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形符、类符、意符是表意文字研究领域内常用的重要基本概念。汉字既然是表意文字,理所当然地需要加强对汉字中上述三种意义符号的研究。然而事实上人们要想在汉语汉字的研究文献中找到这类名词却很难。这就意味着汉学界尚未真正启用研究袁意文字的理论和方法去对汉语汉字进行研究。本文写作的初衷以及我们的根本目的,就是意欲让现代语言学理论中用于研究表意文字的一些基本名词,例如“形符、类符、声符、意符”等基本概念早日在汉语汉字研究中名至实归,从而发挥其对汉语语义学或汉语构词法研究应有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汉字的特点 汉字不仅历史悠久,而且使用人数众多,我们既不能妄自菲薄。无视汉字的优点,也不能妄自尊大,忽略其缺点。首先,汉字和汉语基本适应,汉语语素以单音节为主,用单音节的汉字来记录单音节的汉语语素,两者基本适应。汉字是非形态语言,不用音素来表示形态变化。印欧语的形态变化主要用音素来表示,反映到文字上就是用字母来表示。像英语名词复数一般是在单数的后面加.-s,如book——books,pupil——pupils,这种变化用字母来表示十分的方便。如果用单音节的汉字来表示就非常的困难。  相似文献   

3.
周健(2004)从汉字教学的目的出发提出了汉字学习能力这一概念,认为汉字教学的基本目的不应该局限于只掌握一定数量的汉字,更要求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汉字结构特点、表音表义的规律和汉字体系的系统性知识,了解汉字与汉语的关系的基础上形成汉字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4.
赵玥 《今传媒》2020,29(3):154-156
象形字来源于图画文字,具有生动形象、直观有趣的特点。在解决对外汉语汉字教学难这一问题时,对外汉语教学者若将一些字形简单、象形符号明显的象形字引入识字教学课堂中去,便可以激发汉语学习者的汉字学习兴趣,帮助汉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汉字的字义。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为汉语学习者传播了汉字文化知识,让其感受到中国方块汉字的魅力,不再惧怕汉字的识记学习。利用象形字为规范汉字的学习搭建桥梁,旨在帮助汉语学习者更好地识记汉字,学习汉语,这为对外汉语识字教学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正当S.H.E唱着"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时,其实中国人反而并不以汉语汉字为荣,譬如外文流利的假洋鬼子会被赞,却从来不会有人因汉语流利表扬谁。毋庸置疑,汉语汉字是最具表象力的汉文化核心元素,或曰软实力。通常被诠释为爱国主义的国族认知,汉语汉字是绝对绕不过去的基本支撑点,而一个伟大的国族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靠的也正是这些迥异于他人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6.
语文正误和语文正误辞典编纂略论杭海路管锡华一、关于语文正误的几点认识(一)语文正误指对汉语汉字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进行纠正,也包括着对汉语汉字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不够精美的地方进行纠正的内容。汉语汉字规范化指使汉语汉字的使用符合确立的标准。二者有同也...  相似文献   

7.
萨如拉 《大观周刊》2011,(20):64-64
本文分析了汉语文化热产生的原因,汉语文化在全球语境下的兴衰存亡,取决于汉语文化的传人对于汉语文化的态度。社会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势必给汉语文化普及造成不良的影响。作为汉语文化的传人,要充分挖掘汉字本身的文化内涵,规范汉字的使用。  相似文献   

8.
要论“道”     
“道”是汉语中表意极其丰富的汉字。道理,指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结论,揭示事物的规律;道路,指通行的方向,事物经过和发展的途径;道,泛指方法和技术……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导致<通用汉语著者号码表>索引不一致的主要原因,并相信用大幅度提高增补汉字收字数量及按其使用率编排汉字的办法,这样可以解决增补汉字索引不一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 增订版《汉语主题词表》款目主题词的编排规则是以汉字为单位注音并注明声调,克服了旧版中款目主题词编排的缺点,但对同音、同调而异形的汉字编排规则仍有需商榷之处。增订版《汉语主题词表》对同音同调而异形的汉字,是依据国家标准 GB2312—80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中的顺序排列。该字符集中,汉字的排列分二级,第一级汉字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同音字以笔形顺序横(一)、竖(丨)、撇(丿)、点(丶)、折(乙,包括乛、(?)、乚、等笔形  相似文献   

