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一、设置问题 ,导入全文1.同学们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则成语故事。引出课题 :惊弓之鸟这则故事讲的是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事 ,它为什么能够一代一代地传下来 ,传到今天 ,并且编入我们的教材 ,让我们大家学习呢 ?2 .请同学们按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全文 ,说说这则成语故事主要说了什么 ?二、研读课文 ,关注语言信息1.这则成语故事是怎样写的呢 ?让我们再来认真地读一读。2 .检查、交流阅读结果。3.理解了这则成语的意思 ,我们还要把它读好。请大家认真地读一读 ,想一想怎样读这则成语故事 ,要特别注意读好哪些字、词、句 ,甚至是标点符号 ,以体…  相似文献   

5.
李源 《江西教育》2002,(21):29-29
《惊弓之鸟》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六册的一篇课文。教学伊始教者就直奔文章的中心段———更羸说的那段话,即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其教学片段为:(出示多媒体课件:蓝蓝的天空,飞着一只孤独的大雁,边飞边鸣)师:现在,空中飞着一只大雁,大家想想,用哪些办法能把它打下来?生:用箭射。生:用枪打。生:用弹弓弹。……师:你们很聪明,可是,古时候有个射箭能手,却只拉弓不用箭,‘嗖’的一声就把大雁射下来了。这是什么缘故呢,答案就在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中,请同学们读一读。(学生自由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师…  相似文献   

6.
7.
贾志敏老师是上海市浦明师范附小校长,是我国小语教坛著名的特级教师。相比较当前的一些“教研课”过于虚浮、华而不实,贾老师这节《惊弓之鸟》阅读教学展示课则语文味浓.训练扎实。相信你看了以后对语文课的内涵会有更深的感悟。  相似文献   

8.
《惊弓之鸟》是一则成语故事,叙述了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手更赢不用搭箭,只需拉弓,便使天上飞过的一只大雁掉下来的事。长期以来,这篇文章被编入小学语文教材,成为教育学生"只有对事物仔细观察并进行分析、推理,得出正确判断,才能把事情做成做好"的好文章。近来笔者重读《惊弓之鸟》,感觉此文不适合编入小学语文教材,因为它可能会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
郑百苗 《湖南教育》2003,(23):50-51
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其中“阅读期待”为新术语,为以往语文教学未涉及的新概念。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它要求教师关注和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激发阅读兴趣,提高教学效益,让课堂更精彩。浙江特级教师金明东执教的《惊弓之鸟》,创设情景,利用阅读期待,共同构建学生的期待视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学生审美认同能力,课堂因此充满了生命活力。一、在期待中“倾听”文本师:上节课老师…  相似文献   

10.
最近听特级教师贾志敏先生两次上《惊弓之鸟》 ,都仿佛是一种艺术的享受。听者浑然忘我 ,沉浸在贾老师创设的自然、和谐的教学境界里。一、朴实为本 ,让语文课充满语文的滋味。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 ,小学语文界一时热闹非凡 ,新理念新口号层出不穷。如何处理好语文基础和个性创新的关系 ,如何解决好教师讲解、指导与学生感悟、实践的关系成了讨论的热点。某些教师重视了质疑、讨论 ,整堂课热热闹闹 ,但总觉得少了点味道 ,经不起回味 ,也耐不得咀嚼 ;有的老师为了追求“民主” ,却因为平时功夫不到家 ,就在公开课前“做手脚” ;更有少…  相似文献   

11.
【教学片断回放】1.在期待中“倾听”文本。师:今天我们来学《惊弓之鸟》这个成语故事,同时要向更羸学一招推理的本领,来破这个“惊弓之鸟”案。破案先要干什么呢?生:找线索。师:对。我们先找第一条线索:更羸为什么只拉弓不用箭就能射下大雁?这条线索怎么理清?我们先去倾听作者是怎么告诉我们的,自读后讨论。【点评】“破案”对于学生来说是神奇而刺激的。这一“招”,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为整堂课创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探究情景。强烈的期待激起了学生“倾听”文本的欲望,既“倾听”文本作者的言说,又“倾听”自己(同学)的言说,作品的意义在两…  相似文献   

