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之所  李岩 《现代语文》2007,(2):104-105
一、引言 称呼语是人们在言语交际中用来打招呼表示彼此关系的词语.不同时代、不同场合指称同一对象的称呼语不同.近年来,社交场合中表示名称的称呼语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曾经一度占主导地位的"同志""师傅"逐渐被"小姐""先生"等取而代之,并在全社会流行开来.  相似文献   

2.
林凤 《考试周刊》2007,(46):60-61
称呼语是人们在言语交际中用来打招呼的表示彼此关系的词语。不同时代、不同场合指称同一对象的称呼语不同。近年来,社交场合中表示面称的称呼语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曾经一度占主导地位的"同志"、"师傅"逐渐被"小姐"、"先生"等取而代之,并在全社会流行开来。这不仅仅涉及语言学问题,也涉及到社会文化等因素。本文试对"小姐"称呼语作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在一些非正式场合和某些正式场合,一些地方党政干部逐渐流行用一种"名+官职衔"的称呼语替代传统的"姓氏+官职衔"的称呼语进行面称或他称。该文对"名+官职衔"称呼模式在称谓系统中进行定位,并试从语言学、语用学、心理学、文化学及社会学的多方视阈分析"名+官职衔"称呼语模式的言外之力,论证这种称呼模式的矛盾性,这种不彻底的改革创新,残留着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思想,并不能拉近称呼者与被称呼者,被称呼者与受众之间的心理与情感,因而不适宜在正式场合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变化,日常言语交际中“美女”“帅哥”等称呼语流行起来。文章以汉语中的流行称呼语“美女”为对象,重点从言语行为理论、关联理论和礼貌原则等语用学视度,解读流行称呼语,旨在指出:流行称呼语在互动性人际交往中,具有很强、很丰富的动态语境特征与鲜明的时代特征;流行称呼语在使用过程中如何以言行事以及如何避免语用失误。  相似文献   

5.
网络称呼语“亲”的社会语言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亲"是随着网络的发展而出现的称呼用语,近年逐渐扩展到日常生活中。作为人际称呼语"亲"的使用主要受到职业、性别、年龄因素的影响,工作于较自由环境的工作者使用"亲"较为频繁,使用"亲"的女性比男性更多。年轻人也比中老年人多,其使用场合和被称呼的对象具有限制性,被称呼的对象多是与使用者关系亲密的人,多用于非正式场合,还没有成为现代汉语共同语。  相似文献   

6.
王兆群 《初中生》2004,(34):30-31
(一)称呼 一般说来,如果双方关系不太密切或处于比较正式的场合,应称呼对方--Mr/Mrs/Miss/Ms 姓;如果双方关系较为密切或处于非正式场合,一般用本名称呼对方.在实际交往中,有些英美人,尤其是美国人喜欢别人直呼其名,以表示双方关系的融洽.当然,怎样称呼还是要分场合,要因人而异.  相似文献   

7.
甘国芳 《学语文》2014,(1):74-75
一、亲属称谓语的泛化及文化内涵1.亲属称谓语的泛化亲属称谓语的泛化,是指用亲属称谓语称呼没有亲属关系的人的现象。也有学者把它叫做“拟亲属称谓语”。这种称呼方式常常在非正式场合使用,交际双方多为偶尔相逢的陌生人,运用亲属称谓语只是向对方表示敬意。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例子看,我们一起探讨亲属称谓语泛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同志"称呼语的语义功能与语用条件析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世纪下半叶中国大陆语言交际中,"同志"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称呼语,它不仅是政治语言中最常见的一个称呼语,同时也一直被认为是大陆社会人群最合适的泛尊称.但随着社会的变化,"同志"的语义和语用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政治语言中,除了正式场合,"同志"已经不能简单地被视为"同一政党成员的互称";而作为泛尊称,它也正日益被另一些称呼所替代,这些称呼语或为传统西式称呼语的复活(如"先生"小姐"),或为专指性称呼语的泛化(如"师傅"、"老师"、"老板").这不但是由于社会经济活动发展的结果,也是社会思想文明意识变化的一个表征.  相似文献   

