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儿时的春节     
暑去寒来,又一个春节悄然而至。盘点我一生中的八十多个春节,儿时过大年的情景又浮现在眼前。迈进腊月门,"腊八粥"熬出年的味道,芝麻麦芽糖嚼得透心甜。忙活一年的长辈们停下手里的农活,为年而忙碌着。爹爹起个大早,迎着刺骨的寒风,赶七八十里路去县城驮回一口袋大白菜;妈妈淘些粘米、小米、高粱米,推碾子轧面,蒸一锅豆包,再用高粱面掺上榆皮面做皮儿包饺子,春节的主副食就准备齐全了。  相似文献   

2.
春节,是我国人民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春节,又叫过年。每当节曰来临,我国汉族和少数民族人民都以各自的方式,来欢度新春佳节。汉族过春节从腊月初八开始,腊八粥的  相似文献   

3.
过新年     
正欢天喜地迎新春,家家团圆庆欢笑,噼噼啪啪过大年!知道我的春节是怎么过的吗?现在和我一起去看看吧!"欢天喜地"用来形容我最爱看的春节联欢晚会再恰当不过了。优美的旋律一响起,我就和爸爸妈妈一起坐在电视机前欣赏优美的歌舞表演了。今年的晚会和往年有点儿不一样,电视台的叔叔阿姨们把镜头投向了山村里的留守儿童。过大年大家都是高高兴兴的,可他  相似文献   

4.
两年前的那个春节,我们没有回老家过,用电话给爷爷拜了年。大年三十那晚,在家里吃过年夜饭之后,妈妈在家里收拾,老爸便领着我们几个裹着厚厚衣服的"小兔崽子"出去溜达,说是感受感受这城市里过年的气氛。  相似文献   

5.
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每当节日来临,汉族人民和许多少数民族都以各自的方式举行盛大而饶有趣味的庆祝活动,来欢度这一佳节。而另一些少数民族则还有自己的传统年节,且时间、习俗各异。快跟我笨笨兔一起去各处游览一番吧。汉族过春节:从腊月初八开始,腊八粥的香味,最先使过年的气氛在家家户户呈现出来。腊八粥的内容特别丰富:有红枣、栗子、薏仁、花生、芝麻、核桃仁、松子、杏仁、杂豆瓣及五颜六色的各样果脯,远远不止八种。亲朋好友之间,还有互相馈赠腊八粥的习俗。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儿”,是民间祭灶的日子,家家户户都郑重其…  相似文献   

6.
王静 《家教世界》2022,(2):28-29
又是一年春节时,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春节宣示着一年学习、工作与生活的落幕.每到农历的岁末,盛上一碗浓香的腊八粥,春节临近之感也随之而来.从小年开始,之后的每一天都有各种仪式来迎接春节的到来.本期幼儿画报《过年喽》,以一首北京童谣贯穿始末,用极具中国风味的笔触与色调,勾勒出中国春节的喜庆、热闹的场面,井将丰富的中国传统...  相似文献   

7.
故乡的春节     
童年的春节都是在奶奶家度过的。那时的春节有许多习俗,现在很多已记不清了。每当看见超市货架上一排排易拉罐的“八宝粥”,便不由得想起奶奶亲手“打造”的腊八粥。“腊八粥”是在腊月初八这一天,用八种东西熬粥。家里稍稍宽裕些的,粥的材料主要是桂圆、枣子、白果等八种;家中  相似文献   

8.
“百节年为首”,春节当然是一年中最为隆重和欢乐的节日。提起春节,确有很多民俗趣闻值得记述和回味。“腊鼓催年”,这种传统习俗一般从“腊八”开始,一直延续到元宵节后。用各种米、豆及小枣熬成的“腊八粥”,至今也是人们喜食的食品。吃了“腊八粥”过几天,就到了“祭灶”。祭灶后,人们开始准备过年,扫房、洗澡、理发是必不可少的。春节前夕,贴春联、买年画,可是年前一项重要活动。“新年新月共新春,花红对联贴满门”,春联不仅是节日的装饰,也是人们对未来的寄托,对新春的祝颂。年画,则主要突出一个“喜”字。农历除夕和大年初一是春节的…  相似文献   

