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报纸的版面編排工作,是整个报紙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通訊員把稿件寄到报社,記者深入采訪写出消息和通訊,編輯部根据党的路綫、方針、政策和当前形势的要求写成評論,电务人員从天空收来了报道国內外时事的电訊,最后都要經过編輯工作人員的处理,表現在报紙的版面上。如果认为版面編排工作是一項技术工作,那就大错特错了。这是一項具有高度的政治性的工作。版面編排工作的任务不仅是要把报紙的版面安排得清楚、醒目、整齐、大方;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报紙的版面来认真地体現党的路綫、方針和政策,来正确地反映当前的形势,来指导正在开展着的各項工作,来启发和教育广大群众鼓起更大的革命干劲,继续跃进。实际上,报紙上每一条消息摆在什么地位,占了多大地位,用了多么大的字做标題,都有一定的道理,都反映了編輯部对于各个事件的认识。有人說:“版面的安排是带有評論性的。”編輯部对于每一条消息的看法都通过版面安排表現出来;編輯部对每一条消息都发表了評論。編輯部的意見或評論正确不正确,合适不合  相似文献   

2.
一个难题解放軍报的編輯工作存在着一个难题:新聞稿件的数量和质量常不能满足报紙宣传的需要。这种情况为时不短了。为什么存在这种情况,又怎样改变这种情况,过去我們一直沒有认真地研究过。直到最近,在整頓文風中,通过检查和学习,我們才比较明确地认識到:主要的原因是我們的編辑思想和工作方法有问题。現在我們正在着手解决这个問题。顾名思义,新聞报道的主要武器是新聞。但是我們有些新聞工作者,还不很善于使用自己手中的主要武器。一张报紙,尽管有着許多形式的稿件,但是主要的篇幅应当装新聞;一个記者或編輯,尽管在实际  相似文献   

3.
小动向     
最近,不少地方报紙近一步加强了与读者的联系,增加了报道形式。新华日报、解放日报都采取由读者出題目、編輯部写文章(或組織有关作者)答讀者問的报道形式。新华日报七月二十一日刊登的《胶鞋的故事》,就是应讀者的要求而写的。湖北日报、河南日报增設了記者来信栏,記者用书信形式,及时地把读者提供的重要情况和自己耳聞目見的一些重要問題反映到版面上来。  相似文献   

4.
我們需要社会新聞去年下半年,我們开始尝試写一些反映社会生活的新聞,这些消息受到报紙和讀者欢迎的程度,大大超出了我們的意料。这些消息有的被报紙作为花边新闻,有的连一向很少采用上海消息的省、市地方报紙也采用了。  相似文献   

5.
夏衍同志給《新聞业务》編委会写的一封信,值得引起我們編輯同志的注意。在我們的报紙上,錯用成語,用詞不当,写別字錯字,这种情形确是为数不少。如果每天加以登記,积年累月,次数是相当惊人的。也許有些人会說,这算不得什么大問題,难免的,誰又能担保一张报紙沒有一点小錯誤呢?于是錯誤在眼前一掠而过,不大在乎。但是讀者  相似文献   

6.
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在5月上旬召开了全省新聞工作会議。这个会議总結了全省大跃进以来新聞工作的經驗,研究了当前的形势和任务,也讨論了进一步貫彻执行全党办报方針等問題。参加会議的,有报紙的总編輯、广播电台台长、中央各报駐省記者及四个基层通訊组的負責人,共125人。会上,省委书記馮紀新同志接見了到会的同志,并做了重要讲話。最后由省委委員、黑龙江日报总編輯白汝瑗同志作了总結发言。  相似文献   

7.
文章不厌改     
今年五月十五日有一家地方报紙刊登了《砖西大队讲求經济效果保証增产增收》的新聞,接着,五月三十一日人民日报上轉載了这条新闻。人民日报轉載时,作了比較大的压縮,原来的稿子是一千六百三十二个字,人民日报把它压縮到九百三十六个字,减少了六百九十六个字。这样修改的結果,新聞短了,主題更突出了,文章也就更显得精粹一些了。从这篇修改稿中,我得到一个启发:在反对长風,提倡短新聞这項工作中,編輯把好“关口”的确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沈阳晚报編輯部为制止长风,正在开展一个精編精写的活动,采取了如下一些措施。一、从抓思想入手,提高认識。首先教育全编輯部工作人員充分认識提倡短新聞的政治意义,不能只从业务技术角度来看待这一問题,以提高大家写短新聞的自党性。其次,具体解决一些思想认識問題。如开始时有人担心“短稿是否能够充分反映問題”、“短稿多了反映在报紙版面上会零碎”等等,总之  相似文献   

9.
每天,蚌埠(安徽省)日报的广大讀者,都以极大的热情支持着报紙工作,他們之中的許多人,特別是通訊員,热心写稿,仅是地方新聞来稿,每天就有四五十件,甚至有时达到一百多件。怎样处理这些来稿,編好我們的地方新聞,这是我們作編輯的严重的政治任务。这一时期以来,我們蚌埠日报正在进行通俗化改革。編委会要求我們編写的稿件,能充分反映群众活动,充滿着群众的声音;要求我們最大限度地  相似文献   

10.
“上海消費市場上的奢侈浪費傾向”这条新聞發表以后,上海解放日报以“究竟是繁荣还是奢侈浪費?”为題,辟出專欄,对这条新聞所提的問題連日地展开了群众性的討論。报紙的編者按語說,这条消息“引起了各方面不同的反应,有的說,这是人民生活上升后应有的景象;有的说,这是奢侈浪费現象,应引起重視,予以克服。群众对这个問題存在着不同的意見,而且已經在自發進行討論……”本刊編輯室收到北京、西安、湖南等地的來稿,反  相似文献   