9.
称呼语是语言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对于日常交际有着重要影响,称呼语与民族文化有着密切联系。在跨文化规约中使用称呼语必须遵循不同的民族礼貌规范,体现出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加强对称呼体系及其背后的民族文化的了解,尽量减少跨文化交际的失误,这对培养人们得体的称呼语使用能力具有重要的交际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张海燕 《文教资料》2014,(35):29-30
称呼语除了表现被称呼人的身份外,还起着重要的社交礼仪作用,体现出人在社交场合中对他人的尊重。作者采用隐匿调查法,通过对三个不同地点、阶层的商业区营业员社会称呼语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营业员的文化教养和水平、年龄和性别、心理动机等因素,促使他们面对顾客时使用不同称呼语,并且这些称呼语的使用不是一一对应、机械不变的。  相似文献   

11.
君云 《教师博览》2006,(3):49-49
“卿卿”一词,常用来表示对心爱之人亲呢的称呼。多用于夫妻之间。成语中的“卿卿我我”,在特定语境中也含有对被称呼人戏谑、嘲弄之意味。如《红楼梦》中有“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之语。  相似文献   

12.
从表示判断、命令、请求、意志或愿望、推量等场合 ,对叙述副词“必ず”“きっと”“ぜひ”的异同 ,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3.
"何有"在古代汉语中是一个常用语,在不同的语境中表示不同的意义."何有"最早见于《诗经·邶风》,即"何有何无,黽勉求之."在这里,它的意思是"有什么".  相似文献   

14.
试论汉语社交称呼语的类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交称呼语与人所处的社会层级系统密切相关。社会层级系统决定了社交称呼语的层级性,影响和制约了社交称呼语的接纳原则,社会层级系统影响下的汉语社交称呼语可分为四种类型:抬高型称呼语,突显型称呼语,关系场合型称呼语和随时代变化的社交泛称语。  相似文献   

15.
称呼语是交际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各种不同的称呼语除了表示对交际对象的直接称呼外,还往往反映出交际双方的角色身份、社会地位、亲疏关系,传递着称呼者含蓄而丰富的情感信息.此外,称呼语在表达复杂的、难以述尽的思想感情方面,具有独特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令留学生头疼的称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称呼和称谓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称呼就是当面招呼用的表示彼此关系名称的词语 ;称谓语则是对他人介绍 ,表示身份的词语。人类社会是一定的人类文化发展阶段的组织形态 ,称谓总是特定文化的产物 ,是人际关系的文化符号。称呼语就是这种特定文化的反映。称呼语中包含的文化意蕴 ,不仅体现在家庭成员之间 ,也反映在这个家庭的社会关系中 ,而且还体现在各种行业之间。研究称呼语所包含的丰富的语义内容 ,可以了解称谓传承文化的功能 ,帮助留学生透视一定社会的文化制度、文化风貌和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17.
称呼语是说话人对人际社会角色关系的指示语和交往心态的定势语。它既可以作为双方交谈的起始语,又可以作为交谈过程中的调节语和话题转换语。称呼语是人们言语交际中使用最广泛、最频繁的一种语言形式。我们汉民族有几千年悠久的文明史,在人际交往中,历来都很重视称呼语的使用,用称呼语合宜地表示自己和交谈对方在人际关系中的位置,用称呼语鲜明表示自己对于交际对象所持的态度。由于世世代代的继承与发展,现在,我们已建  相似文献   

18.
称呼语是语言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对于日常交际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校大学生是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朝气蓬勃、活力四射,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称呼语的选择上既受传统的影响又超越传统,而对于宿舍这个特殊的生活场合,学生间的称呼语更是五花八门。以大学生宿舍称呼语为考察对象,对大学生宿舍称呼语的使用情况作抽样调查,分析讨论其使用特点具有一定的社会语用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以电视剧对话为语料来源,对汉语表示拒绝时运用“不用”的情况进行了考察。根据语料,拒绝时“不用”可以单用(包括与叹词、称呼语、小句或句子等共现的情况),也可以出现在表示拒绝的陈述句或祈使句中。当出现在句中时,由于共时状态下性质不同,“不用”可作不同解读。同时,依据会话分析已有的研究成果,从会话语篇的角度考察了运用“不用”的拒绝所适用的具体场景。  相似文献   

20.
有一类学生常被称为“差生”。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这类学生又被称为“后进生”、“学困生”、“潜能生”。但这些称呼多见于媒体、文件等正式严肃的语境,而在私下随意的语境中还是呼之以“差生”。甚至在很严肃的场合中也用“差生”称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