12.
成语故事《惊弓之鸟》入选小语教材,已有数十年的历史,各种各样的教学设计版本也许不会少于数十种。我执教的《惊弓之鸟》公开课,算来大约就有十次之多,记得80年代教《惊弓之鸟》,着重研究的课题是怎么凭借课文发展学生的思维,于是教学的重点就相应落在了理解更赢根据看到的和听到的,  相似文献   

13.
14.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惊弓之鸟》这个成语故事。先请听录音,边听边思考:为什么更羸不用箭,只拉弓,就使天上的大雁掉下来,课文哪一个小节告诉了我们这个原因?生:课文第九自然段。(小组合作学习,读第九小节,思考课后问题)师:更羸看到听到些什么?生:更羸看到大雁飞得慢,听到大雁叫得惨。师:文中还有描写大雁飞行的句子吗?生: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师:请大家读这两个句子,比较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说明了什么?生:第二句比第一句更加具体。生:“一只”说明它孤单,它离群了。生:“从远处”说明大雁飞的路程远,时间长。生:“慢慢地”说明大雁筋…  相似文献   

15.
16.
《惊弓之鸟》是一则成语故事 ,讲的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更羸不用箭只拉弓就使天上飞的一只大雁掉了下来的故事。为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课文内容 ,指导学生读好文中魏王的两句对话是十分必要的 ,这两句对话是 :“是吗 ?你有这样的本事 ?”“啊 !真有这样的本事 !”魏王的这两句话 ,前者是大雁掉下之前讲的 ,后者是在亲眼目睹大雁掉下之后讲的 ,虽然都表达了魏王的惊讶 ,但说话的语气却不相同。在讲解了朗读的要领后 ,学生还是不能把这两句话的不同语气朗读到位。这时 ,我是这样来进行教学的。师 :现在听老师读一遍 ,边听边想 :这两…  相似文献   

17.
[教学片断回放]   1.在期待中“倾听“文本.   师:今天我们来学&;lt;惊弓之鸟&;gt;这个成语故事,同时要向更羸学一招推理的本领,来破这个“惊弓之鸟“案.破案先要干什么呢?……  相似文献   

18.
仿佛是一夜之间,稍稍学习一点课程标准的语文教师,都喜欢把一个时尚而经典的词汇挂在嘴边:感悟。使用的频率,一如当年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诚然,课标强调感悟在阅读中的位置,无疑是尊重了语文学习的规律。然而,概念是一个,不同的人赋予的内涵却并不一样,而这不同的理解又导致着教学行为的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19.
本以为孩子们一定会津津有味地阅读《夸父追日》的故事,因为这充满东方色彩的神话传说有着夸张的语言。生动的情节。足以满足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唤起他们学习的激情。但事实上,孩子们的阅读兴致极低,朗读声太小。阅读时脸上没有表情。眼睛没有发亮。学生怎么会表现得如此不积极?课堂上还是第一次接触文本那?忐忑中。我突然萌发与  相似文献   

20.
王美云 《云南教育》2000,(11):32-32
一、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出示课题,学生读题。2.观看课文录像片,要求学生边看边思考,说说这个故事主要讲一件什么事。(安排这一教学环节,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体了解课文内容。)3.综合学生发言,在银幕上映出概括语:更羸不用箭,只拉弓,就能使大雁掉下来。)4.自由读课文,出示自学要求:课文中哪个自然段讲更羸不用箭,只拉弓,就能使大雁掉下来的原因?(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可培养学生边读边想,边读边勾画重点词句的学习习惯,并体现了阅读教学从整体入手的原则。)二、讲读课文第9自然段1.自由读第9自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