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研究马克思主义”这一重要论断,为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以实际问题为中心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是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以实际问题为中心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应遵循有关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
"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研究马克思主义"这一重要论断,为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以实际问题为中心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是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以实际问题为中心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应遵循有关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3.
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这种理论品质表现为马克思主义不是给现实的具体问题提供一劳永逸的答案,而是人们进一步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实践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就是要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又结合具体实际,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要正确处理理论与实际、坚持与发展、批判与创新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立足于时代的发展和中国的实际,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和发展,提出了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问题的一系列重要观点,阐明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创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进行了一系列党的建设理论创新,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全面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从同探索党的执政规律、总结党的执政经验相结合、坚持创新、解决执政党建设的现实问题、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统一、融入危机意识和民生观念七个层面全面揭示了十六大以来胡锦涛执政党建设理论创新所表现出来的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6.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研究的几点新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问题的研究,是一项重要和严肃的工作,需要坚持科学的态度,做长期的和深入的艰苦努力.深入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研究是实践的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研究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理论创新与社会实践的关系,坚持与发展、继承与创新的关系;要注重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表现形式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研究的重点:一是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主题,开展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问题的研究,重点放在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理论创新问题、包括哲学创新问题的研究上,二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指导思想和原则,要深入研究一些理论战线上普遍关注的深层次理论问题和认识问题;要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理论武装的跟进工作.  相似文献   

7.
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以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为视角,以青年学生创新思维培育为出发点,从提升师生理论认知、创新授课观念与模式、构建内容有效更新机制以及优化培育环境等方面入手,提出青年学生创新思维培育的有效策略,有利于解决在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背景下青年学生创新思维培育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这一全新论断标识着党对坚持理论创新历史经验的认识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从理论前提看,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承继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内蕴着马克思主义的人民属性、彰显着马克思主义的开放品质。从根本途径看,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凝结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结晶,并在系统回答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诸多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指导党和人民创造伟大成就,呈现出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要以回答并指导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飞跃成果为引领、以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为动力,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全力探索中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新教材以构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整体性为创新点,以注重理论发展的历史过程分析为新思路,以强化问题意识为特点,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党的十六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融为一体,充分体现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主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每一时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都有其确定的主题。这个主题的来源只能是无产阶级的实践。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主题是以可能的、潜在的形态存在着的 ,对于它的把握需要理论家们的理论的自觉。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主题仍然是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这个总的主题包含若干个分主题 ,它们构成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主题系统。  相似文献   

11.
2004年月11月25—30日,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编写课题组、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中共苏州市委和苏州大学联合发起和举办的全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研讨会在苏州召开。来自中共中央党校、国防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苏州大学、南京政治学院等单位的12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研讨会。研讨会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为核心,主要就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一、关于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  相似文献   

12.
一、科学发展观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最新的理论成果 中国共产党是高度重视理论创新的党.理论创新的实质,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的具体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科学发展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关系中国共产党人执政兴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全局的重大问题,作出了创造性的回答,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续写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3.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深刻地回答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三进"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新教材以构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整体性为创新点,以注重理论发展的历史过程分析为新思路,以强化问题意识为特点,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党的十六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融为一体,充分体现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思维,提出创新的理论思维概念,提升党成熟的标志,提出培养创新理论思维能力的科学方法。并运用创新的理论思维对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中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形成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标志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16.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特有的理论品质。坚持与时俱进,就必须不断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理论创新,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理论创新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基础上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我国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关系上一直存在诸多问题,如学科设置与理论整体性的冲突、学科与理论关系认识上的简单化与模式化等。为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应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化为前提,以学科意识的强化为保障,勇于解放思想、突破创新,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发展。其创新之处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对辩证唯物论进行了创新发展;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矛盾理论进行了创新发展;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幸福思想对党的群众史观进行了创新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整体世界史观进行了创新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发展,有助于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话语体系,引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的实践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形成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的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创新成果,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内涵;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理论有重大发展,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执政理念有重大发展和升华,赋予党的先进性以最新的时代内涵.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形成的理论创新体系,是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西方学者以极大的热情研究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落地、发展和创新过程中所面对的哲学困境: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哲学悖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哲学维度缺失的原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主客体间关系,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代性问题。基于对西方学者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思考进行梳理,同时对其偏颇之处进行了评析,以期对当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提出新的维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