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课程是一门具有高度创造性和探究性的学科,其学科属性决定了教师要进行多元化、立体化的教学设计,为学生带来多重学习体验和感受。“让学”理念是契合生本意识、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理念,对构建高效课堂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在“让学”理念的指导下开展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获取知识,在增长见识的同时提升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2.
“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处理“导”与“学”关系,使“导”与“学”各自发挥最佳效益,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在教学中,笔者近年来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一、课前预习:设置提纲—引导看有目的地让学生课前预习,对所要学习的内容形成一个轮廓,并初步了解学习目标,为课堂教学打下基础。这是教师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良好时机,学生在预习中认识知识,理解知识;也能培养阅读、分析、归纳和总结等能力。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干预习前根据认知目标,精编预习提纲,在预习中适当指导、点拨、激励…  相似文献   

3.
“预习”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应该对它进行一番全新的审视与完善,使它更适应时代的要求。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固有观念中的预习存在着哪些不足,又该作何改变和完善呢?一、预习提纲:变详细为简约“预习”,顾名思义就是让学生预先学习与课堂教学有关的内容。布置预习,免不了要有提纲。习惯上认为,预习提纲越详细,越有利于学生课前的学习和教师课中的检查,也就越能提高预习的效益。在上世纪末有些地方所进行的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宗旨的课题实验中,预习提纲的设计更是非常具体,而且一直影响至今。到…  相似文献   

4.
语文界的老前辈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教是为了学。怎样达到这个目标呢?实践告诉我们,必须以学为主,变“授”为“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自己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从培养学生自学入手,突出能力的培养。有的教师变预习为“预习指导课”。过去不少教师让学生预习课文,都是利用学生回家或早自习时间进行,结果常常是走过场,流于形式。为了使学生养成自学习惯,有的教师把预习搬入了课堂,列入  相似文献   

5.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要杨弃“教师讲,学生听”的旧式教法,改变阅读教学“分段,概括段意,归纳中心”老三段教学程式,以学生的“学”为主,在语言文字和课文内容的结合上学习文章,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教给学习方法。下面主要结合中、高年级的教学,谈几点做法。1.预习纳入课堂,按一定步骤自学。把预习纳入课堂,学生边预习,教师边检查,阅读教学基本上是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学生到三年级就训练在预习中按一定的步骤自学课文:①初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新  相似文献   

6.
教师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这里所说的“动”,最根本的还是思维的动。预习充分、课堂高效、课后巩固是学习的三个主要环节,牢牢抓住了这三个环节,全程齐“动”,学习成功就有了基本的保证。如何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这里介绍我的催动三法。一、预习促“动”课文教学,学生课前没有认真阅读,课上,老师分析得再好,学生不可能内化,收效往往微乎其微。每堂课前教师拟出若干预习题,好是好,牵涉教师精力过大,势必影响对重要问题的思考。况且教师拟出的思考题也不一定切合每个学生的实际,这种做法与新课程的理念似乎也有点相悖。怎么办?用预习促…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为他们动手、动口、动脑提供足够的素材、空间和时间,为他们的个性张扬和相互之间的交流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积极参与,主动地发展。一、自选预习方法——自主学习的前奏预习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寻疑问难,为课堂上的独立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奠好基石。以往有不少教师也十分重视“预习”这一环节,有的甚至硬性规定学生要按老师说的某一方法去预习。然而学生只不过是草草把课文读几遍,根本不知道预习的目的何在,认为有预习和没预习一个样。其原因在于这样的做法没有真正体现《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一要求。鉴于这种情况,在预习这一教学环节中,应注重教师“主导”与学生“自主”的和谐统一。教师“导”而不牵,体现“辅助性”,学生“学”而不厌,体现“自主性”。教师既对“预习”授之以法,又不拘一格,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方法进行预习。(一)基础型即根据导读的要求,能正确读准字音,遇到不理解的字词...  相似文献   

8.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 ,学是“内因” ,教是“外因” ,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因此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的作用只是在于“导”。在信息化社会里 ,一个人的知识是需要经常更新的 ,因此 ,这就要求政治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 ,改进教学方法 ,尤其要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因为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比掌握学习结果更重要。即“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针对思想政治课教材的特点 ,我在教学中做了以下尝试 :一、列纲要教学生会“预习”预习即学生在课前自学。预习既可以改变学生学习的被动局面 ,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但学生的…  相似文献   