11.
担心字母词汇威胁了汉语纯洁性的背后,更迫切的,是怎样在既定规范与现实使用的张力中,以一种开放的心态,使汉语保持独立而健康的发展曾被认为是第一部确定现代汉语词汇规范的《现代汉语词典》(下称"现汉"),在历时5年的最新修订之后,却被举报为"违法"。举报者言辞激烈,称其"从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这一根本搞乱汉语汉字""这是汉字拉丁化百年以来对汉字的最严重的破坏,这是一场历史空前的汉字大动乱""这是一场自毁长城的文化内乱,是中国文化空前的大灾难""中华汉字文化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等等。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结合航空文献年度主题索引编辑工作,介绍了用计算机编辑主题索引的主要流程,及各流程中的有关技术,并着重阐述了汉语主题词排序时对国标汉字编码字符集中的二级汉字主题词采用的“置换还原技术”。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文字的渊源历经几千年的历史演变,汉字无论是在字形、字体还是数量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汉字家族在不断增加.从<说文解字>(公元100年,收9353字)到<汉语大字典>(1986年,收56000字),约2000年的间,汉字的数量增加了5倍多,而我们常用的6000多个汉字仅仅是汉字家庭中的一小部分.到目前为止,国际标准组织(ISO)制定国际标准时,共收集到汉字七万多字.  相似文献   

14.
王悦欣的《汉字审美与文化传播》一书,从书法艺术的视角来观照汉字的美学旨趣,让人耳目一新.该书把汉字的审美与对外汉语传播结合起来,拓展了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研究的视域;肯定了汉字在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融合和凝聚中华民族中的积极作用;探索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有效路径,提出汉语走向世界的具体对策,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社会价值和出版价值.  相似文献   

15.
汉英机器翻译中汉语离合词的处理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汉语中词的离合是指词的构成元素( 两个或多个汉字) 之间的结合不很紧密,可以在其 间插入某些其它成分而被分离,但被分离的词所表达的基本语义不变的语法现象。本文从大规模 语料库中对汉语离合词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分析,并给出了BT863 汉英机器翻译系统中汉语离合词 的处理策略。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文化建设重点项目之一的《汉语大字典》,古今兼收,源流并重;集国内外汉语字典之大成,汇古今汉语言文字研究之精粹;凝400多位专家、教授和川鄂两省广大出版工作者15年之心血。它有三大特色:一是大《汉语大字典》是古今楷书汉字单字的大汇编,共收楷书字头54678个,是当今世  相似文献   

17.
张翼 《大观周刊》2013,(12):14-14
2012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中,首次将罗女平等作为基本国策写入报告。对于女性在社会中地位的关注贯穿于整个人类历史之中,而语言则是人类借以保存和传递文明成果的工具。本文从汉字和汉语表达方式入手,探究汉字和汉语表达中所隐含的女性地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通用汉语著者号码表》收录汉字不足,增字配号细则不够完善,编目员对某些姓氏汉字的增加及配号难以把握。文章介绍了几种著者号码表缺字增补以及配号的方法,以期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汉语著者号码的索取。  相似文献   

19.
文学水平、文字使用能力的不足,以及提笔忘字现象,应使我们认识到汉字、汉语是需要终身学习的,我们需要找回对汉字的热爱,找回对母语的热爱。  相似文献   

20.
汉字是汉语和汉文化的载体,历史悠久且魅力无限。本文从造字和组字两个方面分析汉字,展现了汉字所凝聚的几千年来亿万人民的高超智慧,及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