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邢福义先生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他的学术地位是国内外语言学同仁所公认的。人们对邢先生的学术观点及其影响已经作了很多阐述和评论,但是对他的语言表达风格却几乎没有什么人进行认真的探索。阅读过邢先生的著作或聆听过邢先生的授课、讲座以及谈话的朋友,都觉得邢先生除了语言学论文写得通俗易懂之外,其口语表达也是很有特色的。邢先生不仅是语言研究大师,而且也是驾驭语言和使用语言的高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以《逻辑哲学论》和《哲学研究》为代表。他先后建立了人工语言哲学和日常语言哲学,“图式”说和“语言游戏”说是其核心理论。前者从逻辑的角度分析语言,后者则强调从语言的实际使用中来分析语言。  相似文献   

3.
“该书由湖北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三年六月出版,约四十三余万字。”这是一个病句,问题出在“余”字上。“四十三余万字”,是什么意思?是四十四万或四十五万吗?显然,说话人要说的“该书”在“四十三万字”的后面还有个零头。当然,这个零头不具体写出来,用“余”这个表概数的词来表示,是可以的。根据这一点,原句中的“余”字应该后移,写成“四十三万余字”就行了。汉语中表概数的与“余”字同义的还有“多”  相似文献   

4.
张志先 《学子》2009,(10):51-53
成语,是汉语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成,比词大,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它一般是四字格式,不是四字的较少,如“五十步笑百步”“醉翁之意不在酒”;绝大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大都名门有出处,如“自相矛盾”出自《韩非子·难势》,“狐假虎威”出自《战国策·楚策》。近十年来,成语一直牢牢占据着主战场,被誉为高考语文试卷中一道“永恒的风景”。  相似文献   

5.
通过历史语料考察概数义重复表达和矛盾表达的语言事实,概数义的重复表达不是语病,它只是为了满足表意的需要而没有遵守语言经济性原则;概数义的矛盾表达形式也客观存在,可利用语法结构层次和语义指向来化解"矛盾"。其实,重复表达和矛盾表达方式在语言中应该具有一定地位和存在价值。本文根据语法位置对概数词的词性进行了讨论,前置概数词为表示测度语气的副词,后置概数词为表数的助词,概数词"数"、"几"为数词。  相似文献   

6.
《语文知识》1994年4期53页载文说,“十四、五岁”中的顿号用得不妥。《杂文报》362期中缝曾说,“一、二十辆”,“五、六千字”,这些顿号用错了。我赞成这些意见,并说些有关语文知识,供大家研究。翻阅近四十年大小报刊,用邻近数字表示的概数错用顿号,简直成了“常见病”、“多发病”。而语文报刊和学生课本中则极少见,典型的  相似文献   

7.
近日翻阅1996年第12期《语文知识》,拜读了田毅先生的《“大约四十来岁”有毛病》一文。文章认为“大约”与“来”同时使用,犯了语意重复的毛病。笔者愿就概数的使用谈一点看法,并向同仁们求教。汉语中,表示概数的常见的方法有三种:第一,在基数前加“近、成、上”等词:第二,在基数后加“多、把、来、上下、左右”等词i第三,相邻的两个基数  相似文献   

