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地设置教师职务岗位,明确相应的职责,是实行教师职务聘任制的一个中心环节,也是实现教师“教书育人”的关键。 1986年以来,高校相继开展了改革职称评定,实行教师聘任制的工作,并取得了较大成绩,在实施聘任制的工作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以致很难做到“因事设岗”的科学设岗方式,现实状况同改革初衷相比,差距较大。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2.
根据高校事业发展总体规划、教师编制总数、各级教师职务的合理比例结构,科学地设置教师职务岗位,是实施教师职务聘任制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内容。探讨教师职务岗位设置的原则和方法,将有助于高校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工作的开展。一、设置教师职务岗位的原则 1.必须因事设岗,不能因人设岗。设置教师职务岗位,必须依据学校实际所承担的教学(包括本专科生、研究生、留学生、进修生等)任务、科研任务和业务技术管理工作等项任务的需要。 2.保证重点,兼顾一般。设置教师职务岗位,必须依据保证教学,特别是基础课的教学以及重点学科的建设和重点攻关项目的需要,有利于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多出  相似文献   

3.
教师岗位是学校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承担科研任务并实行有效管理而设置的专业技术职位,是职务与职责的集合体。岗位的设置在专业技术队伍特别是在师资队伍建设中起着强烈的导向作用。科学、合理地设岗是学校发扬优势、办出特色的组织保证,也是搞好学科队伍建设,优化队伍结构的有利措施。自1986年首批开展技术职务评聘以来,我校在专业技术岗位设置的工作中进行了一些实践与探索,对此,我们曾在《教师高级岗位设置的实践和探索》一文中,对“因人设岗”与“因事设岗”的矛盾、按实际需要设岗与岗位限额的矛盾、岗位设置与择优聘任的矛盾等等进  相似文献   

4.
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的前提是岗位设置。如何设岗,本文指出应首先要强化岗位意识,其次注重科学的、合理的设岗原则和制定切实可行的岗位职责。  相似文献   

5.
论高校教师职务岗位设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高校教师职务岗位设置刘跃成姚友杰职称制度改革的核心是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技术岗位是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的重要基础工作,是搞好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的关键环节之一。在高校不断深化教师职务聘任制改革进程中,搞好教师职务岗位设置,...  相似文献   

6.
目前,高等学校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正在由指标控制向结构比例控制过渡,以便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管理机制,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也正在由因“人”按条件晋升严格转变到困“需”按岗位评聘的轨道上来。这种“因需设岗、按岗评聘”的设想早在多年前就已提出,但因现实状况及观念上的各种原因一直未能严格实施。现在国家人事部又发出指示:“开展经常性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必需在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技术岗位的基础上进行。”因此,设岗问题又成为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本文试就做好高校教师职…  相似文献   

7.
科学定岗:完善教师职务聘任制的基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科学设置教师职务岗位对完善教师职务聘任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教师职务聘任制包括四项基本工作:一是定岗;二是聘任;三是考核;四是分配。其中设岗是基础。岗位设置不合理,其它工作就无从谈起。岗位设置看起来简单,实际上相当复杂。对此本文不作全面的论述,只就实践中有体会的问题谈几点认识。一、关于设岗的依据要提高岗位设置的科学性,首先要明确设岗的依据。然而从当前的实际情况看,“因人设岗”的倾向还相当普遍。一些高校在设置岗位时,主要依据现有教师队伍的年龄、学历、资历等方面的情况。产生这种现象主要有两方面原…  相似文献   

8.
我国高校教师职务管理制度的历史沿革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职务管理制度是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核心问题。建国以来,我国高校教师职务管理制度经历了专业技术职务任命制、专业技术职务评定制、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以及专业技术职务岗位管理制四个阶段,高校教师管理初步实现了从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按需设岗、按岗聘任、聘约管理”为主要特点的专业技术职务岗位管理制度正逐步成为我国高校基本的用人制度。但现行的高校教师职务管理制度仍有待进一步改革完善,包括:探索多元化的高校教师岗位聘任制度;不断完善高校教师岗位聘任的考核评价体系;逐步建立与教师岗位聘任相配套的社会保障体系等。  相似文献   

9.
一、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必然要有专业技术人员流动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的基本内容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专业技术工作岗位,规定明确的职责;在定编定员的基础上确定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合理结构比例;……有一定的任期,在任职期间领取专业技术职务工资。”可见,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本身决定了实行聘任制必然要有一部分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流动。  相似文献   

