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传递给学生的主要信息,是教学目标实现的基础,也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本文分析了基于文化哲学的大学英语教学内容。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大学英语教学带来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对话与教学从根本上说都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文化与人文关怀是对话教学与文化哲学实现共契的逻辑起点.从文化哲学视角看,幼儿园对话教学涵盖了教学文化、对话文化和生活文化等基本文化内涵.幼儿园对话教学的现实境遇呼唤走向真正对话之旅,为此要求教师重塑新的身份,并努力践行文化回应性对话教学.  相似文献   

3.
"哲学、文化与人生智慧"慕课充分利用互联网教育平台的技术优势,秉持以哲学思维推进文化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强调具有问题意识与对话意识的教学方法,重视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是信息时代哲学教育教学创新的有益尝试。信息时代哲学教育教学创新应吸收新兴科技与教育教学模式的优长,充分遵循哲学学科特征,全面把握哲学教育的功能与使命,自觉将文化素质教育融入哲学教育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听《马克思主义哲学》公共课的学生人数不断减少,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教师没有从第一个问题起抓住学生的心,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哲学公共课教师应有一种使命感,认真备好第一节课中第一个问题的课。本总结了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对“什么是哲学”这个教材中的第一个问题,从哲学的性质、内容、来源、作用四个方面以及与此相关的更深层次的问题作了全面的阐述。  相似文献   

5.
作在通过对我省十所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教学情况的调查的基础上,就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的教学改革引发一些思考,以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能在素质教育中起重要作用,以求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文化定型具有积极作用也具有负面作用,学者们历来冠之以文化定型"悖论".本文从哲学的层面来观照文化定型,认为文化定型与其它人类认知一样具有自身的矛盾,是浮离于现实的理论抽象,是需要不断发展的人类认识.只有把握文化定型的哲学内涵才能更好地指导文化教学.  相似文献   

7.
文化哲学提供了超越传统德育课程理解的实体本体论与二元对立思维方式的方法基础。通过对德育课程知识"空壳化"、德育课程资源"单一化"与德育课程实施"无人化"的现实批判,借鉴文化哲学的方法原则,提出德育课程变革就是摒弃教授化德育课程走向学习化德育课程,确立学习化德育课程知识观、德育课程资源的整合观与德育课程实施的学习者本位观。这体现了学习化德育课程的人本取向,确立了学习化德育课程提升人的精神生命的文化优化实践活动的文化使命。  相似文献   

8.
在历史课堂中,巧用古诗词,描绘生动美妙的历史画面、展开深刻隽永的分析评价、浸润鲜活饱满的情绪情感,让学生享受记忆之美,让课堂彰显理性之美,让历史展现性情之美,文明素质从中涵养,精神家园由此构建.  相似文献   

9.
要提高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积极性,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的智育和德育功能,必须在了解学生的前提下做好教学设计,并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增强高中生的历史文化素养是要在历史学习中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养,主要内容有历史知识储备、历史思维能力、历史分析能力、历史综合能力。高中历史是一门深刻严肃但是又丰富生动的学科,想要增强高中生的历史文化素养,首先要让学生对学习历史充满兴趣,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水到渠成地增强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1.
当前学习环境研究主要有四种不同取向,即聚焦于"个体外部或内部"的心理学取向、聚焦于"实践共同体"的人类学取向、聚焦于"个体发展与环境关系"的生态学取向和聚焦于"技术与工具"的科技哲学取向。这四种取向都揭示了学习环境的基本内涵,但是由于缺乏明确的"文化"意识,缺乏人与文化同一的思维,没有深入到教育情境中人的学习与环境的同一性层面,没能揭示和把握住环境与人的学习之间的内在关系。学习环境研究应确立"整合"的理念,开辟新的研究取向——文化哲学取向。  相似文献   

12.
于国方 《教育艺术》2000,(3):38-39,33
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常带有讽刺或劝戒的性质,蕴涵着丰富的哲学道理。它具有生动、具体、形象等特点,能够使人们潜移默化地理解并接受某个哲学道理,使之服务于授课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将深邃的哲理讲得深入浅出,  相似文献   

13.
在教学中贯彻“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是哲学课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时代发展提出的现实要求。“三个代表”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有着内在的、密切的联系。把哲学课同学习“三个代表”结合起来,关键是要采取扎实有效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李纯 《天中学刊》2010,25(4):130-132
教学本质的文化哲学思考,不仅是对教学研究的一种哲学层面的理性关怀,更是对教学中人、文化与教学三者根本关系的深层追问,从而彰显教学的文化成人本质,拓展一个新的教学文化思维空间。  相似文献   

15.
梁漱溟身处动荡不安的社会变革时期,对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有切身体会和深刻感悟。他在中国现代思想史上的影响,除了他的东西文化观之外,还在于他那独具风格的文化历史哲学思想。动力论、主体论、认识论、人物论和历史观充分展现了梁漱溟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毕生求索,以及对人类未来走向的深沉之思。加强这方面的理论探讨,可以拓宽梁漱溟思想研究的视阈。  相似文献   

16.
南京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通过实践活动、案例讲授等方式将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资源,对于拓展教学空间、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文化品味,增强教学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教学评价始于以考试为基础的教育测验,以泰勒模式为其诞生的标志.之后,评价进入"判断时期",注重对价值的判断,并开始强调建构.科学实证主义影响下的教学评价重量化和客观化,同时体现出较强的管理主义倾向;后现代主义语境中教学评价更加注重多元,强调理解和建构.  相似文献   

18.
学习化课程刍论:文化哲学的观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化的本质是人的自我生命存在及其活动。课程是进入教育领域的特殊文化 ,其特质是人的学习生命存在及其优化活动。人类发展史和个体发展史孕育了课程的学习化特质 ,当代社会的转型展现出课程的学习生命关联的内涵 ,而教育改革创新则赋予了课程以许多学习“活动”样式  相似文献   

19.
以学生为本提高哲学课教学的实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以学生为本”优化教学过程的角度,谈了如何提高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网络文化是以网络技术广泛应用为标志的信息时代的文化,如果用哲学的眼光来审视当下的网络文化,我们不难看出网络文化中体现的社会实践性、蕴涵的对立统一性,它所具有的反思和批判功能,以及它所涉及到的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问题等等。网络文化自身所具有的利弊相伴相生性特点,要求我们在网络文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必须从哲学层面上不断提升网络文化的前瞻性功能,兴利除弊,使网络文化更好地为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