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代文学总集选介(续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台新咏》十卷,南朝陈徐陵编。陵(五○七--五八三)字孝穆,东海郯(今山东郯城县)人。梁时,官东宫舍人;入陈,领大著作,累官至中书监。陵是梁陈间著名文人,诗文绮丽,与庾信齐名,世称徐庚。有《徐孝穆集》三十卷(久佚,后人辑存二卷),传见《陈书》卷二六、《南史》卷六二。  相似文献   

2.
《古文辞类纂》《古文辞类纂》(以下简称《类纂》或姚选)是重要的古文选集之一,选辑者是清代著名的桐城派古文家姚鼐。姚鼐字姬传,一字梦穀,安徽桐城县人。生于雍正九年(1731),卒于嘉庆二十年(1815)。乾隆二十八年(1763)进士,选庶吉士,改礼部主事,历充山东、湖南乡试  相似文献   

3.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清仁宗嘉庆十三年(一八○八),开全唐文馆,严可均因为身在草野,不能入馆参加编纂工作,于是发愤从这年秋天起,开始搜采唐以前的文章,前后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至清宣宗道光十四年(一八三四),终于编成十五集,共七四六卷。这就是有名的《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书名太长,前人征引时,也有的用《严氏文编》的简称。可均(一七六二--一八四三),字景文,号铁桥,浙江乌程(今湖州市)人。嘉庆五年(一八○○)举人,官建德教谕。不久,引病归,专力撰述。可均学问渊博,精  相似文献   

4.
《全唐诗》是一部收采最富的唐人诗歌总集,共九百卷(另有总目十二卷),收诗四万八千九百多首,作者二千二百多人. 这部大书是康熙四十四年(1705)春夏间开始刊刻的。当时,曾在扬州天宁寺专门设立了全唐诗书局,由通政使曹寅任校阅刊刻官,侍讲彭定求、编修沈三曾、杨中讷、潘从律、汪士鋐、徐树本、车鼎晋、汪绎、查嗣瑮、庶吉士俞梅等十人任校对官,次年秋成书,历时约一年半。  相似文献   

5.
胡平法 《台州学院学报》2005,27(1):25-28,32
台州有较早的藏书历史,最早的藏书是天台山国清寺的佛藏.宋朝以后藏书日渐增加,私人藏书猛增,逐步形成一定地方特色的藏书传统.主要表现为:爱藏乡贤著述及抄本、稿本;注重藏书传承;藏以致用等.  相似文献   

6.
我国古代文化辉煌灿烂,诗歌成就尤为世人瞩目。历代诗坛诗人林立,诗作之多,浩如烟海。在灿若群星的诗作者队伍中,女诗人、女词人也是代不乏人。透过诗人们各自的独特的生活经历,给人们呈现出一个比较广阔的历史生活画面,显示了其思想价值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7.
8.
本文试图对苏联近年来的文学主潮——“政治反思热”作一概括性描述.这类作品比重大,反响强烈,形成了一股热流。强烈的“批判性”和所谓具有现代意识的人道主义精神,是其鲜明的特征。这一主潮形成的原因,首先是以戈尔巴乔夫“新思维”为核心的苏联现行目策造成的社会条件,其次是俄罗斯文学传统的深层作用.苏联文学界对这一主潮的反应存在着尖锐的分歧和激烈的争论;最高当局对其偏激的一面也表示了忧虑和不满.  相似文献   

9.
通过梳理综合20世纪30年代中国左联两个口号之争之前的文学论争情况,表明周扬与胡风的两个口号之争是这些论争的必然结局,而且很大程度上是中共与第三国际之间矛盾的一个缩影。在这段历史中,两个口号之争更多落入一种喜剧性结局。  相似文献   

10.
夏代一千多万;秦代二千多万;汉代五千多万;隋代四千多万;唐代五千多万:宋代七千多万;元代五千多万;清代四亿多。 以上是各个朝代全国人口的最高数字,古代人口的统计是不精确的,而且一般都没有将少数民族人口计算在内。  相似文献   