10.
试论高校教师职务岗位设置□南京大学〔编者的话〕1986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改革职称评定、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这一富于战略预见性的重大决策。我国高等学校相继改革教师职称评定制度,实施教师职务聘任制。10年来的改革实践证明,高等学校教师职称改革方...  相似文献   

11.
高等院校教师岗位设置浅析郭永会,张月琪高等院校教师岗位设置是进一步深化职称改革和完善教师职务聘任制的需要,是不断提高高校管理水平和师资队伍素质的需要。搞按需设岗,必须结合按岗评聘,使上岗教师做到事职相符,任务足量,这是完善聘任制的重要环节。同时以设岗...  相似文献   

12.
当前高校进行的以劳动人事制度为重点的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其核心是实行“全员聘任合同制”,简称“聘任制”。“聘任制”在高校已非新名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的聘任制以改革职称评定制度、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为主要内容,从1985年起至今已历时7年多。与以往相比,本次高校内部管理改革所推行的聘任制在外延和内涵上均有较大发展。就其外延来说,实行聘任制的对象已由单一的专业技术人员扩展为管理人  相似文献   

13.
实行教师职务聘任制,最关键的问题是要科学合理地设置各级职务岗位。本文结合武汉大学设岗的实践,阐述了高校教师职务岗位设置的指导思想、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随着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聘任制改革和岗位设置管理改革的实施,高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即职称,亦称教师职务)聘任已经完全不同于以往的职称评审。教师职务聘任制改革对调动教师积极性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目前教师职务聘任中遇到最棘手的问题是高级岗位供需矛盾,即高级岗位资源的稀缺与教师聘任高级岗位需求趋旺  相似文献   

15.
关于高等学校教师职务岗位设置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通过对教师职称评定制度存在问题的分析,总结了教师职务聘任制度与教师职称评定制度的区别,逐一阐述了职务岗位设置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是国家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广播电视大学人事管理的一项重大改革,是直接关系到电大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政策。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其基本内容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专业技术岗位;在定编的基础上,确定各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合理结构比例;由学校行政领导在取得相应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中进行聘任。  相似文献   

17.
改革职称评定,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是我国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是与正在进行的经济、科技、教育体制以及工资制度改革相配套的一项改革措施。从1985年12月中共中央正式决定“改革职称评定,实行专业技术聘任制度”以来,我国职称改革的形势,从全局看,主流是好的,成绩是主要的。通过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广大专业技术  相似文献   

18.
教师职务聘任制在高等学校试行几年来,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如何进一步深化高校教师职务聘任制,建立健全教师职务岗位设置是一项关键的内容。一、教师职务岗位设置的意义教师职务岗位设置是教师职务聘任制的重要内容,按照学科性质和学科发展需要,以教学科研任务的类型、层次为基础,确定各级各类教师职务岗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教师职务岗位设置有利于形成教师队伍的合理结构教师队伍的职务结构是组成教师队伍的教师在不同职务上的结构比例。合理的职务结构有利于教师队伍整体作用的有效发挥,根据不同学科发展的要求,设置不同比例…  相似文献   

19.
改革职称评定制度,实行教师职务聘任制是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方面,是师资管理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市场经济要求高校人事管理体制是开放式的,要建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优胜劣汰的人员竞争激励机制和更新流动机制,必须从根本上革除“铁饭碗”。“大锅饭”、“一评到底”等年深日久的积弊,从终身制管理向聘任制管理过渡c多年来,许多高校都把职改工作简单地当作评职称来抓,以评代聘,出现了“评前拼命干,评后松大半”等诸多弊端。因此,高校必须合理设岗、科学考核,淡化“身份管理”,强化“聘任管理”,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教师职…  相似文献   

20.
在职称评定工作“冻结”了三年左右的背景下开展职称改革工作,一个突出的问题是老、中、青教师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都渴望晋升高一级职务。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贯彻“坚持标准,保证质量,全面考核,择优晋升”的十六字方针,使老一代的教师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得到应有的职务,中年骨干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进入相应的职务岗位,脱颖而出的青年教师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迅速成长。我们辽宁师范大学在首次职务聘任制工作中在这方面作了一些探讨,获得了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