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当今世界各个领域正日益受到新的科学技术的冲击,日益成熟的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等技术构成了前所未有的新科技群。科学技术迅猛发展造成信息量剧增,这就要求本世纪需要的人才不仅要具备渊博的学识,更要具备独立接受新信息、处理新信息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以创新人格为核心,以创新思维的激发为实施手段,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如何培养出创新人才是当今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就当今信息技术教育,谈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
计算机辅助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根据目前各国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情况,分别论述了互联网(Internet)辅助学习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系,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系,及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教学环境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系。最后指出宝刀不利的一面即计算机可能对学生产生的几个方面的危害。  相似文献   

3.
在计算机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各种途径传授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作为现代高科技产物的计算机 ,其应用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对即将跨入21世纪的年轻人来说 ,掌握计算机知识 ,学会计算机操作是十分重要的。但在全社会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 ,计算机教学仅向学生传授相关的知识及操作技能已经远远不够 ,必须结合计算机教学的特点 ,注重对学生良好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笔者在计算机数据库单元教学中围绕这一问题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一、合理设计教学目标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目标不仅是教学活动的结果预见 ,而且是…  相似文献   

4.
浅谈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各个领域正日益受到新的科学技术的冲击,日益成熟的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等技术构成了前所未有的新科技群。科学技术迅猛发展造成信息量剧增,这就要求本世纪需要的人才不仅要具备渊博的学识,更要具备独立接受新信息、处理新信息的创新能力。因此,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一个人的知识往往需要更新,而知识的获得及用知识解决具体问题都需要能力,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能力是中学生成长的重要标志,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教学的永恒主题.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使中华民族永远处于不败之地,已成为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技术作为一种高科技的技术领域,对于人类社会的进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要想持续促进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创新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就我国目前的发展状况来说,创新性的计算机人才也正是最为稀缺的人才,因此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自主探究,从而为我国计算机行业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价值取向的教育,是综合性和全面性的教育。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渊博的学识,更要具备独立接受新信息、处理新信息的创新能力。因此,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培养创新人才的基本途径是实施创造性教学,而创造性教学的实现方法是把教学生“学会”转变为“会学”。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笔嚣在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张定坤 《学周刊C版》2011,(5):156-156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掌握一定的信息科学、信息技术将成为学生在未来社会中生存的基本能力。计算机教学除了要让学生学会计算机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外,最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计算机的方法.培养学生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相似文献   

9.
课堂教学是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而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就是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计算机教学中只给学生教授相关的操作技能及知识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本文通过对我国高校目前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计算机教学的特点,提出了在高校的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浅谈计算机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计算机学科教学是培养信息社会需要多层次的合格人才的基础课程,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已成为学科任教者必须深入探讨的问题。为此,教学者要转变教育与教学理念,采用科学的授课模式,有步骤地启开学生的创造才能,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以适应时代科技信息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现如今,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已经得到了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人们关于计算机教学的重视程度也是逐渐提升。中职学生的培养工作目标就是使其能够掌握符合社会需求的多种技能,服务于社会的一线生产当中。计算机技术的教学工作无疑对中职学生的成才培养是非常关键的。本文重点探索如何提升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工作。  相似文献   

12.
在积极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受到了广泛重视。本文对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并对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3.
姜微 《华章》2012,(24)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计算机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使得计算机与我们的生活联系紧密,在生活、学习、生产中,随处可见计算机技术的踪影,这也使得计算机技术是现代人才所必备的一门技术.目前的社会讲究的是对信息捕捉的速度,所以,信息是现代社会的核心,而计算机让信息的获取变得更加的简单、迅速.计算机课程也已经被编排进各个学校的教学内容当中,他也是一门基础课程.作为计算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互相的探讨、研究计算机教学方法,通过摸索、借鉴、学习,发展一套属于自己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真正通过计算机教学,掌握现代一些必备的计算机技术.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计算机作为传递信息的重要载体,其地位和作用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显得不可替代。因此,如何在计算机课上发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基本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是摆在广大计算机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一、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要求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都被充分调动。由于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每个学生的创造性都得到重视,教师的权威将不再建立在学生被动接受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为学生积极参与、健康发展创造条件的能力之上。一个有创造能力的教师不但能上好每一节课,而且…  相似文献   

15.
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潘梅勇  何新凤  吴广文 《高教论坛》2004,(4):164-165,106
本文结合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阐述了在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提出了培养创新能力的做法,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创新教育是现代教育的灵魂,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是时代赋予全社会的职责。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摆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笔者拟从计算机教学的实践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创新能力是人们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创造新事物的能力。江泽民在1995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必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把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到了强国富民的理论高度。人类正处在新旧世纪交替时期.二十一世纪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人,这是新世纪人才规格的特点。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是时代赋予全社会的职责。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摆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笔者在长期教育教学实践中,经过深入思考和实践,认为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只有培养出富有创造能力的人才,才能掌握信息时代发展的步伐。在计算机教学中,为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需要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师自身素质,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并不断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相似文献   

19.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只有培养出富有创造能力的人才,才能掌握信息时代发展的步伐。在计算机教学中,为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需要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师自身素质,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并不断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相似文献   

20.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作为一个国家的根本,具有及其深远的意义。21世纪的来临。人类文明史上的又一次重大飞跃——由工业化社会进入到信息化社会,以多媒体和网络为标志的信息产业将成为核心产业,知识经济逐步取代工业经济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这就要求本世纪需要的人才不仅要具备渊博的学识,更要具备独立接受新信息、处理新信息的创新能力。因此,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对此,笔者在计算机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