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泽民民“七一”重要讲话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使我们能够站在一个新的高度来观察、思考现代教师素质问题,在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走在时代和社会的前列,党中央、国务院对教师素质提出的六个方面的要求。应该是教师追求“全面发展”的基准,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是辩证统一的,教师应该学有专长,教有特色,形成自己的风格,在鲜明的个性中体现全面发展的共性要求。  相似文献   

2.
我们的眼光瞄准什么陈军对于一个青年,特别是对于一个过了三十岁的青年,最重要的应该是有“眼光”;“眼光”的高低、长短,往往是年轻人是否成熟的标志。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眼光,一种人有一种人的眼光。作为我们跨世纪的青年语文教师。应该有什么样的眼光?或者说,我们...  相似文献   

3.
“传道、授业、解惑”、“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应是真善美的化身”……可见,“教师”二字包含了多少崇高而尊贵的内涵。“好教师”的概念,人各有异,我作为教师,当然有对这一职业追求的不断思考。我认为好教师应该是一座宽容的桥。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任育才学校校长时,有一次,他发现一个男同学拾起一块砖头想砸另一个同  相似文献   

4.
向您推荐     
毛一诺 《江西教育》2004,(17):45-45
合上它.封面深蓝色的背景中荡漾着一轮轮浅灰色的涟漪.海洋上激荡着螺旋式的浪花文字“新教育之梦”。书里的话也在我的心头激荡:“一个有理想的人首先应该是一个会做梦的人。”“一个理想的教师,他应该是个天生不安分、会做梦的教师。”作者朱永新用自己人生的轨迹给“梦”作出了最好的支撑:从大队泥水匠到大学生、博士生导师、苏州市副市长。  相似文献   

5.
人们习惯把教师比作春蚕、红烛,为了学生的生命耗尽自己,强调教师职业道德的“圣化”,要求教师做“圣人”。“传道、授业、解惑”是人们对教师职业的角色定位,认为教师从事的工作是传递知识性的、非创造性的工作,把教师当作人类文明传承的“工具”,强调的是教师的传递价值。然而,教师也是一个生命的存在,是一个真实、具体的人。所以,如果说教育应该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提高而进行的  相似文献   

6.
“为何而教”是每一个教师必须要解读的重要命题,涉及“教师之为教师”的意义的核心。教师专业发展应该帮助教师解决“为何而教”的问题,促进教师作为一个人的发展,唤起教师的主体自觉发展意识。  相似文献   

7.
“为何而教”是每一个教师必须要解读的重要命题,涉及教师之为教师此一意义的核心。教师专业发展应该帮助教师解决“为何而教”的问题,促进教师作为一个人的发展,唤起教师的主体自觉发展意识。  相似文献   

8.
“为何而教”是每一个教师必须要解读的重要命题,涉及“教师之为教师”的意义的核心。教师专业发展应该帮助教师解决“为何而教”的问题,促进教师作为一个人的发展,唤起教师的主体自觉发展意识。  相似文献   

9.
“眼高手低”,词典上的解释是:自己要求的标准高,而实际工作的能力低。不过,单从字面上看,“眼高手低”也可以理解为“眼界高,做事实”。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倒是应该做一名“眼高手低”的教师。先说“眼高”。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人,目光会放远一些,勇气和耐力会多一些,他不会因为一时的荣辱得失而耿耿于怀,也不会因为暂时的挫折而心灰意冷,他始终保持着积极的人生态度。朱永新教授说:“作为一个教师,他应该有一个追求,一个有追求的教师和一个没有追求的教师,生活的方式是相差非常之大的。”首先,教师不仅要积累经验,还要拥有学识。“…  相似文献   

10.
史欣 《教育》2009,(8):41-43
“人”的教育,应该由感情正常、健康、丰富的“人”来承担。一名平凡而伟大的教师要有正当的人性,要以人为本,要体现人道精神。一个人没有“人”的意识,没有正常人的思想感情,那就不能从事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1.
古人云:“师,传道、授业、解惑也。”就是就,一个做教师的人,应该对学生传播做人的道理;教授赖以生存的技能;解答迷惑不解的问题。教师的工作中,“授业”、“解惑”固然重要,然而最重要的应该是传播做人的道理。教师是教书育人的人,实际上,“授业、解惑”是教书,“传道”为育人。  相似文献   