11.
我是新华社稿件的長期讀者,也是“新聞業务”的長期讀者。现在,当吳冷西同志要求大家帮助新华社开展业务的时候,我願以一个报紙的編輯的身分,和新华社同志談談关于新华社稿件的問题。因为我們是知心朋友,我也无話不說,如果說走了嘴,就算是片面吧! 我現在編一个地方版,每周發一万字,要求是:有地方特点,稿件要与众不同,要尽量做到“独有”。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的确想了很多办法,伤了很多腦筋,虽然支撑了下来,但極吃力,后来,我們想到了新华社的特約稿。  相似文献   

12.
学艺札记     
不做“新聞官”一位新聞工作的前辈說:“做新聞工作,从总編辑到編辑、記者到练习生,都应該不断地写文章。”他说:“記者是一辈子的职业。記者工作永远离不开采訪和写作。記者不論担任了什么行政职务,組长、部主任也好,編委、总編輯也好,对报紙說来,他都是本报記者,都应該不断地写东西。”他說:“記者不动笔,就像是战士不拿枪,这无論如何是說不过去的。”他說:“有人說:編輯不写东西,何以說服作者?  相似文献   

13.
“苦衷”     
“苦衷”,好像人人有。而且是在相互的关系上,你也有“苦衷”。,我也有“苦衷”。例如:“售货员的苦衷”,“顧客的苦衷”,“售票員的苦衷”,“乘客的苦衷”,……,在报紙上經常看到这样文章的标題。在我們新聞工作的队伍里,也有人喊“苦衷”。記者在喊“記者的苦衷”,編輯在喊“編輯的苦衷”。大家都有“苦衷”。  相似文献   

14.
新的《辞海》正在着手编輯中。其中关于新聞方面的条目,是由复旦大学新聞系会同上海各新聞单位的同志合力編写的。初稿共分三个部分:一,通用辞汇;二,中国新聞事业;三,外国新聞事业。本刊准备分几次登完。現在登出的是第一部分。希望新聞界的同志們对这个初稿积极提供修改和补充意見。  相似文献   

15.
“新聞業务”編輯室的同志讓我們写一篇文章介绍一下“10年前的今天”的采写經驗,我們觉得采写这篇新聞实在談不上什么經驗,更谈不上介紹,打算不写,于是編輯同志叫我們把采写經过写一下。任何一篇新聞都有采写經过,这总不能說写不出来。只好在这里占上一些篇幅,把我們采写这条新聞前前后后的经过叙述一下。先說这个主題是怎么想起来的。这个主题早在几个月以前就有了,当时是在“上海严寒”报道的啟發下想出来的。今年2月间,新华社上海分社和中国新聞社都發了上海严寒的消息,我們非常高兴能讀到这么漂亮的新聞。特別感到写得好的是:上海分社發的新聞中引用詩人臧克家在1948年以“生命的零度”为题写的詩句:“前天一夜风雪,昨夜八百童尸“;中国新聞社的新聞中引用1948年上海大公报的新聞:“前  相似文献   

16.
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在八月中召集各专区报紙总編輯座談,討論专区报紙的服务对象及怎样为他們服务得好的問題。报紙的服务对象为什么还需要討論呢?这是从河北省各专区报紙的实际状况提出的。河北省各专区都办了一份四开日报,最早的办了十多年。报紙在群众中有一定的影响。但是,近两三年来,当地干部、群众对报紙提出些意見。群众反映报紙登  相似文献   

17.
从1962年8月份起,中国青年报編輯部在編輯、記者和通訊員中进行丁“新聞必須絕对真实”的教育。在学习中,总編室和采訪部检查了一些重要报道,对某些失实的稿件作了具体分析,并在編輯、記者中着重討論了这样几个問題:允許不允許把从許多人那里采訪到的材料集中起来,用一个人口述的形式去表現?能不能“合理想像”?在基本事实真实的情况下,允許不允許在細节上进行“文艺加工”,新聞报道的真实性和生动性有沒有矛盾?  相似文献   

18.
每天打开报纸,人們总是对国內經济建設方面的新聞报道不感兴趣,看的人很少。讀者对大量刊登我們新华社消息的人民日报二、三版很不滿意。地方报纸在这方面很少采用新华社的消息。地方报紙的工、农业报道也有很多苦惱。我每天翻开新华社的新聞稿,也总觉得在这方面有許多报道枯燥無味,看也可,不看也可。总之,我們在这方面的新聞报道给人这样  相似文献   

19.
新闻选举     
2月5日,香港文匯报“新聞窗”举办了1956年十大国际新聞选举。文匯报編輯部提出了三十件国际大事,讓讀者从中挑选自己認为最重要的十件新聞。 2月25日,报紙公布了选举的結果。据統計,收票五千多张。当选的1956年十大国际新闻是; (一) 7月26日,納赛尔宣布把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三七九五票)。  相似文献   

20.
我們作編輯工作的人,在处理稿件的时候,首先当然要选择內容好的稿件,对读者有益处的。稿件决定用了,还要作一番必要的加工,使讀者讀起來不吃力,不发生誤会,不至于受到語言运用上的不良影响,也就是說,要尽可能为讀者着想。现在想就1961年10月17日《光明日报》的一篇报道提一点意見,目的是希望同志們把編輯工作作得更好。对稿件的加工方面作得更細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