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有病要治病,治病要找到病根。找不到病根就治不好病,或者治不了本。我们的语文教学有病,而且病得不轻,但是他的病根在哪里 ?现在需要大家来会诊。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语文教育连连遭到批评。广大中小学语文教师、教育工作者,勤恳、认真地大干了二十年,为什么没有换来赞扬而换来批评呢?下面是些粗略、直率的浅见,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4.
5.
持续几年的语教育大讨论已经“冷场”了,但热闹过后似应有个沉淀,本算一个不像样的答卷吧。  相似文献   

6.
持续几年的语文教育大讨论已经“冷场”了,但热闹过后似应有个沉淀,本文算一个不像样的答卷吧。  一、偏了语言学,应重视文学  多少年来,现代中国语文教育一直有意无意地躲避着文学,文学在语文教育中一直背着骂名。“把语文课上成了文学课”是流行于语文教育界的贬义语,语言(言语)学才似乎是语文教育的正统;“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的口号一直“广泛深入人心”。50年代语文教育的大讨论,似乎是“语言学”派胜利了,80年代的“语言文字训练”浪潮盛极一时,至今仍然热火朝天——这有对的和有效的一面,实际也是“语言学”…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社会各界热切关注语文教育,批评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种种弊端,这对深化语文教育改革是巨大的推动力,是大好事。在这些议论中,也不时看到对“语文”含义的误解或曲解,论者也有文化教育界的学者教授。“语文”,作为中小学课程名称,在我国已经通行了半个世纪,可“语文”到底是什么,至今依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对“语文”含义的理解,关涉对语文学科的性质、目的和任务的认识。“名”不正,则“事”不实,“是”难求,因此实有辨正的必要。讨论“语文”的含义,应把它区分为普通语词和学科术语。作为普通语词,它可以是多义的;而作…  相似文献   

8.
9.
廖颖 《考试周刊》2014,(54):23-23
语文阅读教什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育的终极追求是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师生应该是共思、共识、共享、共进的学习共同体。教学中,对学情的掌握对教师制订教学计划至关重要。分清阅读层次,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阅读积累与沉淀和阅读思考与运用。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希望大家考虑如何正确解决。  相似文献   

11.
现代中小学教育之声仅仅在半个世纪前,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进入学校受教育还是一种奢侈和豪华的象征。而今天,“中小学教育”这个名词在越来越多的场合被“基础教育”所代替。这不是一种思想的创造,而是一个历史的选择,是现代教育适应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12.
“教育哲学漫谈”之四。回答“教育是什么”,即教育本质问题 ,是教育哲学需要研究的首要问题。本文从分析教育与人、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着眼 ,在阐述教育内部的和外部的基本规律的基础上 ,概括地提出了对教育本质的认识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教育者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 ,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身心全面发展并适应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3.
<正>我曾经不止一次地想过,祖国,到底是什么?我想呀,想呀,每一次想起"祖国"这两个字,心里便泛起一阵温柔的波浪,眼里便涌起一片晶莹的泪花,血管里便奔腾一股股热血……祖国是什么?她是山,是海,是森林,是草地,是村庄,是城市,是莽莽无垠的沙漠,是绵延起伏的丘陵。祖国是什么?她是炊烟,是鸽哨,是端午的龙舟,是中秋的火把,是情人在木栅栏  相似文献   

14.
《行成于思》一书中,笔者曾形象地写道:“管理是什么?像一个方块,似一个圆弧,合在一起就像清朝时代作为货币流通的铜钱:内方外圆。”现再来细细揣摩品味,觉得该给管理起个名字,叫作:“方圆合一,方为其中”。彼得·杜拉克说:“管理就是原则”,也就说,管理的本质是方的,其中最为本源的东西,就是:标准化、流程化、栅格化。  相似文献   

15.
第七册习作6(苏教版) 请老师为大家做个实验,注意观察实验的方法、过程和结果。有不明白的地方或看不清楚的地方,随时提出来。然后仿照例文,把实验的过程、结果以及实验使你明白的道理写下来。题目自己定。  相似文献   

16.
e-Learning到底是什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信息技术对学习者学习方式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但是,表面现象的观察不能代替对事物本质的讨论和认识,只有对事物进行本质讨论并发现事物的内部特征才是获得有效认识的标志。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事物的基本特征、对事物进行理论化提升是任何学科研究取向的最高境界。特别是在教育技术这个研究领域,更应该大力倡导这种研究取向,教育技术学科如果没有自己站得住脚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成果,将永无立锥之地。  相似文献   

17.
近来贫铀弹风波在欧洲越闹越大,面对舆论的谴责,北约1月10日被迫表态,支持调查巴尔干地区的贫铀弹污染问题。与此同时,北约又坚持认为,贫铀弹不会危害人体健康和污染生态环境。因此,北约不会暂停使用贫铀弹,更谈不上放弃贫铀弹。那么贫铀弹到底是什么呢?有专家指出,贫铀弹只是相对原子弹而言“贫”,对人类和环境来说它仍是不折不扣的核武器。贫铀弹是指以贫铀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炸弹、炮弹或子弹。贫铀是从金属铀中提炼出铀235以后的副产品,其主要成分是具有低水平放射性的铀238,故称“贫化铀”,简称“贫铀”。它的密度为18.7克…  相似文献   

18.
看完程少堂老师发表在《语文教学与研究》2015年第1期杂志上,充斥着语言暴力且带有文革遗风的杂文体的《缺乏学术素养的批评可以休矣》(以下简称"《缺》文")一文,我感到很失望。第一,程老师不是本着学术研究的态度来回应我的文章的,而是态度倨傲,大动肝火,采取冷嘲热讽的态度对待别人的批评,这种表现令其大失学术水准。第二,我的《"语文味"教学理论批判》共三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  相似文献   

19.
语文共生教学,是黄厚江老师依据自己的本色语文教学主张,立足母语教学基本规律和根本特点、运用共生理论协调语文教学种种关系和矛盾、实施语文课程的教学,是实现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一种教学方法。共生教学的基本特征:1.共生共长。“生”即“生成”,即体验,即感受,即发现,即创造。有教师之“生”和学生之“生”,教师之“生”是基础,学生之“生”是目的。“长”,即成长,即提高,既发展,即丰富,即实现。  相似文献   

20.
<正>怎样将课文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灵动?怎样把语文课讲活、讲出味道来?这些是我们经常探讨的问题,也是每堂课都要追求的境界。老舍曾言:“英国人烹调术的主旨是不假其他材料的帮助,而是把肉和蔬菜的原味,真正的香味,烧出来。”此话耐人寻味。若把一篇课文比作肉和蔬菜,那么,教师就要教出潜藏于文字深处的意义和情趣,还原它的艺术魅力。课教得有味道,学习效率就高。语文课要教出什么味道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