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行业报记者站作为行业报社在其登记地以外设立的开展采访、组稿、通联等新闻业务活动的机构,是行业报纸媒体的末梢神经,具有行业统一性、地域接近性、舆论集约性和受众贴近性等特征,这些特征也决定了行业报记者站直接为行业报提供前沿、鲜活的信息,同时也培养了大批一线通讯员,  相似文献   

2.
行业报记者站作为行业报社在其登记地以外设立的开展采访、组稿、通联等新闻业务活动的机构,是行业报纸媒体的末梢神经,具有行业统一性、地域接近性、舆论集约性和受众贴近性等特征,这些特征也决定了行业报记者站直接为行业报提供前沿、鲜活的信息,同时也培养了大批一线通讯员,为企业报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 在现代企业发展中,减少人力资源成本成为诸多企业寻求增效的捷径.企业新闻宣传工作作为为企业发展服务的支撑和保障体系,在企业快速发展、新媒体不断崛起的形势下,面临着宣传工作任务日益繁重,宣传人员队伍不断精减的压力.如何将行业报记者站工作和企业的宣传工作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相互提升,笔者认为:定位确立理念,机制激活潜力,策划保证效果,人才支撑质量,沟通营造和谐,有为争得有位.  相似文献   

3.
这几年各地专业报(行业报)发展较快,各系统几乎都办自己行业的报纸。但笔者发现,许多专业报出现报道过于“专业化”倾向。这势必影响报纸宣传、服务功能的发挥,也制约了报纸的发行数量。与各级党报相比,专业报同样具有宣传性、服务性的特点,同时还具有专业性、接近性的特点,这正是办好专业报的有利条件,也是形成专业报专业特色的一个  相似文献   

4.
谢忠东 《新闻窗》2011,(3):96-97
作为专业报纸的分支,行业报具有行业统一性、舆论集约性、受众贴近性等特点。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现有的1938种正式报纸中,行业报就占了1129种。品种繁多、种类齐全的行业报是中国报业市场的一支有生力量,但在现实激烈的报业竞争市场中,行业报逐渐被边缘化现象突出。  相似文献   

5.
这几年各地专业报(行业报)发展较快,各系统几乎都办自己行业的报纸。但笔者发现,许多专业报出现报道过于“专业化”倾向。这势必影响报纸宣传、服务功能的发挥,也制约了报纸的发行数量。与各级党报相比,专业报同样具有宣传性、服务性的特点,同时还具有专业性、接近性的特点,这正是办好专业报的有利条件,也是形成专业报专业特色的一个优势。但是,专业报如不下力解决报道过于“专业化”问题,那么,报道的内容、范围不仅会越来越单  相似文献   

6.
刘萍 《新闻前哨》2007,(5):28-29
行业报作为一种新闻媒体,与其他新闻媒体有着共同属性,但作为某个行业主办的报纸,又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这种特征折射出行业报的优势:熟悉本行业政策法规、专业知识、市场动态以及历史与现状,在行业中有比较稳定的发行市场和广告市场。这是其他报纸难以取代的,也是行业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7.
行业报与一般经济类报纸相比,其专业性特征更为突出。她不仅要报道宏观经济基本面的综合新闻,更要重点报道行业内及与行业相关的新闻及政策、事件、言论等内容。作为全国性的行业报纸,在本行业的新闻报道上应该是权威性的。行业报由于其固有的专业特性,势必要求行业报记者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也就是说,行业报记者除了应具备新闻记者所必需的一般性新闻知识与技能外,还应具备与行业有关的专业知识,只有具备了良好的专业素质,才能敏锐、准确地捕捉行业新闻热点,才能策划、组织出好的报道方案,才能采写出有深度、有力度、有份量的好的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8.
作为报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行业报对我国各行业的发展和报业结构的多样化、专业化做出了贡献,至今仍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但毋庸置疑的是,行业报的办报过程中普遍存在机关味浓、说教味重、新闻性弱、专业性过强的问题,明显地制约了行业报的发展。在媒体普遍思变的今天,行业报在坚守机关报阵地的同时,要更多地在朝社会公众媒体方向发展,方能适应市场的需求。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行业报向公众媒体方向靠拢绝不意味着全面放弃本行业特色,步别人后尘办什么杂闻报、大众报、趣味报。实际上,在行业报的受众中大部分是行家、专家、管家,他们对关乎行业的国家相关政策、内部发展动向等诸方面的报道格外关注,一旦丢“专”弃“业”,行业报也就丢掉了自己“主体”优势和长处,不但会失去这块市场,而且会淹没在众多相似媒体中。  相似文献   

9.
企业报的言论包括企业报上的社论、评论、编者按、编后、杂文等。它们同一切报纸言论一样,具有新闻言论的共性特征。也总是及时地针对现实中的问题发表议论,具有言论的新闻性特征;所论及问题常常关系到国家的政治生活和人们的思想、行为,具有言论的政治性特征;所采用形式是就事论理的方式,具有言论的论理性特征等,然而,企业报毕竟不同于其他报纸,它的特殊性又决定了企业报言论的写作在一般言论共性的基础上具有自己较为突出的个性。 直接写职工关心、议论的话题。  相似文献   

10.
陈玉仁 《新闻爱好者》2008,(12):162-16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地向纵深发展,报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作为行业报,由于出版周期、报道范围、稿件质量等存在差距,不可能全方位参与报业市场竞争,但又不得不接受行业市场的各种挑战,因此,处于劣势而又客观不足的行业报如何提高竞争力,增强活力,已经现实地摆在行业报的面前。它要求行业报在激烈的竞争中挖掘和创新自己的优势,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那么,行业报的优势在哪里?作用如何发挥?  相似文献   

