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从文艺作为一种工作的角度来看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当下意义,我们会得到很多启迪,如如何分析时下文艺的症结,又如何对症下药,《讲话》都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在1942年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不仅对当时的文化界和文艺工作者有重大的指导和引路作用,在今,对文化的繁荣与文化产业中文艺的发展同样具有借鉴与启发意义。当今世界,以科技竞争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成为各国在国际竞争中的首要因素,同时,文化也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随着国内各项事业的发展,文化软实力所体现出来的强大作用力更要求我们国家对其重要性不容忽略。  相似文献   

3.
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为依托的后期延安文艺批评,改变了此前较为"自由"的风气,不断加强"政治性",并通过对延安文艺界其他"异质性话语"的整肃与清场,构建起一种新型的、监督性的文艺批评体系,直到1949年后逐渐形成一种"制度化"的文艺批判。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讲话》基本精神出发,就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坚持为人民大众服务三个方面,论述了文艺工作者在社会主义历史新时期中坚定社会主义立足点的必要性,研究和探讨了《讲话》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写于抗日战争期间,主要涉及革命文艺发展方向、革命文艺创作要求、革命文艺与政治关系、革命文艺批评标准四个问题。《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当代文艺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要巩固文艺战线,重视文艺工作;要摆正立场态度,坚守“二为”方向;要明确文艺源泉,贯彻“三贴近”原则;要坚持两个“标准”两个“效益”相统一。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上,《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确立了新的文学接受对象和文学评价的标准,彻底颠覆了前此所有的旧的文学观念和审美原则。“文艺为工农兵服务”这一新的接受之维的确立,使文学价值观念逆转并引起接受对象的迁徙,文学性质由此发生根本转变,文学创作立足点也发生根本转移,文艺真正回到了人民手中,从而宣告一个新的文学时代的来临。  相似文献   

7.
赵飞 《文教资料》2011,(23):4-6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之前,党中央“大量吸收知识分子”的方针其实已经隐含着“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思路的延续。对部队文艺工作,党中央已经开始从人事组织、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上,逐渐把“笔杆子”纳入为“枪杆子”服务,为政治服务的系统之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所提出的几个问题,其实都已经逐渐形成了答案.而且.至少在部队文艺工作中,已经有效地开展了相当程度的实践。  相似文献   

8.
历史地评价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需要关注其得以产生的语境。《讲话》中最富有创造性、最能体现毛泽东文艺学思想的实质,并且在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思想发展史上卓有价值的部分,是关于文艺与群众、文艺与生活这两个问题的论述。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讲话》成为了新中国文艺运动的“共同纲领”。其基本精神在历史的今天依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是建设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思想资源之一。  相似文献   

9.
《在延安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作为毛泽东艺思想的集中体现,其思想内容与毛泽东早期生活与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讲话》中的许多思想与观点都能在毛泽东早期生活与思想中找到来源与雏形,或在毛泽东早期生活中得到一定的解答。研究《讲话》与毛泽东早期生活与思想的关系,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准确完整地理解毛泽东艺思想。  相似文献   

10.
1942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开创了人民文艺的新时代,今天我们纪念《讲话》,就是要坚持《讲话》的正确观点,发展《讲话》的基本精神,使文艺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总书记在《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对文艺的地位、本质、规律、问题、发展动力、发展途径等,做出一系列新的论述,高屋建瓴,内涵丰富,为构建中国特色文艺理论确立了明确的指导思想,搭建了核心的理论框架。其论述主要包含6个方面:一是地位与作用:"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二是文艺的属性:"人民的文艺";三是文艺的灵魂:"中国精神";四是评价标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五是文艺批评:"褒优贬劣、激浊扬清";六是党与文艺的关系:"党性与人民性、政治立场与创作自由统一"。  相似文献   

12.
柳泳夏 《丽水学院学报》2004,26(1):37-38,60
在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革命文学论争中,革命文学提倡派就将世界观转变要求论确定为中国社会主义文学批评体制的最重要的组成因素,强调艺术家的思想、感情的转变问题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中心问题之一,《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对世界观转变要求论的重新确定和完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何其芳建国前后接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过程和其言论、文章等的介绍与分析,认为何其芳作为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主要阐释者,在接受和阐释《讲话》的过程中,坚持在原则上与《讲话》精神保持一致,但在具体分析文艺问题时,结合创作实践和文学艺术自身的规律、特点,相应地进行了创造性阐释.这也体现了何其芳文学思想的矛盾性.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确立了文艺的大众化审美取向,倡导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和用于实践的创作理念,是我党自觉引领文艺发展的伟大尝试,至今仍葆有理论的先进性和现实的指导性。  相似文献   

15.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一部伟大的历史文献,是政治家毛泽东站在民族解放的高度对文艺两个根本问题的理解和要求,吸取并反映了众多作家的意见,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发生过巨大影响,是认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重要切入点。70年历程,分为两个阶段,前40年是文学的“讲话时代”,后30年,是“后讲话”时代。《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场与否,作家创作、文学发展迥然不同。其经验和教训,值得认真反思。  相似文献   

16.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体现出中共早期文艺理念的路径依赖。中共早期文艺理论工作者和领导者从文艺与革命、文艺与群众、文艺与生活等命题,构建了涉及作家论、创作论和作品论的体系完整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对其后中共文艺理论、文艺政策乃至中国的文艺生态都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作为党的文艺政策,一方面建构了知识分子的革命主体性,使得知识分子站在人民的立场,成为革命事业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规约和激励着中国文坛的创作与文艺理论的建构,使得知识分子积极参与文艺的创作与评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的70年中,成为不断被阐释的经典文本。  相似文献   

18.
1980年代西学译介与《讲话》之间既有跨越时空的承继,也有处于不同现实背景中的裂痕。它迎合着《讲话》中借鉴扬弃外国文化的思想却迷失在照搬的漩涡;它抱着启蒙大众的目的却成就了知识精英的仓促补课;它妄图去政治化却不仅本身带有强烈的政治性,也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成为了一股合政治化的力量。  相似文献   

19.
接受关学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达到鼎盛。这一理论的出现实现了文学批评从“作家中心”、“作品中心”到“读者中心”的转变。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的文艺为什么人和文艺怎样为人民大众服务的观念就体现了接受关学的思想。回顾这一文艺思想对我们今天的文艺批评和文艺创作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