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远在五千多年前,以女娲、蚩尤为首的苗族先民在黄河、长江中下游开创了璀璨的三苗文化,从此,苗族先民文化和中华文化开始了水乳交融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诗词之妙在于诗人用丰富多彩的文化意象来表达诗人的内心情感。这些文化意象都承载着独特的民族韵味和丰富的文化内涵。理解诗歌的核心在于理解诗歌中的文化意象。通过对中西方意象理论的介绍,以期让读者对文化意象有一个大致了解。  相似文献   

3.
藏族传统体育起源发展与宗教文化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文献资料的研究,文章探讨了宗教对藏族传统体育起源与发展的影响,及对藏族宗教文化、风俗礼仪与体育的相互作用,揭示藏族传统体育起源发展与宗教文化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4.
五行是我国古人对自己生活的世界的基本认识和看法。认为多姿多彩的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组成的。这里的五种物质是抽象化了的物质,除了原始含义外,有广泛的引伸意义。五行作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渗透到我国传统化的各个方面,古人把一切自然和社会现象都归属于五行。五行相生相克反映了古人对物质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转化的认识,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 人教版(2007)《文化生活》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一框。 教学设计 本框知识难度不大,重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和培养。教学设计以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精神内核之一的“和文化”为文化载体,以丰富多彩、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为内容,逐层推进,增进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同时,通过对近代文化衰微的渲染和反思,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相似文献   

6.
彝族体育文化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起源和发展与彝族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反映了彝族人民的历史文化观、审美观和价值观,是一种具有独特地域特征的文化。研究彝族传统体育文化,对彝族体育文化传承发展途径进行探讨,对当前丰富全民健身内容,促进彝族体育文化和运动方式的可持续发展都将会产生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7.
从南北朝时期开始,直到清朝为止的一千五百年左右的时间里,东北民族在中国北半部建立区域性政权(北朝,辽,金)和大一统政权(元,清)的时间长达七百五十年,占这段历史进程的二分之一。东北民族文化在与中原汉文化的碰撞和融合中成为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文化多元互补历史格局增加了新的因子,促进了中华文化的整合,更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冯悦 《华章》2012,(34)
自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以来,全国掀起了新一轮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新疆文化和中华文化的关系有利于新疆文化的建设,有利于实现新疆的跨越式发展.本文试从历史时间和地理空间两个坐标来探析新疆文化和中华文化的同质性和异质性,以求在新疆文化的转型和建设中寻求有一些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8,(94):7-8
全人教育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思想理念。面对社会发展的新时代,积极践行全人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围绕着全人教育的起源和发展展开探讨,重点对在新时代下,如何实践全人教育思想提出建议,对于帮助我们正确认识全人教育的科学内涵,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0.
准确把握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规律,找准新时期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着力点,提升发展的时效性,是现阶段为实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总目标急需思考的问题。通过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从文化动态发展的角度立论,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动态发展”为出发点,寻求促进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着力点。从主体、教育、信仰、空间、时间5个维度构建文化动态发展模型,提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动态发展的着力点并剖析现存问题。研究认为,培养民族群体的文化自觉,繁荣文化产业,从民族地区中小学和民间教育发轫,处理好权利主体与文化主体平等问题,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新时期良性发展的可取路径。  相似文献   

11.
中华文化与伊斯兰文化同为人类历史上悠久的传统文化,中华文化与伊斯兰文化有一些类似的优缺点,在当代都面临着强势的西方文化的挑战,同时也都有各自文化面向未来如何做出抉择的相似困境,然而,二者也有诸多不同之处。在多元文化并存的今天,比较中华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的异同,吸收伊斯兰文化有利于社会发展的积极因素,以伊斯兰文化发展中暴露出的一系列问题为鉴,对展望中国文化的未来之路有很多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12.
一、营造“传统文化”氛围,形成人文校园文化 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学校首先要从营造相应的学校文化氛围着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参与下,学校进行了传统文化环境的营造,围绕“中华传统文化”主题,对校园环境进行设计与调整,努力凸显中华传统文化主题。经过多年努力,形成了“忠”“孝”“礼”浮雕文化墙,“传统节日、中国名胜古迹、  相似文献   