8.
本文搜集《儒林外史》中的“把”字,对它的含义和用法进行归纳分析,认为它主要有表示概数、充作介词、兼语式等几种用法。  相似文献   

9.
《暗示》将写作视野投向词语背后的意识暗区,展示生活中存在于言说之外的隐秘信息和符号系统,是对中国古代语言中“得意忘言”、“言不尽意”等观点的阐发。《暗示》中语言观具体体现在重具象、重全球化语境下传媒对具象的改造、质疑语言符号、重具象对认知的弥补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都是用来指导实践,语言研究也不例外。转换生成语言学在解决计算机人工智能问题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神经语言学能辅助失语症患者恢复部分语言能力,系统功能语言学有助于语言翻译以及各专业领域的语言规范,而以"朴学"思想为指导的中国传统语法研究在语言教学方面有着独特的价值。本文拟以邢福义先生关于"来"字概数结构的研究为例,谈谈朴学风格语法研究对语言教学实践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当我们对高考语文命题所选用的语言材料进行分析的时候,你会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事实:即近几年来,《诗经》中的成语备受高考命题者的青睐,在1991年一1998年的高考语文试题中,共有9道题光顾了《诗经》中的成语或诗句。它们是:(1)1991年第1题考了《诗·小雅·小晏》中的成语“战战兢兢”,考查了“兢”字的读音。(2)1992年三南第2题,考了涉及《诗经》中的“国风”、“大雅”、“小雅”的成语“附庸风雅”,考查了“风”字的意义。(3)1992年上海卷第4题,考查了《诗·大雅·抑》中的成语“耳提面命”四个字的字形。(4)1992年全国…  相似文献   

12.
《史记》语言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回顾了两千多年来《史记》语言研究的历程,分“五四”前后两个时期对《史记》语言研究的历史及现状进行简要述评。  相似文献   

13.
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王跃平教授的江苏省哲社基金项目研究成果《汉语预设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9月出版,下称《研究》),是国内第一部以汉语为对象语言,全面发掘汉语预设事实、描写预设规律的专著。全书近45万字,分五个专题:1)全面梳理了国内外预设研究的概  相似文献   

14.
《诗论杂记》中说:“一字妥贴,则全篇生色”,“一字可以追魂摄魄也”。由此看来,字词的选用,直接关系到句子的生动与否,同时也影响到整篇文章的优劣。那么怎样锤炼语言呢?  相似文献   

15.
对《中古汉语读本·宗定伯卖鬼》一处注释的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古汉语读本》将《宗定伯卖鬼》中的“大亟”释为“很累”,笔者认为不妥,同时有必要对“步行大亟;可共迭相担也”进行重新解读,文章试图从生活事实(生活常识)、文学事实(艺术真实)、语言事实(文字材料)等方面对此进行初步探索,力争还这则小说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6.
语言是人与人的“游戏”又或者是世界的“图式”?在《逻辑哲学论》中维特根斯坦写道:“命题的总体即是语言”,而在《哲学研究》中维特根斯坦则写遭“我还将把语言和活动——那些和语言编织成一片的活动——所组成的整体称作语言游戏”.本文正是从这两种角度的差异上探讨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自身的转向.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2010,(6):40-43
抒情类课文的教学向来颇具争议性,而如何在教学中重“情”而不失“理”、重“意”而不忘“文”常常成为争议的焦点。近日,笔者有幸聆听了特级教师张敬义先生执教的《明天,我们毕业》一课,张老师针对教材特点,围绕一个“情”字,和学生一起在文本语言的丛林中尽情地体验、动情地朗读、深情地回味,带给人美好的享受。  相似文献   

18.
一部荟萃古今汉语重言词、210万字的大型词语工具书《汉语重言词词典》 ,由江苏学者汪维懋经过近30年的积累、研究编纂完成 ,近日由军事谊文出版社出版发行。汉语重言词(又称叠音词)千百年来一直活跃在中华文化和人民的生活中。古老的《诗经》中就有“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 ;杜甫写过“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名句 ;李清照的《声声慢》更是以“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的重言词连用成为千古绝唱 ;现代文学大师朱自清的名篇《荷塘月色》 ,千余字的散文就使用重言词30多个。用重言词描摹…  相似文献   

19.
《儒林外史》是以当时的普遍话口语之一的下江官话为基础写成的,因而收入了江南的一些方言,作为语言学资料,其价值无疑是很高的,本文对《儒林外史》中的“把”字结构进行研究,着重探讨了其表示概数的用法,作为介的用法和兼语式的用法。  相似文献   

20.
概数是用数词来表示数目的不确定,一般是用数词联缀或者由数词和其他一些表示不定指的词语共同组成。《搜神记》的概数表示法主要有数词联缀以及用"数、可、余、许"等词语的方式。这些概数表示法是对上古汉语的继承和发展,体现了中古汉语时期的语言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