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中长跑比赛心理战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研究了中长跑比赛中领跑心理战术、跟跑心理战术、自我心理战术和最后冲刺心理战术。通过典型事例,阐明了中长跑比赛中心理战术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刘锋  董新伟  陈言 《冰雪运动》2007,29(6):35-37
大学公共体育课教学中能够学习轮滑后滑的学生并不多,但如何教授学生后滑却是不能回避的问题。参考专业书籍对直道前滑和后滑动作方法的描述,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运用对比的方法总结出"后滑的方法与前滑基本相同"的结论,引导学生将已掌握的轮滑前滑基本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学习后滑过程中,在课堂上通过对比前滑和后滑过程中的侧蹬、收腿、摆动脚着地几个阶段摆动脚和支撑脚之间的位置关系和形态,让学生明白在初学后滑时除注意要将身体重心放在侧蹬脚的侧后方外,重点掌握摆动脚和支撑脚之间的"内八字→外八字→内八字"这样一个基本形态变化过程,为轮滑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一场散打比赛的胜负,取决于身体素质、技术和战术等多方面的因素,其中心理战术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从身体素质、技术和心理战术的相互关系来看,身体素质和技术是人体本身的能力,是心理战术的基础;而心理战术是运用这种能力去战胜对手方法的条件。这就是  相似文献   

4.
研究采用录像解析、专家访谈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国拳击运动员邹市明在伦敦奥运会参赛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竞技心理战术进行分析,探讨竞技心理战术对邹市明获得伦敦奥运会冠军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邹市明在伦敦奥运会参赛过程中采用了多种心理战术,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为夺冠起到了重要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竞技心理战术是拳击比赛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运用竞技心理战术对促进运动员的运动表现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助滑距离与速度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在各种雪质及环境条件下,运动员助滑速度与助滑距离的关系,建立助滑距离与速度控制模型。最终向运动队提供各种条件下运动员适宜助滑距离的参考值,以达到控制助滑速度,获得最佳动作效果的目的。该模型的建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一直以来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运动员助滑距离完全依靠教练员、运动员凭经验决定,再经反复多次试跳才能最后确定的状态,更适应国际大赛的需要,有利于运动员最佳技术水平的发挥。  相似文献   

6.
跆拳道比赛中,心理作用对比赛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对心理战术的训练和临场指挥也成为运动员比赛胜败的关键因素,如何在比赛前把运动员的心理状态调整到最高兴奋点,已经成为广大教练员的必修科目。文章结合多年的比赛和训练经验,从训练和比赛的实际需要出发,文章就赛前心理战术训练、赛前心理战术调整和比赛期间心理战术的运用三个方面对心理战术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以期找出对教练员和运动员都有用的心理调整和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7.
速度滑冰集体滑比赛中,战术应用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比赛成绩的好坏,研究速度滑冰集体滑项目战术的运用对提高我国速度滑冰集体滑运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齐齐哈尔速滑队3名队员在2008~2012年参加的速度滑冰集体滑比赛进行实例分析,归纳出速度滑冰集体滑比赛中起跑、领滑、尾随、换人、弯道换人和终点冲刺等情况下战术运用的特点;并总结出间歇训练法、重复训练法和持续训练法等战术训练的方法,为我国速度滑冰集体滑项目在2014年索契冬奥会创造辉煌成绩提供理论保障。  相似文献   

8.
周成林  章建成 《体育科学》2004,24(6):33-36,44
采用心理测量与统计法,时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运动员不同难度动作最佳助滑速度知 觉控制范围值的构建、最佳控制范围值与运动成绩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运动员不同难度动 作助滑速度知觉最佳控制范围值是在该动作助滑速度平均数±1.96 s,并具有随着动作难度的 增加运动员助滑速度知觉可调控范围缩小、准确性要求越来越高的特点;高水平运动员助滑速 度知觉调控范围相对较大并有较高的准确性。男、女运动员助滑速度知觉控制范围值相同;运动 员水池助滑速度知觉比雪上相同动作助滑速度知觉调控范围相对较小;运动员助滑速度知觉控 制范围值与运动成绩呈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9.
美国某种名的心理学家伊扎德,在70年代末形成了分化的情绪理论,以其规模宏大的理论体系和强大的应用潜力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同样该理论对运动实践中情绪的调节.心理技能训练、心理战术,心理选材等亦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体育竞技中,由于运动员的体能和技术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小,精神上和心理上的因素往往对运动员竞赛的成功或失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身体素质、技术和心理战术的相互关系来看,身体素质和技术是人体本身的能力,是心理战术的基础,而心理战术是运用这种能力去战胜对手的方  相似文献   

11.
心理战术是指人们在竞赛中通过一些特定的方式和措施,造成对手心理上的影响,而争取胜利的战术行动,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心理战术对技术性较强的击剑项目的影响显得越来越重要,如何运用心理战术,本文拟从几个方面阐述其重要。  相似文献   

