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都县楂林公社石鼓农业中学,是开办在山窝里的一所新型学校。该校从一九五八年春天创办到现在,已经七年了。七年来,它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半耕半读方向,为农村人民公社培养人材等方面,取得一定成绩,深受贫下中农的欢迎。为农村人民公社培养能文能武人材该校办学七年来,为农村人民公社培养了一百二十四名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一定文化知识和农业生产技术的新型农民。从该校毕业回乡的九十  相似文献   

2.
我县的农业中学,現有三十四所初中,一所高中,共九十二个班級,拥有三千五百四十三名学生和一百二十五名教师。一年来,由于党的正确領导,群众的大力支持,师生的辛勤努力,坚决貫彻党的教育方針,实行半耕半读制度,所有农业中学已普遍得到巩固和提高。全体农业中学师生共耕种了七百十九亩水稻田,一千零二十八亩旱地,并办起了八十二所工厂(场),养猪石百五十四头,兔子二百多只,鴨三百多只。全县除个别学校外,都已实現了生产三自給。在生产上,陆墓、保安、金山、建设……等校都超过了当地群众,公社党委先后在校召开生产現場会議数十余次。真如保安公社党委书记说:“农业中学是技术推广站,农业中学是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3.
巢县花集公社庙何农业中学创办于一九六三年十一月,现有一、二、三年级三个班,学生一百一十七名,采取学习在校,劳动在队,食宿在家的走读形式。教师六人,实行半耕半教。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临淄城关农业中学,成立于一九五八年。六年来,坚决貫彻党的教育方針,实行半农半讀,为公社培养了成批的技术人材,对支援农业做出了貢献。城关农中建校以来,共毕业学生三百零八名,除了三十一名应征  相似文献   

5.
去年下半年,在党的“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号召下,我社包灶农业中学五个春三班227名学生提前毕业了。除50名升入农业高中继续学习外,其余177名毕业生,全部投入了生产,走上了光荣的农业战线。自他们投入生产后,公社党委采取了种种措施,使他们在生产上发挥了应起的作用。现在其中已有23名任生产队会计和食堂会计,18名任技术员,50名任组长或记工虽,10名任业余教师。这批生龙活虎的小伙子,的确是农业战线上的新生力量。  相似文献   

6.
崇仁县秋溪公社,地处平原,是一个人多田少、以种植棉花为主的經济作物地区。一九六四年八月以后,这个公社在抓紧发展和巩固耕读小学和常年夜校工作的同时,根据生产发展的需要和貧农下中农的意見,按照以小型为主,队办为主的精神,在短短的八个月中,办起了六所农业中学,招收了一百一十名学生;此外还在全日制初中附設了一个业余初中班,有学生十名。从而使一九六二年  相似文献   

7.
在1958年大跃进的激流中,我们农场党委根据中央“企业办学校”的指示,创办了一所农业中学。一年来在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贯彻执行了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了半耕半读制度,使学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原来的145名学生(高中一班、初中两班),5名教师,发展为249名学生(高中两班、初中三班),8名教师,并提前实现了生产  相似文献   

8.
农业中学的五大优越性我们公社的农业中学,在1958年社会主义大跃进的高潮中诞生,随着人民公社一起成长、壮大。全社现有农业中学4所,学生215人。校校巩固,班班满额。在不到两年的办学过程中,生气勃勃的农业中学已经从五大方面显示了自己的优越性:首先,农业中学吸收了全公社393个(包括已输送到生产和工作岗位上去的178人)未升入公办普通中学的高小毕业生,使他们获得了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的机会,为全社普及中学教育以至高等教育准备了条件。其次,农业中学实行半耕半读生产自给,既节省了国家开支,又减轻了学生家庭和公社的负担。我社  相似文献   

9.
柳河县圣水河子公社是偏僻的山区,医疗力量薄弱。全公社只有一个卫生院和一个大队卫生所,社员患小伤小病,就得上公社卫生院,这不仅对病人健康不利,而且加重了经济负担,还影响农业生产。圣水河子农业中学见到这种情况,在一九六二年十一月成立了卫生助产班,抽调学过二年普通课的八名女学生入该班学习。她们经过一年半的专业训练,于一九六四年一月毕业,全部回到本大队担任卫生员和接生员。一卫生助产班的学生在校期间,学习了政治、语文、数学、农业知识等普通课。政治以学习毛主席著作、党的方针政策  相似文献   

10.
醴陵黄达嘴农业中学在公社党委领导下,切实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半耕半读制度和为公社培养初级农业技术人才的办学原则,学校获得了巩固和提高,现已实现自给自足。黄达嘴农业中学是在去年公社化运动中诞生的一所新型的民办学校,它从诞生到巩固、提高,都同公社党委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分不开。在黄达嘴公社  相似文献   