11.
唐鸿 《传媒》2005,(3):48-49
管办分离,堵上了行业报依赖行政力量求发展的门路.自主办报、独立经营、自负盈亏,把危机和挑战再次摆在了行业报面前,也使得行业报的企业性质真正凸现出来,市场化转轨进程明显加快.在今天,几乎每一家行业报都在关心和议论如何在市场中重新定位、拓展发展空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1897年3月,创刊于上海的《中国商务报》被认为是我国行业报诞生的标志,行业报发展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在50年代,包括《人民铁道报》《人民邮电报》《冶金报》等13家报纸陆续创办,事实也证明这些报纸在恢复时期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行业报遍地开花。至1985年,全国已有专业性报纸1600多  相似文献   

13.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办头版也是如此,先要有好“点子”,好主意后才能抓到好题材。那么,好“点子”哪里来呢? 抓住四个特点,即抓住企业报的优势:地缘上的接近性、人际上的熟悉性、反馈上的灵敏性和读者的同一性。企业报和党报、行业报、专业报相比,虽然受到企业特定的区域性、专业性、比较单一的读者群和生产起  相似文献   

14.
做行业报记者,最大的感触是采访会议新闻多,搞好会议报道难。 囿于行业报的特殊定位、行业内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工作会、年会、例会、表彰会、座谈会、报告会、鉴定会、研讨会、庆典会等接连不断、并且都要求见报,这也似乎成了行业报责无旁贷的任务。这么一来,势必产生这样的尴尬局面:版面上充斥了各个部门的工作布置、工作总结、表彰和奖励——热闹倒是热闹,报纸的可读性却因此而丧失殆尽。  相似文献   

15.
新媒介环境下,随着数字技术和市场的快速发展,传统报业遭受了巨大的冲击,困境之下如何寻找出路是每一个传统媒体都需要面对的问题,我国行业报也不例外。跨媒介经营是行业报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报协行业报委员会会长吕华麟在"2010中国行业报年会"上指出,目前传统媒体向现代媒体转型已是大势所趋。并且,他强调,"行业报向现代行业传媒转型是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6.
行业报编辑工作和时政类报纸、都市类报纸的编辑工作有着共性,但也有其与生俱来的特殊性。深刻认识行业报编辑依托行业、服务行业的特殊性,对于行业报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的定位和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行业报的发展历程中,在行业报编辑的各种意识培养中,大局意识和策划意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得之则兴,不得则退。  相似文献   

17.
"内容为王"是平面媒体立足传媒业界的不二利器.进入新世纪以来,行业报发展的宏观环境不断变化,加之先天存在的不足以及报业竞争日益激烈,行业报遭遇到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双重挑战.为寻求报道内容上的突破,很多行业报走出传统报道领域,广泛借鉴综合性媒体的成功经验,增加民生内容,体现人文关怀,做出了大胆的尝试.行业报报道民生,为行业报的发展注入活力,不仅迎合了媒体发展潮流,也是其自身"立足行业、面向社会、双向服务"办报理念的体现.  相似文献   

18.
走什么样的道路——行业报五种成功的发展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少综合性报纸打响价格战时,已有行业报不断提价,每份报纸卖到了5元;在不少综合性报纸为单一广告收入结构犯愁时,已有行业报成功地靠品牌影响力和衍生产品赚了钱,其贡献率甚至和广告平分秋色;在不少综合性报纸疲于应付新媒体竞争时,已有行业报将手机报、行业信息数据库等列入重要经济增长点……2008年3月1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五次全体会议批准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这原本是本期视点关注行业报的初衷。因为作为和部委有紧密联系的行业报,在以往历次政府机构改革中都受到波及。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经过1998-2003年治理散滥、管办分离等政策调整,行业报早已不再对上级主管部门等靠要,而是优胜劣汰,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市场化发展道路。其发展思路、运作理念、应对危机的办法对于其他报种、其他传媒不无启发。  相似文献   

19.
左志新 《传媒》2018,(11):8-10,12
6月5日,本刊记者应邀来到中国行业报协会的办公地点,刚一进门,映入眼帘的就是一排排读报栏,有《中国自然资源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文化报》《人民铁道报》《中国改革报》等100多种行业报,在办公区内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中国行业报协会创办于1986年,32年风雨兼程,始终坚持"政治强会、服务兴会、依法治会"的宗旨,始终坚持"政治引领、业务引领、创新引领"的理念,为行业报的转型发展提供了交流平台,注入了强大动力.那么,中国行业报协会是如何推动行业媒体转型发展的?开展了哪些活动?又有哪些行业报极具代表性?其亮点何在?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对中国行业报协会会长姚军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抓住时机、把握节奏、讲究策略,从时度效着力,体现时度效要求.企业报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贯彻落实好座谈会精神,讲好“行业故事”呢?笔者所论述的“行业故事”,必须具备三个特征:一是新闻事件是在企业里发生的,二是新闻事件与社会关联度强,三是新闻事件的行业影响力大.企业报报道好这些新闻事件,对提升企业形象、推进行业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以中国石化报近期头版头条文章《危险的“大气包”瘪了——中原油田集中整治盗用井口天然气行动纪实》为例,谈谈企业报如何讲好“行业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