12.
常常有人说:人民教师要“为人师表”,做学生的表率。这里所说的“师表”笔者认为,其中有一层意思是指教师在精神面貌、思想品德、仪表风度方面要做学生的表率。教师的风度美最能反映教师的精神面貌。教师的风度直接影响学生,因此,每一个教师都应该有一个美的风度。 风度美包括:气质美、仪表美、言行美。 1.气质美。气质是人们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特点在行动方式上的表现。一个人的气质同时反映出他的心  相似文献   

13.
杨龙 《现代教学》2010,(3):32-32
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是学生发展的前提,但教师并不是学生发展的工具,更不应该成为学生发展的“牺牲品”。教师自身的发展有其独立的价值,理想的状态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我认为,教师应该成为一个具有独立思想、独特风格的人,而要成为这样的人,就必须学会反思。因此,我校将善于反思设定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教师是人,学生也是人。站在人与人平等的立场上,教师和学生显然应该是平等的、朋友式的关系,但长期的师道尊严使得学生之于教师总是“仰视方可见”。新的教育理念将笑颜绽放在教师的脸上。站在尊严的台阶上,学生们可以和教师平等对话。于是就有了学生对教师的“斗胆”指责;有了老师对师生交流方式的改变。教育的“空山”经历“新雨”,让人觉得清新、自然。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改革,表面上看是调整课程、改编教材;而实质上是课程文化的嬗变,是课程观念、态度和行为的重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课程改革不仅仅是变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更重要是在变革人,要改变教师的角色,从而改进学生的学习。那么在新课标下我们教师到底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才能适应新课改,挑战新课改呢?笔者认为在新的课程改革中教师应该扮演多重角色。这就是:教师应该是大容量的电脑“内存”;是能不断升级换代的电脑“操作系统”;是一个精彩纷呈的电脑“显示器”;更应该是一个灵巧的电脑“键盘”。  相似文献   

16.
教师的职业压力与应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师被誉为是阳光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大多数人都认为,教师是受人尊重的、崇高的、充满爱心的,“爱学生”应该是教师的天职。但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是,有一些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表现出脆弱、多虑、强迫症状、人际敏感、偏执的倾向,有的甚至还发展到无法控制自  相似文献   

17.
“一个有理想的人首先应该是一个会做梦的人。”“一个理想的教师,他应该是个天生不安分、会做梦的教师。”《新教育之梦》的作者朱永新用自己人生的轨迹给“梦”作出了最好的解释:大队泥水匠、大学生、博士生导师、苏州市副市长。一位编辑朋友说,他去过一处乡村中学,问及教育报刊在学校教师中的阅读情况时,校领导直言,学校的不少青年教师上完课不是搓麻将就是打牌,基本不看书。这并非个案。他不禁为我们的青年教师们担忧起来:“也许他们真的不喜欢这份职业,也许他们喜欢这份工作,但他们的热情被无情地扑灭,他们对自己的前途迷失了方向。于…  相似文献   

18.
刘良华 《师道》2010,(5):12-14
教师成为研究者已经成为一个口号,但教师如何成为有修养的研究者,却一直是一个问题。有修养的研究者是相对于没修养的研究者而言。如果教师在日常生活中或日常工作实践中谈论“应该……”、“必须……”及“大力弘扬……”,这没问题。但是,  相似文献   

19.
有人把今天社会上的人分为“经常读书”“有时会读点书”“基本上不读书”三类,认为老师属于第三类。我不完全苟同,跟一些校长说起此事,校长们也觉得“委屈”,他们说教师怎么也应该算是第二类。但是我想,就是第二类又够了吗?一个文化人、一个知识分子只是“偶尔读点书”也不免有些遗憾。曾经是“读书人”的教师,曾经由读书而为教师的人,  相似文献   

20.
做一个老师容易,做一个好老师很难.有些人认为“能讲能写”就可以当老师,其实这是不对的.“能讲能写”只是教师的基本功,要做一个合格的教师,尤其要做一个优秀的教师,除了“能讲能写”外,还应该有更高、更全面的要求,如:专业知识水平、教学的方式方法、个人的思想品德修养以及仪表举止等.通过数年的教学,我体会到,要成为一名比较出色的教师,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