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有人认为文字的本质是"形",是以"形"示"义",并且,因为文字是不能记录语"音"的,所以不能说"文字是记录语言的".这样的说法是值得商榷的,我们认为文字的本质是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  相似文献   

2.
“像X似的”与“仿佛X似的”是通用格式。“像X似的”中的“像”和“仿佛X似的”中的“仿佛”,是动词、还是副词,章结合了张谊生先生的一个例子进行了小论,与张老师商榷。  相似文献   

3.
从《教师之友》(2002年第11期)的目录上看到孙启民先生《“教”是为了“不教”?——我的“新课程”感悟》一题颇感新奇——问号,“新课程”下之问,问中必有新论;不过,问号何意呢?揣着求知欲,我急急拜读了孙先生的大作。几番咀嚼,得知大意乃为以新课程理念对“教是为了不教”这一名言之重新审视。虽然没有明言其为“谬误”或“过时”(也许是出于对“名言”的客气  相似文献   

4.
隋唐韵书产生以后诗韵变得相当严格,其它如词、曲、赋等韵文以及今天用韵则相对较宽。本文根据诗词曲赋用韵宽严的不同对王开扬先生“wēn”与“wén”分属两韵、“ān、ān、wǎn、yuān是一个韵”的笼统说法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5.
本文是与秦晖就20世纪文化启蒙的方向与功过问题的商榷文章。秦晖《文化现代化与中国知识人》一文认为中国的传统主要是儒表法里,而非儒法互补;认为20世纪中国启蒙运动存在反儒不反法的失误,本文提出秦晖的文章在史实、观点和研究方法上均有失严谨。20世纪文化启蒙运动的失误更多地应该是批判武器本身,而非批判对象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文学作品所提供的场景,既是作家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又是作家虚构、想象的产物。作为课堂教学语文课,老师可以创设一种氛围,让学生进入情境,便于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但如果要一一对应地对作品中的每一个情节进行“演示”,忽视作品的虚构和作家的想象,乃至作品中有意形成的“空白”,千方百计地找到其“破绽”,则完全背离了语文教学乃至文学欣赏的初衷。  相似文献   

7.
陈殿青 《宜春学院学报》2005,27(5):27-29,14
福柯提出“微观权力论”用以分析解释现代社会,这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在方法论上存在很大的差别。“微观权力论”是从权力最细微的机制入手对其进行上升的分析的一种方法,而马克思主义则从“资产阶级总体统治”这一宏观概念出发,对权力进行下降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从政治文化角度审察,秦代承继传统而形成了"大一统"的思想.这种思想自身又成为一种传统,对其后中国历史的运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此缺乏必要了解,就不可能真正认识中国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9.
在如何正确掌握和运用语言文字的“标准”问题上,语文界的分歧最大。语文界与文学界的分歧尤其大。语文教学之所以有那么多猛烈的“文学批评者”,原因大概就在这里。我们不妨将两者的标准差异作一番对比,从中或许就能得出一些较具体清晰的“语文”标准。  相似文献   

10.
传记文学的创作和研究,目前还存在着许多有争议的问题,诸如这一文体的分类、特征和创作方法等。笔者曾就此作过一些粗浅探讨,谈到过当前传记文学的价值取向和创作危机,拙文发表后引起了一些圈内人士的重视。韩晗先生的文章批评笔者对传记文学的“误解,”却又将有些问题带入新的误解之中,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1.
在汉语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是"这个词的词性产生了很大的争议。在汉语教学实践中,汉语判断动词"是"在维吾尔语中没有具体的词与它对应,只能根据语义和语境把"是"翻译出来。拟就对汉语"是"的发展演变及其为判断动词时在维吾尔语中的对应关系作一探讨,以便在教学中能准确理解使用。  相似文献   

12.
《论语》中“是”字共出现60次,有作指示代词,表“对的、正确的”义和作系词等不同用法,我们在充分参考前贤论著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中的“是”字应视为作系词。  相似文献   

13.
提从语言哲学角度考察哈汉两种不同民族语言文化对哈萨克族儿童语言的影响是拓展民族语言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视角。该文主要从语言与存在和语言与思维两个方面探讨民族语言。探索哈汉两种不同民族语言和文化特征,可以达到对中国哈汉两个民族存在特征的认识;探测语言文化与哈汉两个民族的思维习惯方式的关系,可以考查中国哈汉两个民族语言文化思维形式的发展状况对哈萨克族儿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古代汉语中,“相”的用法十分丰富。本文所讨论的“相3”,是“相”的一个常见用法,即用在及物动词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行为,具有指代作用。本文认为,这个意义上的“相”是代词,而不是副词。  相似文献   