11.
一举三得     
铁铜公社农业中学,是一个办得比较好的半耕半读学校。它的成绩表现为:出人材,出产品,出技术;可以说是“一举三得”。这个学校创办不过四年,已为公社培养了七十八名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有技术的新型农民。这些人不同于一般的农民,他们有文化科学知识,能够担任一定的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这些人也不同于一般的知识分子,他们懂得生产,会干农活。他们是能文能武、既能体力劳动又能脑力劳动、既能当干部又能当农民的新人。  相似文献   

12.
无为县羊山公社初中,为积极进行中等教育结构改革,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一定生产技能的劳动后备力量,以适应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从八○年开始,他们试办了一个林业班,招收本公社的初中毕业生四十八名,学制为一年;八一年又根据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招收了一个农业班,共六十四名,亦为本公社的初中毕业生,学  相似文献   

13.
重庆市南岸区涂山公社新兴农业中学是1958年4月创办的。到目前为止,学校已经发展到4个班,159个学生,八位教师,教学质量已赶上全日制普通中学的水平。学校初办时,问题较多。教师不安心,学生对上课没兴趣,学校教学也脱离实际。有的学生学了算术课中的面积测量后,却不会丈量土地;“农业常识”课虽然讲了施肥、播种的作法,但学生却不知道怎样运用先进技术。期终考试时,一半以上的人不及格。有保守思想的人看到这种情况,说:“这个农业中学恐怕办不长,办不好”。公社党委研究了学校情况后,认为学校巩固提高的关键问  相似文献   

14.
一九五九年春天,在东乡县小璜公社孟家山低产坡上,兴办的半农半读的小璜农业中学,在县委和公社党委的領导下,坚决貫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針和党在农村的阶級路线,发揚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不論在出产品、出人材、出技术等方面,都已取得了显著的成績。现在全校設有初中和高中,共有学生八十二名。它是我省教育战綫上一面鮮艳的紅旗,也是我省农业战綫上的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15.
泗阳县爱园农业中学是1958年3月创办的,到现在已经整整七年了。他们依靠地、县和公社党委的领导以及群众的支持,坚持半耕半读和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方向,并不断开展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两种教育思想和两条道路的斗争,终于克服了重重困难,培养了人材,创造了财富,使这所新型的学校在农村中扎下了根。一爱园农业中学在初开办时,赤手空拳,一无所有,只是招收五十四名高小毕业生,向爱园小学借一盒粉笔、三张纸和一个教室,由下放干部任兼职教师开了学。上课是采用“游击”形式,等人家没课时才上课。学生全部走读,实行收费养校。当时敌对阶级和具有资产  相似文献   

16.
根据党的“教育为无产阶級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結合”的教育方針,1958年,南京农学院利用附設的江浦实习农场作为基地,創办了半农半读专修科。为了适应农业机械化的要求,建校初的1958、1959年学校設立了农业机械化专业,毕业生大部分被分配到国营拖拉机站当工人。1960年,学校接受江苏各地人民公社委托,吸收三百多名农业中学优秀毕业生入学深造,并从这一年起,根据公社要求,增設了农学、畜牧兽医两个专业,为公社培  相似文献   

17.
农业知识课紧密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如皋县勇敢农业中学,六年来,为当地农业生产服务的指导思想一直比较明确。他们的农业知识课,既用省编的课本,给学生讲授系统的理论知识,又照顾到当地生产上的需要,根据公社党委的生产意图以及各个生产阶段所要贯彻的技术措施,编写补充教材,做到生产未到,知识先到,生产上需要什么,就教什么。例如,公社要贯彻防治水稻三化螟  相似文献   

18.
(一) 一九五八年三月,在党中央、省、地、市委的正确領导和亲切关怀下,在工农业生产大跃进形势的推动下,在广大干群的热烈支持下,我們施侨乡和海安县双楼乡在全省树起了农业中学的第一面紅旗。一九五八年九月,我們邗江人民公社成立后,施侨农业中学实行了师生集体住校。一九五九年三月,結合公社的整顿和建设工作,我們对施侨农业中学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整頓和巩固工作,使它走上了提高和发展的道路,从而大大改变了学校的面貌。一年多来,我社农业中学从两个班級发展到六个班级,学生从一百另二人增加到三百人,从初中发展到高中(現有高中两班,一百另二人),而且学额巩固,出席率經常保持在98%。教师現有十一人,其中还有不少富有教学經驗的优秀教师。校舍原来只有十余间教室,  相似文献   

19.
【株洲消息】株洲市根据省委批转省教育厅党组“关于农村半日制农业中学的情况及意见的报告”的精神,积极做好在郊区发展民办农业中学的安排。郊区所属十个公社,计划在原有农业中学五所、学生369人的基础上,发展到一社一校、学生1180—1500人。按照这个发展计划,全郊区尚未升学的1700名16岁以  相似文献   

20.
新庙农业中学是颍上县新庙公社集体举办的一所半耕半读的初级农业中学。它的前身是民办初中。一九五七年到一九五八年,这个公社(公社化前身是新庙乡)先后办了三所初中,以后合并为两所。一九五九年秋,公社把这两所初中合并,改为农业中学,设在公社农场里,实行“三集中”制(学生学习、劳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