13.
关于中国小说和西方小说的起源问题, 自古至今,众说纷纭.笔者在前人关于中西方小说起源诸观点的基础上,运用比较文学研究方法,从文化渊源和文化观念等方面探讨中西方小说起源及发展轨迹问题.从文化渊源层面进行剖析、考证,论证中国古代小说起源于战国时期,而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纸草文献小说则是西方小说的起源.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观念出发,论证中西方小说不同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4.
和谐文化与高校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和谐文化内涵、高校在和谐文化建设中的使命,强调以人为本是和谐文化建设的基石,和谐文化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和谐文化是建设和谐人际关系的根本,科学发展是加速和谐文化建设的最好措施。  相似文献   

15.
关于中国小说和西方小说的起源问题,自古至今,众说纷纭。笔者在前人关于中西方小说起源诸观点的基础上,运用比较文学研究方法,从文化渊源和文化观念等方面探讨中西方小说起源及发展轨迹问题。从文化渊源层面进行剖析、考证,论证中国古代小说起源于战国时期,而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纸草文献小说则是西方小说的起源。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观念出发,论证中西方小说不同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6.
以儒、释、道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是多元一体的,并且有吸纳异质文化的胸怀和能力。然而,由于地理的和中华传统文化本身的原因,唐代以后中华文化所融入的有活力的异质文化成分很少。在清末中华文化被迫接触异质的西方文化。中国引进、接受西方文化有两个重大转折点:1915年的新文化运动和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第一个重大转折点;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则是第二个重大转折点。曾留学法国和苏联的邓小平是第二个重大转折的关键人物。在改革开放中,之前不被接受的异质文化的一些重要内容,尤其是市场经济理论和体制等被创造性引进和接受。21世纪,中华文明融进有活力的异质文明后再次爆发出巨大的发展能量。  相似文献   

17.
闻茹  张冬花 《海外英语》2022,(6):147-149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国内外重要场合中反复强调坚定文化自信的意义并深刻阐释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文章阐述了文化自信视域下大学英语教学的应有立场,以中国文化的演进为实质过程,以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教育为导向,彰显大学英语教育的文化功能,为外语教育发展的新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文化的起源     
从前,在善良的羊们的生命始终受着凶恶的狼的威胁的日子里,羊们意识到,只有团结一致,也就是说,只有站在善良的这一边,才能战胜狼们的凶恶,可是有一些羊却不愿意发动善良对邪恶,也就是羊对狼的战争。他们说,狼对羊的威胁并没有羊们想象的那样可怕,因为狼毕竟要比羊少得多;再说,  相似文献   

19.
南宋以降,徽州被誉为“程朱阙里”、“东南邹鲁”。儒学是徽州文化的实质,徽州文化是儒学的实践表现形态,二者的关系是地域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又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即地域文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生动体现;而中华文化又影响和指导着地域文化,二者呈现出互动式发展。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动力来自社会内部的内在矛盾,把整个社会看作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两个方面的互动,在人的相互关系脉络中发展,并最终归结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关系中的阶级斗争理论。对于我们如何促进中华文化共识的动机理论有深刻的启示:在进行中华文化共识理论探索时,要注意不同阶层的人对中华文化共识动机的不同看法和做法,在物质激发动力的同时也要进行精神上动力的激励。注意在促进中华文化共识中人的社会关系的重要作用。对一些人的行为要进行正面意义上的积极评价。分析人的动机时,要遵循人类学和文化学的一些基本规律。注重在实践中促进中华文化共识。中华文化共识的激发和促进有一定的客观规律需要探求。涂尔干的集体意识和脱序理论对促进中华文化共识的动机理论有着重要的启示:激发不同的集体意识产生共同的集体意识,这是促进中华文化共识研究首先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同时应避免社会的脱序,避免在不同的意识形态下使社会变得混乱。当代社会理论考察社会结构再生产的动力学原则及其对激发文化共识动机理论的启示:要用历史和时代的眼光来看待促进中华文化共识理论,重视民族集体对中华文化共识与每一个民族个体文化之间的关系,重视对中华文化共识实践的作用,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看待、分析和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