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东晋南朝时期,淮河流域战争频繁,农业生产乃至整个社会经济不断遭到严重破坏。但是,由于淮河流域是南方政权坐保江左的屏障,战略地位重要,故每当战争间歇之际,南方政府即采取绥靖流散、放免战俘、赈贷省役、兴修水利、专委农功、兴办屯田等措施,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以至于刘宋前期出现了“缘淮岁丰,邑富地穰”的景象。这些在战争频繁的特殊形势下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也是一笔值得记取的历史遗产。  相似文献   

2.
东晋南朝丹阳尹作为京畿地方长官,地位关键、特殊,其职掌以执掌军权、掌治民政、荐举任用与掌刑政诉讼为主,并参预朝政.选任则无定制,大体以"亲信"任之.而任免权往往把握在秉实权、执大政者手中.就人选情况而言,南人任丹阳尹者远少于北人,并以高门与宗室为主,任免变更频仍.大多任期短促.  相似文献   

3.
东晋南朝时期,士兵军服由官府供应。在中央机构中,由尚书右丞和度支尚书负责士兵军服的筹措和供应,军中则由录事主掌此事。中军和外军在军服标准上差别很大,各军丰同一颜色的军服。此外,由于制做冬装耗资巨大,故而士兵多无寒衣,这往往导致南军在冬季作战的失利。齐梁以后,随着布区价格的下降、兵制的变化和统治稍加重视,民政部有所好转 。  相似文献   

4.
西晋灭亡之后,东晋、宋、齐、梁、陈五朝相继定都建康,二百七十余年间仅梁元帝都于江陵三年。建康之所以成为东晋南朝的政治中心,不仅由于它在地形、经济、交通等方面具备了建都的基本条件,更由于它在南方政权的整体局势中具有多方优势。孙吴建都的历史留予建康丰厚的都城资源,而建康的攻守形势又充分符合东晋对于都城的需求。由此,建康的战略地位使其再度成为南方政权的中心,并在东晋南朝的递嬗中巩固了它作为都城的正统地位。  相似文献   

5.
江南田庄和田庄经济问题,始终是魏晋南北朝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这一时期的各类史料可以证实田庄经济在江西的存在与发展,其特征与其他地区田庄经济自给自足、封闭性的共性外,还有强烈军事性与宗族性相结合,发展极不平衡,受到周边地区辐射影响的独有特点.  相似文献   

6.
作为东晋南朝时期特有的商税税目,估税既是对商品交易者课征的财产税,又是最重要的交易税,在东晋南朝的商税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且,估税是随着东晋南朝商品经济大发展而出现的,因此它是当时商品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同时估税本身所具有的一些特殊内容反过来又促进了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历东晋南朝,吴兴人始终保持着习战之风,他们对南方政权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甚至成为王朝创立者。影响吴兴习战之风的因素既与吴兴所在的地理环境有关,也与吴兴大族在东晋初期的政治境遇有关。  相似文献   

8.
东晋南朝陈郡高门袁氏由低级士族跻身一流甲族的本质原因是:善于乱世立身;维护皇权;揉合儒玄;在婚姻上攀附皇室和一流高门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东晋南朝时期少数民族的赋役负担较前代已大为加重,主要有纳贡性质的责赕制度、正常的课税制度、兵役负担乃至武力掠夺。  相似文献   

10.
11.
东晋南朝出土墓志中存有大量异体、别体与通假字等俗字。据其结构与形体特征,可分为三类:增减和改变笔画类,增减和改变构件类,构件移位类。墓志俗字的产生,是受社会环境与时代背景、书体演进、前代俗体写法、书刻者自身因素等多方面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孔氏家族成员著述比较丰富,在南朝世家大族中占有突出的地位.留存至今比较完整的作品,应用公文占有大部分,从内容上看具有明显的家族特征;此外还有一部分作品,包括诗、赋、书信等,具有较强的文学性,是孔氏家族文学中比较有文学价值的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六朝文学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庐江何氏本为魏晋之际兴起的"小族",及至东晋南朝,其家族门第不断上升,成为门阀社会"高胄"、"荫华"的显赫门第,维系了二百多年的兴盛局面。究其原因,固然非止一端,但关键在于其家族之婚姻与仕宦。就其婚姻而言,自东晋至宋、齐,何氏家族相继与诸皇族联姻,成为士族社会中的外戚世家。这使得何氏家族长期获得皇权的护佑。此外,作为高门士族代表,何氏家族虽不乏风雅名士,但各时期其家族都有致力事功的政治人物,如东晋之何充、刘宋之何尚之、萧梁之何敬容等,从而确立起其家族的政治地位。  相似文献   

14.
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时代,诸多的中原王朝外拓乏力而彼此之间的内竞无有休止.外拓乏力,则中原王朝的总体疆域范围呈现收缩的态势;内竞不止,则各别政权的疆域盈缩、疆界变动极为繁复.分析由于内竞而不断改变着的政治地理版图,可以得出的认识是:对立政权之间的征伐与争战是疆域变动的直接原因,地理条件的限制作用决定着疆域变动的走向与幅度,正统观念影响了疆域变动的若干特征.  相似文献   

15.
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秦以降历代对交趾地区的开发,推动了交州农业的发展.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战乱、士民南迁的局势和内地的有力支持则使这一时期交州的农业趋于繁荣,农作物的栽培和农业生产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东晋南朝墓志文中包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资料,主要是与墓主籍贯、婚姻、仕宦、爵位及葬地等相关的历史地名。墓志所载的历史地名,不仅有助于补充、核实与纠正相关文献记载,而且有利于深入认识和判断东晋南朝的某些历史地理问题,如侨置与"土断"等。此外,解读墓志地名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对六朝士族政治、婚姻等研究领域的拓展也不无裨益。以南京出土的6方陈郡谢氏墓志为例,墓志地名集中反映的诸多情况,一定程度上也折射出整个六朝谢氏一族的兴衰历程。  相似文献   

17.
魏晋南朝是一个重视门阀的时代,在婚姻中极重门第。文章对门第观念在魏晋南朝婚姻中嬗变的过程作了初步的研究,并探讨了产生这种嬗变的原因,以及由此对当时社会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试论东晋南朝民族政策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晋南朝民族政策的演变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东晋至刘宋元嘉前期,以抚为主;第二阶段是元嘉后期,大规模伐蛮;第三阶段,从元嘉末年到南朝末期,对边境蛮族以抚为主,对腹地蛮夷加强了征伐。对腹地蛮夷的讨伐是逐渐深入的,从元嘉末年至萧齐末期,以讨伐长江中游的蛮族为主;梁陈则主要征伐岭南俚族。征讨重点的转移实质上就是六朝政府的开发行为从长江下游向中游、再向岭南的梯级深入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两晋南朝时期,社会上盛行“尊老养老”之风。大量文献记载足以说明此时“尊老养老”之风的普遍性和社会性。门阀士族的养老待遇与庶民百姓的养老待遇有很大区别。广大劳动人民虽然生活困窘,但仍能奉亲敬老,这种美德与真情更值得称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