滋长环境;聚焦议题:占领中国“体育偶像”报道话语的高点;增强议题设置能力,提高舆论引导水平。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消费主义思潮的渗透,个人尤其是青少年的消费观念与消费行为受到显著影响。在消费主义思潮下,“偶像经济”将“人格商品化”作为产品核心,提升商品附加价值,但其发展过程中存在诱导过度消费、法规适用范围受限、引导消费者重大误解等现象,侵害偶像追随者群体的消费权益。为破解偶像追随者群体消费权益保护困境,可通过法律解释、法律完善、制度构建等路径,优化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为主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偶像经济”监管制度,规制“偶像经济”的肆意扩张,避免以无限逐利为目标的消费主义对“偶像经济”的侵蚀,引领理性消费,保护偶像追随者合法消费权益。  相似文献   

9.
孙佳 《音乐世界》2010,(7):60-61
在传统的印象中,“偶像”似乎是那种外表无与伦比,所有事情都尽在掌握,如漫画主人公般的人。然而被誉为“野兽偶像”的2PM的出现颠覆了原有的定义,带动了一种新概念的风格。  相似文献   

10.
虚拟偶像是基于数字时代下先进动画技术与偶像文化、二次元文化的结合产生的,是一种极具时代文化特征的视觉艺术表现。虚拟偶像的诞生在二次元文化语境下,随着科技进步与社会文化的开放性、多样性发展,其逐步突破次元壁,一跃成为一种大众流行文化,引发了一场新文化浪潮。以虚拟偶像的诞生作为研究起点,分析了虚拟偶像所特有的文化特征,并对虚拟偶像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从中获取虚拟偶像文化为我们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当代偶像文化具有建构方式上的自由与自主性、崇拜对象上的多元性、文化形式上的娱乐性与世俗性及社会设计与个体建构的矛盾性等特征。偶像文化对大学生的成长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教育者应该趋利避害,加强对大学生偶像崇拜的教育引导,充分发挥偶像文化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This article adopts the method of content analysis and takes the letters from Zhao Wei fans as a point of departure to analyze the causes, conten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idol worship among young people. The analysis places emphasis on age characteristics, gender differences, and regional differences of idol worship.  相似文献   

13.
《莫须有先生传》是一部吉诃德式的讽喻之作。在纪实与虚构之间周旋,是这部小说的一大特点。小说中大量用典乃是造成其晦涩、难懂的主要原因之一。这部小说的价值并不在于对人生意义的文学性阐释,而在于为中国现代文学提供了一个奇特的叙事文本。  相似文献   

14.
试论陈望道的"大修辞学"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从陈望道先生两个时期不同的“修辞学研究对象论”的比较论析中,阐明了望老修辞学思想的两度飞跃,论析了望老的“大修辞学”观点与吕叔湘、张志公的“辞章学”观点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5.
“德先生”与“赛先生”是我国新文化运动时期提出的口号,“德先生”号召民主,“赛先生”号召科学。诞生于几十年后的民族歌剧《小二黑结婚》在尊重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宣传科学、号召民主,不仅与代表传统文化的“孔先生”有着不解之缘,也与“德先生”与“赛先生”有着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6.
中国青春偶像剧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继日、韩青春偶像剧之后,近年来,国产此类电视剧正在崛起。深入研究当下中国青春偶像剧不能不涉及以下问题:一、崛起背景的复杂性;二、作为表现对象的青春生活的不可替代性;三、题材选择与生活本质的一致性;四、描写现实的合理性和逻辑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偶像崇拜的内涵着手,在深入分析大学生偶像崇拜形成过程及其影响的基础上,尝试提出从加强价值观教育、注重偶像移情教育及通过各种活动消除偶像崇拜的负面作用等方面对大学生偶像崇拜进行教育引导。  相似文献   

18.
张经浩先生认为奈达的著作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的标题在国内被误译.从而导致了人们错误地以为奈达认为翻译是一门科学。本文论证了:该标题的翻译并未起到张先生所说的误导作用,奈达本人确曾认为翻译可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张先生还认为奈达的理论术语dynamic equivalence被译为“动态对等”是误译,并对如何翻译该词语提出了建议。本文论证了:该词语并未被误译,而张先生在理解奈达的原意上有偏差。文章还对怎样理解“动态对等”的概念做了一些说明。  相似文献   

19.
"宾语前置"在语法学界算得上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似乎没有讨论的必要.只是最近几年,在语法学界堪称异军突起的黄伯荣、廖序东先生在其主编的<现代汉语>里,对"宾语前置"持否定态度,与传统观点相左,可以说是一个开拓性的改革,势必在语法学界引发争论.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试从传统观念、实践运用、理论根据三个方面对"宾语前置"的现象进行粗略探讨,旨在引起业内人士的关注,与黄伯荣、廖序东二位先生磋商,以期引起学术上的交流、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20.
作者通过对鲁迅先生所倡导的“直译”翻译现进行历史的、辨证的反思,认为:在文化全球化即将到来的今天,鲁迅先生的“直译”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