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王维深受禅宗影响,其山水诗创作呈现出清静空灵的艺术特征.空、寂二字常见王维诗中,其山水诗中喻禅、赋禅,诗禅相通,构成了王维山水诗的一大特色.“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相通则是王维山水诗的另一显著特色,透过一首首王维山水诗,我们领略到一幅幅优美、声色并茂的山水画.  相似文献   

2.
从“诗禅合一”的角度看王维深受佛家禅宗思想的浸濡,使其山水诗“诗中有画、诗中有禅”,“虚中蕴实、象中寓理”,巧妙的传写了禅意与禅趣。  相似文献   

3.
王维山水诗的艺术成就首先表现为“诗中有画”。王维是杰出的诗人,也是高明的画家。他自称“宿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家”。他的山水诗兼有诗画的长处,他以画技入诗,达到了“气韵生动”的效果。“经营位置”是古代绘画六法之一,也就是布局。王维的一些山水诗就是通过这一点而表现出浓郁的诗情画意的。如他的《终南山》一诗,描写的是雄伟壮阔的山川景色,分开看宛如一幅幅独  相似文献   

4.
“品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苏轼称赞王维的话,反映了一种美学趣味。王维的山水诗能享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称赞,不仅与诗和画两种艺术形式的美学特质有关,同时与中国山水诗画的发展有关。王维的诗歌创作,融入了绘画方面的观念,把握了诗画共同的美学追求,致力与达到情与景、意与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成功地做到了诗情画意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5.
王维是山水诗的大家,其创作的山水诗常给人一种美的感受.王维山水诗的独特艺术创作风格,给人以诗而又超乎于诗的美感.诵读王维的山水诗,使人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深情怀抱中,令人流连忘返,陶醉其中.本文拟从王维山水诗在艺术创作的"诗中有画"和"静幽意象"这两个方面的结合,来谈谈他的山水诗的独特艺术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6.
诗中有画,是苏轼对王维《蓝田烟雨图》题诗的评价,后成为历代评价王维诗的重要命题。传播过程中,诗中有画说的内涵发生变化,已非原生态,其中多误读,有片面的深刻。王维诗中有画之诗特指山水诗及部分田园诗,画主要指融入南宗禅意趣的文人写意画,是独特的这一个,不应普泛化理解。诗中有画往往遮蔽了王维其他诗歌的特色和成就。  相似文献   

7.
唐朝山水诗人王维写了一首“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兴来神来,天然入妙”的诗,题目是《送梓州李使君》,诗中四句,云:  相似文献   

8.
“诗中有画”作为一种艺术现象,从《诗经》到神韵派山水诗作以及李白等的诗歌,凡涉及到自然山水,湖光山色的描绘,一般地说,多多少少都有点“画意”,然而始终如一地在其诗作中坚持和突出这一特色,唯获苏轼称赞″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的王维莫属。而形成王维山水诗“诗中有画”这一艺术特色的多方面原因大致有:一、怀才不遇,不愿与权贵同流合污,却又怕得罪当权派,不敢抵抗,只能过着半官半隐的田园生活;二、做为一个全面优秀诗人在诗歌方面高超的技艺,绘画方面杰出的才能,音乐方面良好的素养;三、转益多师,扬长避短在吸收前人山水诗写作成就的基础上,创造了自己独特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9.
“诗中有画”作为一种艺术现象,从《诗经》到神韵派山水诗作以及李白等的诗歌,凡涉及到自然山东,湖光山色的描绘,一般地说,多多少少都有点“画意”,然而始终如一地在其诗作中中坚持和突出这一特色,唯获苏轼称赞“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的王维莫属,而形成王维山水诗“诗中有画”这一艺术特色的多方面原因大致有:一、怀才不是遇,不愿与权贵同流合污,却又怕得罪当权派,不敢抵抗,只能过着半官半隐的田园生活,二做为一个全面优秀诗人在诗歌方面高超的技艺,给画方面杰出的才能,音乐方面良好的素养;三,转益多师,扬长避短在吸收前人山水诗写作成就的基础上,创造了自己的独特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山水诗,肇始于《诗经》、《楚辞》中的只言片语,成熟于晋宋之际的谢灵运,而集大成于盛唐的王孟,以后又有所发展。在这条万汇毕集的山水诗流中,儒唐的王维,无疑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苏东坡竹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便是对王维山水诗最精要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龚健 《昆明大学学报》2006,17(3):45-47,69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不仅善于结合自己的感受来写景,而且善于在写景中表达自己的心情。王维的写景诗,能做到使山水的形貌、神韵与诗人的情致完美地统一起来,给人以浑然一体的印象。有人认为王维的《终南别业》,只写了作者寄情山水的闲适情趣,其实在表现闲适情趣中,也透露出淡淡的寂寞和无奈。如果我们欣赏王维的作品,不联系其生平和作品写作时的思想状况,就只能看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而不能体会到隐含其中的更为复杂的滋味。  相似文献   

