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规律与人的活动的关系问题,是一个长期困扰着我们的重大哲学问题。自1984年《哲学研究》第7期发表刘奔先生论社会规律的客观性一文始,业已持续六年之久的争论仍在进行,众说纷纭,迄无定论。其焦点在对社会规律客观性的认识和理解上。一种观点认为,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相同,其存在都具有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及其实践活动的客观性;一种观点认为,社会规律即人的活动规律,没有人,就没有社会规律。在笔  相似文献   

2.
社会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自觉能动性的关系问题,是历史唯物论的重大问题。张曙光同志在《试论社会发展的规律性与社会发展中的自觉性》一文中认为,“应该放弃‘凡规律都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变化)’的观点”;因为“社会规律既有一定的主观性,又有一定的客观性。”我认为,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因为它很容易使人们在规律的客观性问题上造成混乱,从而不能正确地发挥人的自觉能动性。  相似文献   

3.
<正>《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上旬)2014年第11期发表了李祖布老师的《别把"道德经"念歪了》一文。在文中,李祖布老师对《生活与哲学》中一处引用慧能"仁者心动"的引言提出了异议,认为"用宗教的内容作为说明反面问题的素材,放大了宗教的消极作用",简单地"把慧能回答‘心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而加以否定是肤浅的认识,也把慧能教义中的‘道德经'念歪  相似文献   

4.
《红旗》杂志一九七三年第十期《论尊儒反法》一文指出:“卖国贼林彪也吹捧孔子,大骂秦始皇‘焚书坑儒’,公然标榜要学朱熹的‘待人’哲学。”对于朱熹“待人”哲学的反动实质,以及林彪吹捧朱熹“待人”哲学的罪恶目的,我们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即阶级分析的方法”加以彻底批判! 朱熹(公元1130——1200年)是我国南末时代人,是孔孟之后反动影响最大的唯心主义哲学家。他继承孔孟和程颢、程颐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把“理”作为万事万物的根本。他  相似文献   

5.
一 客观性和价值性是真理的双重属性。真理的客观性,就是表明真理所包含的内容是客观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就是说,在人的表象中“有不依赖于主体、不依赖于人、不依赖于人类的内容。”(《列宁选集》第2卷第121页)人的认识要如实地反映客观世界,就要在认识中尽量排除以主体为转移的东西。  相似文献   

6.
真理是否具有客观性?我认为,首先必须明白为什么要提出客观性范畴。列宁在滩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中指出:“有没有客观真理?就是说,在人的表象中能否有不依赖于主体,不依赖于人,不依赖于人类的内容”(《列宁选集》第二卷第121页)。列宁的回答是肯定的。但波格丹诺夫等人认为:“真理是思想形式,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客观性的基础应该是在集体经验的范围内”,“物理系列的客观性就是它的普遍意义”(同上第121-123页),这种普遍意义就是“社会地组织起来的经验”。对此,列宁批判道:“波格丹诺夫给客观性和物理世界所…  相似文献   

7.
该教材中有几个观点值得商酌: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笼统地说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的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这是不严谨的;在有的章节中把旧唯物主义说成是可知论,而在其他章节中又把它说成是不可知论,自相矛盾;"宇宙是一个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的'巨系统'"提法违背了系统论的基本精神;认为"人的需要、利益、情感意志和活动的变化会造成社会规律的变化"的观点否定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客观性的思想;另外只讲主要矛盾,不讲矛盾的主要方面,把对立统一规律仅仅概括为揭示事物发展动力的规律,也不符合对立统一规律的全部内容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在中世纪,唯心主义仍在学术界占据一定位置,还有很多学者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水岭中徘徊,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便是其中一位。费尔巴哈本想通过批判宗教和神学走上唯物主义,然而,他对宗教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和彻底,他主张完善宗教,意图在唯物主义之上建立一种新的爱的宗教,他这种把人的感情和联系等同于宗教的观点显示出他对宗教认识的唯心性,表明了他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上的不彻底性。  相似文献   

9.
<正>拜读了《江苏教育》"小学教学版"2014年第7期张久明老师的《让学生真正爱上背诵》颇为欣喜。"背诵"这种自古至今都有效的学习方式已逐步得到重视,但张老师的部分观点我不能苟同,现以苏教版二下的几篇课文为例,和张老师商榷。张老师的观点一:"调查显示,许多学生不喜欢背书,就是觉得‘太麻烦了',有学生写‘听到妈妈叫我背书,我就像头大了一样'。背诵的内容超出了他们所能承受的程度,怎么能让他们喜欢呢?所以,对背诵的内容,应该允许学生选择。"  相似文献   

10.
唯物论部分工具箱: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2.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相对于意识来说,客观实在性是万事万物共同具有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是唯物主义的基石,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  相似文献   