9.
如何让阅读教学更加有效,是语文教学一个永恒的话题,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转变课堂教学理念和课堂教学方式,让学生有自主预习、小组合作学习、个人汇报展示的时间、空间,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的方法,运用所学的方法进行独立学习,有效地提升阅读素养。  相似文献   

10.
教学中,对是否应该让学生课前预习的争论由来已久。不主张学生预习的人,主要担心预习可能削弱学生求知的好奇心,影响教师设置教学情境和把控教学环节。主张学生预习的人,强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着力使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地构建知识结构,自主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凸显“教是为了不教”的素质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1.
案例背景: 传统教学强调“先教后学”,忽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导致教学效率低下,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新课程理念的“先学后教”有效教学观强调教师指导下的有效引导和学生的自主学习,特别注重学生课前围绕教师所设计的“导学案”进行有效地预习.为此,笔者围绕“先学后教”这一教学模式,在校级数学赛课中做了一次尝试,执教“认识比”一课.  相似文献   

12.
在学习中,学生的预习就如同是建造一座大楼时所打的地基,学生的预习程度将会对整个教学过程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尤其是在初中学习中,这种影响更为突出.从另一方面而言,教师的教学只是协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的手段,而让学生能够进行自我高效地学习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先进行自我预习,然后辅助于教师讲解,教学结合,使初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性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13.
<正>在文言文群文阅读教学背景下,教师要根据“少教多学”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要利用“少教”“多学”对学生进行引导,制定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作者的思想、态度以及情感,利用文言文群文阅读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积累和学习。一、制定学案,注重引导学生自主预习对于高中生来说,智力和思维水平已经处在较高的水平,教师在教学时,除了要遵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兴趣以外,要根据教学的内容为学生制定合适的学案,让学生在学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预习。  相似文献   

14.
石雪玉 《小学生》2024,(1):61-63
开展深度学习是一种新颖的教育理念,讲求学生对知识点的深入理解。一直以来,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容易重视知识的输入而忽视知识的输出。为了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灵活地应用所学的知识,教师要积极贯彻“生本理念”,并致力于让他们提升综合能力,形成学科核心素养。本文从具体的教学案例出发,深入分析高效课堂的构建方法,旨在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综合能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向婷婷 《中学科技》2023,(15):27-29
<正>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要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培养,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逐步提升自身的教学质量。“教、学、评”一体化模式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已广泛应用于实际教学,该模式可以有效促进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本文基于高中化学教学实例,对“教、学、评”一体化的落实展开阐述,分析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路径。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越来越多的教师通过对新课程理念的学习、思考和实践,教育理念发生或者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一直习以为常的预习方式和做法显然也是行不通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教师转变自己的教育观、教学观,用崭新的思维来支配自己的课堂教学。因此,新课程背景下学生的预习应注重选择性、多样性、开放性和创生性。一、预习内容的选择性《语文课程标准》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求自主学习”,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选择”,把选择的权利还给学生,然而当前的预习模式让学生失去了选择的权利。…  相似文献   

17.
“先学后教”不仅是一种教学行为,还是一种教学理念.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先学”,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研学”,并对学生进行“引学”和“拓学”,以便让教学能切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的数学学习从“现实水平”迈向“可能水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先学”“研学”“引学”和“拓学”是交织在一起的.教师要让不同的学习方式融为一体,充分发挥数学学科的育人功能,彰显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展开深度学习,实现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发展.  相似文献   

18.
“高效课堂”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追求。在课改进入内涵发展的今天,“全力聚焦课堂,打造高效课堂”已成为我们教学工作的主题曲。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打造适合自己的高效课堂,让数学课堂演奏出高效的乐曲。学生有效的预习是高效课堂的前奏,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是高效课堂的主旋律,而精心的练习设计是高效课堂的尾声,即为高效课堂的三部曲。  相似文献   

19.
随着“双减”政策的逐步推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更好地保证课堂质量。教师应立足课堂,推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着力构建“立学课堂”,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课外资源的延伸、分组教学的落实以及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好的参与体验,推动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突破常规预习,让预习成为“对话”教学的前提和保证;突破课堂“独白式”,走向“对话式”;教师角色突破“指挥者”,与学生结成“学习共同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