12.
王维是唐代“山水诗派”的最典型代表。本文采用分析对比等手法,结合诗歌创作理论,具体剖析了王维山水诗的艺术特质——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并对这种独特艺术风格形成的原因作了一些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与王维山水诗的恬静不同,孟浩然的山水诗带有鲜明的个人感情色彩,他以清新的笔触,真挚的感情描写自然,抒写胸襟,每首诗都创造出一个“有我”之真境界,形成了融清新幽美的自然与真挚淡泊的情怀于一体的山水诗风格。  相似文献   

14.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历来备受后世推崇,流传也广,而送别诗相对来说较受忽略。其实,王维送别诗的艺术成就也很高。其送别诗存在两种迥然不同的风格,即“明净澄澈”与“悲凉壮阔”,它们在意象的选用和情感的表达上各有特点,都反映了盛唐时期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15.
王维在盛唐诗坛上开宗立派,主要缘于其山水诗在情景关系上对前代的超越。他的笔锋,将山水诗境推向“情景相谐、理意俱融”的和谐境界。他对自然形神兼备的艺术表现,形成了一种玲珑淡泊的清雅诗境。此种境界也是诗人所追求的理想人生境界的一种外化,是其寻找生活本真、向往天人合一境界的诗意表达。  相似文献   

16.
白诗之"清"有与清淡派诗人相似的风格,同时也有强烈的个人色彩.李白之诗华藻其外而神骨自清.与清淡派诗人以淡致清迥然有别;清淡派诗人闲适而萎弱少骨,感情冷淡,李白之诗清而不弱,清而不冷,在清新之中注入了刚健雄厚的艺术因子.分析李白诗歌风格之"清"的独特之处,以期从另外的角度对清美诗歌风格的丰富性做出阐释.  相似文献   

17.
邱易东在儿童诗的艺术构思方面作了全新的探索。他惯于撷取真实而独特的生活画面,将“画面式”括号和“倾诉式”括号巧妙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从而将儿童诗的画面效果和抒情气氛推向了一个新的艺术高度。  相似文献   

18.
乡土情结是文学创作的动力之一。王士性的山水诗作较多地表达对家乡的乡土之念,纵情讴歌家乡自然景致,梳理其中的人文意韵,流露出诗人的真情。出于描绘大自然山容水态的客观需要,艺术上也作了多方探索。王士性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了山水诗文的艺术品格。  相似文献   

19.
王维的<杂诗>三首,娴熟运用中国画的留白艺术,使诗歌产生很强的艺术张力,给读者留下更多想象的审美空间.王维诗歌中留白艺术运用的显著特点是:善于将动与静,虚与实结合在一起,重意境的虚实相生,重有形与无形的结合,重有限与无限的统一,从而构筑虚虚实实的美妙意境.  相似文献   

20.
王维山水田园诗是唐代山水田园诗发展的高峰,他的山水田园诗特别富有画意,追求一种空灵的意境,寄寓佛理禅趣,造成一种“诗中有画”的艺术效果,体现了浓郁的诗情和画意的互相渗透和生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