11.
当代美国道德教育专家基尔帕特里克(william kilpatrick)在其<约翰为什么不能区分‘对'和‘错'?>一书中写道:"约翰之所以不能区分‘对'和‘错',因为我们(成年人)从来就没有教给他‘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相似文献   

12.
一、说"科学"的话和"相关学科"的话 对知识科学性的寻求和数量的增容所导致的--说"科学"的话和"相关学科"的话.在教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教育本身被忽略了',‘教育'和‘教育学'成了一个广泛应用的领域.‘教育学是应用的科学'的意思换句话说就是,‘教育学是科学的应用'.这样就公开地使教育学依赖于其他科学的发展,就从‘依赖'变成了‘依附',自主性被遮蔽了,甚至被取消了,而且这种遮蔽或取消还获得了叙述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13.
一马克思发现了唯物主义历史观,是第一次把唯物主义学说运用于社会现象,创立了彻底的唯物主义哲学学说。马克思以前的唯物主义是不彻底的唯物主义,只在解释自然现象时才是唯物主义,一进入社会领域就变成唯心主义了。这就是说,他们下半截是唯物主义,上半截是唯心主义。当然,就是在“下半截”即自然界的唯物主义,由于形而上学的限制,也不能说是完全彻底的。恩格斯认为旧唯物主义有三大局限性,即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唯心主义。列宁在《卡尔·马克思》中,对这个问  相似文献   

14.
两千多年以来,在绝大多数人的心目中,庄子一直是个悠悠乎、飘飘然的出世者.甚至认为“虽复贪婪之人、进躁之士,暂而揽其余芳,味其溢流,仿佛其音影,犹足旷然有忘形自得之怀,况探其远情而玩永年者乎!遂绵邈清遐,去离尘埃而返冥极者也”(郭象《庄子序》).现代的学者接受了这一点,认为庄子“是一位厌世的思想家,他把现实的人生看得毫无意味”(郭沫若《十批判书》),是“一个著名的隐士,……他从‘为我'的观点‘终身不仕',意欲过一种‘游戏'的生活以‘自快'”  相似文献   

15.
“物质只有客观性,没有主观性”的论点,在我国传统的哲学教科书中一直被当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而予以坚持。对此,我不敢苟同。我以为,否认物质主观性,只是旧唯物定义的看法,而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态度。 客观性,从通常的意义看,就是在人的意识之外,不依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属性。按此推理,主观性就是在人的意识之内,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属性。物质只有客观性,没有主观性,就是说物质只在意识之外,不能在意识之内存在,物质决定精神,不能被精神所决定,  相似文献   

16.
问题的提出人的意识的实质问题,是心理学中最根本的问题。历史证明,心理学中长期以来不少争论未决的问题,最后几乎都可归结为人的意识的实质的问题。今后事实更会清楚,心理学不把人的意识的实质的问题求得科学的解决,在意识问题范围内,就不能在理论上最终战胜唯心主义,和在实践上有原则地和更有成效地处理人的意识培养和发展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7.
论后现代哲学的反本体论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现代哲学尽管具有不同的流派,但在反本体论问题上都是共同的。后现代哲学反本体论的激进倾向,虽然对当代西方社会人的心理思维解放具有某种引发作用,但是,由于后现代哲学皆以不确定性、反客观性为第一原理,最终还是不自觉地在本体论问题上跌入唯心主义的樊篱之内  相似文献   

18.
历史与历史客观性问题是历史哲学中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威廉·德雷在其《历史哲学》中讨论了历史的理解与解释,历史与科学的关系,历史是否具有客观性以及因果判断问题等等,并在很大的篇幅中讨论了实证主义与唯心主义对于历史及其客观性的争论.  相似文献   

19.
八○年出版的施昌东同志的《“美”的探索》一书,对美的产生、美的本质、自然美、艺术美及悲、喜剧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论述,使人颇受启发,但其中有一些观点也还有进一步讨论的必要。本文拟在美的产生这一美学的根本问题上谈一谈与施昌东同志的不同认识。美究竟是怎样产生的?这个问题历来众说纷纭。西方美学史上有这样几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美是人的大脑的产物。英国哲学家休谟说:“美不是物体本身的属性,它只存在于观察者的意识中……。另一种观点认为,美是一种宇宙精神。德国大哲学家黑格尔就说:“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而“理念”则是不依赖于人类的绝对精神。这两种观点都是唯心主义的。前者是主观唯心主义,后者是客观唯心主义。与以上两种观点相对立的,是从亚里斯多德到狄德罗,以至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唯物主义美学观。车  相似文献   

20.
周小庆同志的文章《提'劳动创造了人'一定要突出自然界的作用吗?》(见本期——编者注),对我在本刊去年第三期上登载的一篇短文《不应当简单地提'劳动创造了人'》提出了不同意见,我对周小庆同志的商讨是很欢迎的.正确地理解"劳动创造了人",目的就在于摆正劳动的作用和自然界的作用之间的关系,更好地利用自然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