9.
《少先队小干部》2015,(Z1):36-37
春节饮食不重样春节饮食不重样腊八粥、腊八醋、腊八蒜“过了腊八就是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是腊八节,许多地方在这天都要喝腊八粥,提醒人们要记住勤俭节约的美德。老北京在腊八这天,还有用醋泡蒜的习俗。将紫皮蒜瓣去老皮,浸入米醋中,装入小坛封严,至除夕启封,作为吃饺子的最佳佐料,拌凉菜也可以用,味道独特。年夜饭年夜饭又称团圆饭,是农历除夕的最后一餐。这一天人们准备除旧迎新,一家相聚,共进丰盛的晚餐。根据传统,我国各地的年夜饭习俗各不相同,但无论吃哪种年夜饭,都是人们对下一年的祈盼与祝福。  相似文献   

10.
年的仪式     
肖复兴 《成才之路》2012,(1):6-M0003
正按照我们中国的传统,一进入腊八就算是过年了。古代的春节,从这一天正式开始,所以过去老北京有这样的民谣:"老太太,别心烦,过了腊八就是年。"还有"送信儿的腊八粥"的说法,送什么信儿?年的信儿,春的信儿。  相似文献   

11.
大脸猫发问:老北京的春节是怎么过的?在作家笔下,又有哪些特色呢?读完之后,请小读者们自己总结一下!按照北京的老规矩,过农历的新年(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头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可是,到了严冬,不久便是春天,所以人们并不因为寒冷而减少过年与迎春的热情。在腊八那天,人家里,寺观里,都熬腊八粥。这种特制的粥是祭祖祭神的,可是细一想,它倒是农业社会的一种自傲的表现——这种粥是用所有的各种的米,各种的豆,与各种的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  相似文献   

12.
泡泡画     
毛伟 《早期教育》2010,(2):13-13
中国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俗称“过年”。春节是亲人团聚的日子,也是我们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节日期间全国显得格外欢乐祥和。千百年来,人们使年俗庆祝活动变得异常丰富多彩,小朋友,你知道怎样过大年吗?  相似文献   

13.
腊八粥、腊八蒜、关东糖、春联、年画、爆竹、接神、祭祖、扫房……这些词你都听说过吗?关于春节,除了拿红包放鞭炮,也许还有很多有意思的东西我们还不了解呢!我们就从老舍爷爷的文章《北京的春节》中提到的东西议起吧!  相似文献   

14.
爱心蛋糕     
春节就要到了,森林里纷纷扬扬地飘着雪花。大家都储备好了食物,准备热热闹闹地过春节。大年三十晚上,小马鹿家门外响起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哇!零点到了,我又长大了一岁!"小马鹿高兴地蹦起来。  相似文献   

15.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当我们拍着手带宝贝唱起这首歌谣,意味着一年之中最隆重的一个节日——春节就要到来了! 红火而热烈的春节,饱含中华儿女对平安、团圆、幸福的追求的春节,历经从腊月初八到正月十五的高潮期,一直可延续至二月二龙抬头.前后近两个月的时间,也就意味着春节的内容很丰富——熬腊八粥、祭灶、置办年货、...  相似文献   

16.
过大年     
朱昊彬 《作文》2023,(5):27-28
<正>“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每次读到这首诗,我都会想起我国最传统、最隆重的节日——春节,又称过大年。在这个合家团圆的日子,人们忙着贴春联、挂灯笼、包饺子……处处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息。每年我都会跟着爸妈一起回农村的奶奶家过大年。  相似文献   

17.
玩e族联盟     
《学生电脑》2010,(2):11-11
本期的“新年快乐帮”真是会算哦,都是在春节前后过生日,羡慕啊!压岁钱+生日红包,大发大地!!!鬼鬼在这里也祝各位电饭煲新年新气象,超级快乐过大年!  相似文献   

18.
过大年     
春节我国的传统节日。冀教版二年级下册“综合学习一·口语交际”训练的内容是《过大年》。 请你先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时间的事,再分别看看每幅图上都有些什么人,他们正在干什么。  相似文献   

19.
两年前的那个春节,我们没有回老家过,用电话给爷爷拜了年。大年三十那晚,在家里吃过年夜饭之后,妈妈在家里收拾,老爸便领着我们几个裹着厚厚衣服的"小兔崽子"出去溜达,说是感受感受这城市里过年的气氛。在我家这个小区,四周安安静静的,一栋栋高大的楼房,连同远处商业区的混凝土建筑,一起湮没在黑暗里。就连我家对面那座格外漂亮的大楼,  相似文献   

20.
春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的重大节日,每个学生每年都要经历一次“过大年”,“年”里所承载的东西太多太多。在上千年的岁月中,人们又为“年”加上了许多富有地域特色的风俗习惯,使“年”文化变得越来越丰富。为了让优秀文化得到传承,使学生不仅爱过年更了解年,特设计“欢欢喜喜过大年”活动,让学生在课文《春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