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主要对金融学专业“课程实验”如何开展进行探讨.提出以提升学生对金融学基本理论和原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培养学生必备的金融专业能力为教学目标;以验证金融学基本理论及原理为实验内容,注重实验过程,培养学生能力为构建思路的教学模式,并以《投资学》为例设计了实验方案.  相似文献   

2.
行为金融学是高等院校金融、金融数学等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金融市场中一些经典金融学不能解释的现象,培养学生运用行为科学的思想理解金融市场中的市场异象。作为金融从业人员,企业在用人过程中对员工的高操作性的要求,需要金融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因此,行为金融学这门课程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一直是教育者们在努力奋斗的目标。论文中,作者根据自己在行为金融学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总结出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下此课程的几条教学模式意见。  相似文献   

3.
作为行为金融学理论基石之一的有限套利理论,较为合理地对金融资产价格偏差的长期存在进行了解释,为行为金融学这一现代金融学发展的新兴领域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在对行为金融学两大理论基石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重点对有限套利理论及其依据进行探讨,将使我们进一步加深对这一理论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4.
对于初中物理实验而言,继承优秀传统的同时需要创新,在实验创新过程中凸现学生主体地位.首先,在学生认知范围之内,遵循“最近发展区”的理论,让学生在“跳一跳”的基础上能够“摘得到”的创新,是真正有意义的创新;其次,教师引导下能够为学生所理解并迁移的实验创新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最后,学生在自身的经验基础与知识基础上,通过经验与知识的整合并对已有实验进行的创新,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创新是“知行合一”的过程,学生是知行的主体,是打开物理实验创新局面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在“基本理念”部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与此相呼应,在“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等部分都明确提出了“理解”“体验”“探究”等行为动词所界定的过程性目标。正因如此,关注学生数学理解性学习的教学研究也备受重视。  相似文献   

6.
《金融市场学》作为金融学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市场运作机制及其各主体行为规律.而在独立学院金融学专业授课过程中,在把握“价格”核心的同时,还要考虑三本学生的接受能力.将定价理论深入浅出地呈现出来.在案例分析中增加不同国家的比较分析环节.将理论教学、案例教学是表和实际模拟操作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7.
1.提倡以实验为主的“引导发现法”或“边讲边实验法”进行概念、理论知识的教学。新教材中的一些概念、理论一般编排在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内容之中,足以鲜明的实验事实引入揭示的。对于这样的教材内容,课堂上一般以实验创设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问题意识,以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以探究问题为学习动力,在老师的引导启发下揭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和事实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从而发现、形成概念。  相似文献   

8.
教师演示实验的优势恰恰又是它的缺陷之所在,分组实验对于基础差的学生显得非常无助,而“引导演示”实验教学法的可行性和不可替代性,改变了过去的“教师忙,学生闲”的被动式教学,有着弥补的独特优势。讲究“引导演示”实验法的教学策略和遵循“五不”原则,可达到纠正一人,教育全班的最佳实效性,并且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下面谈谈笔者对“引导演示”实验教学法的尝试与认识。  相似文献   

9.
在日常经验化意识的裹挟下,教师面对学生“问题行为”时,往往缺乏理解的视域,无法把握学生行为的意向与意义。教师理解意识的缺失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表现:一是以事实性代替“心理因”;二是对学生“问题行为”进行类型化评判;三是聚焦于事件或行为本身而不是行为人及其意向性。这导致教师在处理学生“问题行为”时学生立场的缺失,消解了教育的意义。教师应成为理解者,有效地指引学生走出成长的困境。具体来说,在面对学生“问题行为”时,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悬置外在规范,进行非判断性理解;对学生“问题行为”进行“本质直观”剖析,抵达学生行为的意向性;在理解学生成长需要和探索学生行为意义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内在生命的成长。  相似文献   

10.
数学实验是教师引导学生在特定的任务(问题)情境中,借助一定的工具,以“做”为支架,在数学思维参与下,理解数学知识、验证数学猜想和发现数学结论的一种学习方式。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历完整的数学学习过程,积累“定位实验—驱动实验—引领实验—策划实验—优化实验—反思实验”的经验,从而形成实验探究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个性化阅读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创造性地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的过程。那么,应该如何有效地引领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呢?笔者结合有关课例,谈谈自己的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12.
"行为引导"模式的研究是法学高等教育的"必修课".面对接受法学高等教育的对象多元化的特点,人本主义理论提供了注重学生个性分析的"行为引导"模式设计;面对法学高等教育力求培养学生应变能力的特点,行为主义理论提供了设定反应条件、激发学生快速反应的"行为引导"模式设计.在人本主义与行为主义理论的启迪下,"行为引导"的适当模式既应重视学生的个性分析,又要注重学生应变能力的提高.法学课堂上的"阅读理解"与"命题讨论"是"行为引导"适当模式的两种具体形式.  相似文献   

13.
计算机课的上机操作实验一般是安排在理论课教学之后,由教师指导学生先预习实验的内容,做好充分准备之后再进行实验。这样安排实验有助于加深学生理解理论课上学过的语句或命令,易于检查学生所设计的程序是否正确。由于对实验内容很熟悉,实验课较顺利,省时间。但是,这种实验模式有明显的不足,首先学生在上理论课时对所学内容缺少实感性,理解不深刻,尤其对初次接触计算机的学生或一门课程的开始来说,这一点更突出;再就是由于对所学内容理解不深刻、实感性差,学生感到计算机课枯燥无味,学习兴趣不高;第三点不足是这种实验方式显然是属于接受学习,相对来说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较少,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为了弥补上述不足,我们在计算机课的教学中尝试了超前实验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所谓超前实验法就是在理论学习之前,先让学生在计算机上操作将要学习的命令或运行用将要学习的语句编写的程序,并在上机过程中,针对操作内容和屏幕上所显示的信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显然超前实验属于发现学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体验式教学”实验法,在与传统式教学法实验比较中发现“体验式教学”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式的教学法: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自觉积极地参与到武术的学习、锻炼中;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自由学习和愉快体验,从而更好地掌握和巩固提高动作.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我始终积极尝试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唤起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在反复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加深学生的理解感悟。  相似文献   

16.
从行为金融学“股市财富效应”理论说明构建中国股市稳定机制.合理引导中小投资者投资行为理性化,建立政府预警机制和中小投资者投资风险简易控制模型,对促进中国证券市场的繁荣、稳定,减少股市财富效应对国民经济负面影响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田世彩 《陕西教育》2009,(12):48-49
自主学习(autonmous learning)是近年来外语教学的研究热点,该理论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提供机会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开展学习活动,在词汇教学中我们可以将“高中生词汇自主性学习”理解为:学生个体在英语词汇学习过程中一种积极自觉的学习行为,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引导下,学生接触新词、认知记忆词汇、选择恰当的词汇学习策略并进行自我支配、自我调节和控制,从而获取词汇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18.
钟虹 《福建教育》2023,(23):51-52
“变易图式”理论旨在引导学生在变化中观察、比较、分析、归纳,“剥离”事物的非数学本质特征,准确理解数学概念。这样的把握事物本质属性的认知过程通常也是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深度加工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实现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19.
加强物理化学实验设计在促进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发展创新科研思维能力方面具有引导作用.作为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的衔接,物理化学实验的设计过程对物理化学的学习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同时也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自主性阅读”越来越受到老师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