12.
浅议体育竞赛中心理战术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战术是比赛之前或比赛过程中,利用心理手段给对方队员在心理上产生一定的压力和错觉从而出现失误,而使我方占有优势或取得优势的一种战术。心理战术的基础是身体素质和技术,没有这些人体本身的活动能力和比赛策略作为基础是谈不上应用心理战术的。可以这样说,在双方技术、身体条件基本相同的条件下,心理战术运用是否得当,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此,在现代体育运动竞赛中,必须科学地合理地运用心理战的方法,以取得最佳的成绩。  相似文献   

13.
当前,各项体育运动水平越来越接近,表现在竞技场上的争夺也越来越激烈。在田径比赛中表现也更为突出。据国内外一些体育运动专家认为:“运动员比赛的成功率70%归于其它方面,而30%应属于心理因素。”从国内外一些重要比赛中也可以看到,在双方实力相当的情况下,心理因素往往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我们知道,心理战术是运用人体本身的能力去战胜对手而采用的一种方法。心理战术的运用是建立在身体素质和技术的基础上的,运动员在掌握了技术,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坚强的意志,才能有效地贯彻和运用心理战术。随着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促使心理战术运用更广泛、更有效。同时,心理战术的运用又反作用于身体素质和技术的发挥,而合理的心理战术运用,不仅能充分调动运动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促进运动员的身体和技术的发挥,同时给对方造成心理上的混乱、以致判断失误,破坏身体和技术的正常发  相似文献   

14.
我国跳台滑雪项目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对该项目的规律认识与经验积累,将有力地促进我国跳台滑雪项目进入良性发展阶段.以自主研制运动图像人体模型解析技术为研究方法,以现役我国优秀女子跳台滑雪运动员刘奇、李雪尧的比赛助滑速度为主要研究对象,并与日本优秀女子选手伊藤对比,通过初步分析跳台滑雪项目助滑速度特征,发现我国选手助滑速度优势在于助滑前程,而助滑后程的速度下降幅度较大.建议我国选手保持优势,重视与弥补弱势,加强变负荷区适应与控制能力,减小助滑后程速度下降幅度,有助于提高助滑质量.初步分析跳台滑雪项目助滑速度特征,进一步认识该项目助滑技战术规律与特点,为相关技战术理论研究、训练与比赛实践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世界体育运动的不断发展,运动心理战术日渐受到重视。它的研究和运用对运动员的比赛成绩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目前,国际上对运动心理战术、尤其是在足球方面的爱好兴趣与日俱增,这意味着,激烈的足球比赛既是双方教练员、运动员技术战的较量,同时也是双方智慧、意志的较量,其中不乏心理战术。○发怒战术美国一位体育心理学家认为,一些体育明星在赛场发怒,有时却是一种心理战术的计谋。在足球比赛伊始,一些出类拔萃的运  相似文献   

16.
孙志刚 《垂钓》2007,7(3):20-21
在自然水域也存在滑鱼,只是此“滑”略有不同,其天性占据了很大的成分,如果非要定位自然水域中的滑鱼,我认为用“狡猾”更为贴切。[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现代篮球运动训练的科学化,高水平篮球比赛的争夺日趋激烈。篮球竞赛中,运动员们在身体、技术、战术水平和心理等方面进行全面较量。临场发挥的好坏与队员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战术的运用有莫大的关系,谁能把握好谁就能得主动权。  相似文献   

18.
潘一矿东区11-2煤层及其顶底板中滑动现象极为普遍,层滑构造是导致煤层不稳定的主要因素。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层滑构造形成的成因机制,为分析层滑构造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冬季两项是一项要求运动员在大负荷运动中完成高度稳定和精确技术动作的运动项目,由于运动过程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因此,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的要求很高。我们运用观察法、调查分析法、心理问卷法对备战第18届冬奥会的我国女子冬季两项国家集训队队员进行心理诊断,及时发现训练中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并在心理咨询和心理训练阶段进行不同程度的心理咨询或心理诱导,在教练员的密切配合下,不仅帮助运动员建立技战术参赛方案,而且建立详细、具体的心理战术参赛方案,使赛前、赛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都有相应的解决办法,并及时应用于训练、考核和比赛中,对参赛方案进行表象训练。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的训练质量,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助滑速度对完成整套动作起着一定的作用。通过对1998~1999年度4站世界杯赛的160人次助滑速度的记录整理分析,并对现行助滑速度表(1990年日本发表)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由于近几年自由式滑雪运动发展很快,原用的速度表已不能完全适应目前我国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的参照数据。建议有关部门针对我国运动员目前所掌握的技术难度,以及今后发展的需要,制定出新的助滑速度表,使其具有更高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