15.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的思想体系历来是亚里士多德研究者中讨论最多的一个主题。在这方面,就中国目前的研究状况而言,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学者们通常只是依据亚里士多德整个形而上学思想体系中的这个或那个文本进行孤立的研究,通常是选取《范畴篇》或《形而上学》这样一些明显可见是属于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思想体系的文本,既没有考虑这些文本之间内在的整体关联,更少考虑它们之间所存在的思想发展的阶段性问题,就匆忙对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思想体系整体进行断言,甚至按照己意进行某种主观的体系性逻辑演绎和构造。这样无疑就造成了在研究上的独断倾向,既不严谨,也不科学。正是出于对这样一种研究状态的审查,本文在对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论著全面考察的基础上,在综合了20世纪以来西方学者从整体论和发展论的不同方法出发研究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思想所取得的成果的基础上,认为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思想是一个连续发展的体系,从阶段上来说,它经历了逻辑学著作阶段、物理学著作阶段和形而上学著作阶段,最终以《形而上学》第4卷、第6卷、第12卷中所表达的形而上学一神学思想作为完成。本文深入讨论了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思想发展的这些阶段的形成、发展和转变的关键概念和关键思想,尤其是对其中的实体优先性的思想、存在的核心意义的理论、“是其所是”的概念、“作为存在的存在”的概念以及《形而上学》中第四卷和第六卷的关系问题作了创造性的研究和回答。  相似文献   

16.
《论语》中"是"的辨析--并论"是"作判断词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是”在《论语》中共出现58次,几乎包含了它在古汉语中的全部用法。“是”从指示代词演变为判断动词,取决两个基本条件:一是上古汉语判断句普遍不用判断动词,由此形成“句法空位”表示判断的形式。二是作为指示代词,“是”因在判断句中常做主语、宾语、状语而贴近“句法空位”,并接受“句法空位”赋予的判断性。由于“句法空位”处于无形状态,“是”在句中同时占有主语和谓语、或宾语和谓语、或状语和谓语等位置,因而产生“这是”、“是这”、“只是”等语法意义,并削弱“是”的指代作用。如果其前后的主语宾语不需指代且明确,“是”就只做判断动词了。副词修饰“是”,则是对这一演变结果的证实。  相似文献   

17.
"流浪"是世界性的文化母题,更是深埋人类内心的永恒欲求。"流浪"也总是和"家园""出行""回家"等情愫联系,交织出丰富多样的创作和研究主题。然而,由于地域、民族、文化的不同,"流浪"在母题的共性之外也凸显出显著的差异。以往对此命题研究的相关文献、著作颇为丰富,但大多是从某个特定地域的人们的"流浪情绪"或者"流浪心理"作以分析。另不少是针对文学作品中的"流浪"、"流浪汉"等意象的总结探究。文章从中西文化比较的角度发现"流浪情结"在不同文化中的不同之处,并且造成此种差异的原因亦是纷繁复杂。  相似文献   

18.
新世纪头十年,汉语音韵学的研究方法呈现出了三种态势:一是在继承与发扬传统的历史文献考证法和历史比较法的努力中取得了卓越的成果;二是在吸取语言类型学、音系学、实验音系学以及词汇扩散、语言接触等西方语言学理论精华的同时获得了重要突破:三是当代语言学家提倡发明文史结合的语言研究方法和历史层次相关理论带来的新成果。回顾这十年汉语音韵学在方法论方面所作出的探索和实践.不但有利于理清音韵学方法论的发展脉络,也有利于音韵学学科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围城》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其高超的语言艺术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当然这种艺术体现是多方面的。统计显示,动词“以为”在作品中多次出现,这种现象也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我们从动词“以为”的语表形式、语里意义和语用价值三方面作分析考察,以揭示作者语言运用方面特点。  相似文献   

20.
中国思想在思想构造上表现为意义丛和意义链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的实质是法象思维,这是中国人思维方式的本真特点。中国古代语言中的系词是由至少五条路径逐渐演化而来的,而这五条路径可以说都与意义丛或意义链的法象思维有着或疏或密的关系;在这五条路径所显示的意义中,指示的意义是各条路径的核心。即显然不是典型意义上的西方哲学中的系词,但它却最能代表中国思想中系词的精髓,彰显着意义丛或意义链之间的空白处所蕴含着的相即不离的真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