11.
体裁是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以按不同的标准来分类。本文着重谈谈文学的体裁和文章的体裁。文学的体裁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  相似文献   

12.
一、历代各清规杜甫对前代和唐代的作家作品,颇多评论。其《偶题》诗有云: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作者皆殊列,名声岂浪垂。骚人嗟不见,汉道盛于斯。前辈飞腾入,余波绮丽为。后贤兼旧制,历代各清规。这里所谓文章,主要指诗歌辞赋。杜甫认为,历代  相似文献   

13.
五台山有着历史悠久的修志传统,自唐代以来相继出现了十余种山志。这是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我们了解五台山佛教文化的重要典籍。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文章试对五台山历代志书的编纂的情况、体例、内容、版本、得失以及近年来五台山史志的整理工作略作介绍和考述。  相似文献   

14.
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先生在其《宗元戏曲考·序》中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这种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的观点影响很大,赞成者很多,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它已成为评价各代文学成就,总结文学发展规律的定论,并且一直或明或暗地左右着古代文学研究,区划古代文学研究的领域。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确存在着文体上代有所擅的现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说基本上总结了这种规  相似文献   

15.
王国维先生之"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如楚骚、汉赋、六代骈文、唐诗、宋词、元曲,虽然在表面上为我国历代代表性文学样式,但是它们都有一种共性——与音乐存在着联系,尽管这种联系因为其本身样式的特点所限或多或少,但不能予以否认。因之,我国文学大观园中的多数文学样式都难以摆脱与音乐之联系。  相似文献   

16.
校勘略说     
一、校勘与校雠这篇文章,主要是述说校勘方法而不是述说校勘学史。但是,为了交代一下本文的范围,说明校勘与校雠这两个名称的内涵是必要的。汉成帝时,使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使光禄大夫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成校数术,侍医李柱国校方技。这是中国历史上大规模而有意识地搜集、校正书籍之始。就在这时有了“校雠”这个术语。《文选·魏都赋》注引应劭《风俗通义》道:  相似文献   

17.
类书说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类书的性质及特点类书,是辑录或杂抄各种古籍中有关资料,并把它们分门别类加以整理,编次排比以供人们检阅的工具书,在古典文献中是独立于经部、史部以及集部之外,而又综合其要,(在子部中)单独立类的一种特殊的古典文献品种。我们还可以从类书以下的特点中进一步明确这种特殊的古典文献。第一,内容广博。举凡人间学问,世上知识,上自天文,下至地理,旁及社会生活,科学技术,文化知识,包括历史事件,人物小传,事物源流,政治沿革,典章制度,文章诗赋,成语典故,骈词俪语,医卜星象,无所不收,无所不及。第二,以杂见称。…  相似文献   

18.
通假字说略     
<正> 探讨文字的通假现象,对我们阅读古书、考证古音、研究同源字都是十分必要的.然则,古汉语论著中全面考察通假字者尚未多见,工具书使用"通"、"同"二字以判别通假者亦尚未严格区分.本文试图从通假字的定义、类别、辨别方法及其与古今字异体字的关系等方面,谈些粗浅之见.  相似文献   

19.
记谱说略     
许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听到了一段很优美的旋律,却苦于难以把它如实地传给别人,除非你具有良好的记忆音乐和准确哼唱曲调的能力,或许你能靠伴随“噢—帕—帕”的节奏,把它或多或少地哼唱或用口哨吹出来。孰不知,世界上许多优美的音乐,都是用这种方法得以流传下来的。在大多数情况下,民间音乐家都颇具才华,技巧娴熟。因此,他们的  相似文献   

20.
类书略说     
类书的名称,始见于唐·欧阳修、宋祁等修撰的《旧唐书·经籍志》,在此以前称“类事”。 我国的古籍,自晋、隋以来,按“四部”分为:经、史、子、集。两类书所辑录的资料非经、史、子、集哪一部能够容纳得了的。它所辑录的,诸如经史百家言论、诗文、辞藻、典章制度、人物、天文、地理、禽兽、草木、虫鱼等等,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知识。可谓“区分胪(lú) 列,靡所不载,“凡在六合之内,巨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