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现在,无论是中国好新闻还是河南好新闻的评比,30年来都是沿袭着按体裁(即按形式)而不是按题材(即按内容)划分的办法。主要分三大类,即消息、通讯和评论。涉及通讯写作的问题很多,限于时间问题,我们今天所讨论的,只能限制在通讯写作最基本的问题上。那么,什么是通讯写作最基  相似文献   

2.
这里要谈的新闻“三式”,特指报纸上三种新闻体裁写作上的变式,即:消息写作散式、通讯写作特写式、言论(新闻言论)写作杂式。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通讯式的消息?顾名思义,就是看起来像通讯的消息,也可以说是用写通讯的形式写的消息。通讯式的消息,我有时也叫它消息式的通讯,也就是用写消息的办法写通讯,这种通讯看起来很似消息。这就是我对这种新闻体裁的“土解释”、“土定义”。在新闻理论研究方面颇有造诣的白庆祥同志在一篇文章中这样来概括通讯式的消息:“总而言之,它是用消息和通讯的两种文体交叉的写法写作的新闻文体。它既有消息主题的客观性、严肃性,又有通讯的灵活多样、丰富多彩性。”他还称赞说,这是我在新闻体裁写作方面的突破和创新。这种赞扬让我有些汗颜,因为这…  相似文献   

4.
《幽默精辟妙谈“三个代表”》(原载《羊城晚报》2002年11月11日)一稿,在第13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荣获通讯二等奖。从写作上来说,这篇通讯有如下几个特点值得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写作人物通讯,作者总离不开叙述这一表现手法。可以说,叙述是通讯写作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表现手法。在我所见到的人物通讯中,作者在进行叙述时,采用三种不同的人称,即“我”、“你(您)”、“他”作为“叙述主体”。这个“叙述主体”,就是作  相似文献   

6.
吕祥峰 《新闻世界》2013,(10):25-26
写好经济通讯,必须跳出新闻写作方式,大胆借鉴文学写作手法,简而言之,就是做到经济通讯写作的“通俗化”、“故事化”和“散文化”,让经济通讯“站起来”、“活起来”和“靓起来”。  相似文献   

7.
扈爱民 《报刊之友》2014,(9):164-165
做记者就要写新闻报道。通讯作为新闻写作的一个基本题材,通过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详细深入而又生动形象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相比消息的写作,通讯的内容较为丰富,形式较有创造性,写作的手法较为多样且富有文采。部分记者在写通讯的时候,文章所谓的有水平、有学问的“高雅之美”,就是在文章中堆积一些华丽的辞藻。本文笔者通过自己在通讯创作的亲身感受,论文内容摘要:介绍了通过多用惯用语、引用俗语(谚语)、穿插歇后语、巧用顺口溜、“客串”广告语、善用成语使通讯增色的体现通讯写作“通俗美”的几种表现手法,给读者以启迪。  相似文献   

8.
通讯是新闻报道中的主要文体,因此,人们常常形象地把通讯和消息比作新闻的两个“车轮”。通讯能够详细、生动地报道客观事物和典型人物,富有生命力和表现力,题材、风格丰富多彩。当前,在通讯写作中,还存在着公式化、概念化的问题,把通讯写成了“鉴定表”。所以,充分认识通讯写作的要领,是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通讯是新闻报道的重要文体,同消息一样承载着传播信息的主要任务。但在写法上,两者存在明显的区别。把握通讯与消息的区别,是新闻报道最基本的常识,也是写好通讯的关键。本文试从详尽程度、外表形式、主题结构和写作手法四个方面剖析两者的不同。  相似文献   

10.
相比于消息等其他新闻报道文体来说,通讯具有更大的采用各种写作手法的空间。通讯报道如所有记叙文那样,可运用描写、议论甚至抒情的方法,对涵括场面与细节等在内的复杂新闻事实,做充分而详尽的描摹和叙写。由此,好的通讯写作技巧,能使通讯这种文体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本身的功用,让表现的事像呈现出完善、整一并形神兼备的面貌来。  相似文献   

11.
“力”与“美”.应该成为通讯写作的理念追求。注重知识的张力以及思维的张力,注重形式美和意境美,将能够充分发挥文字的深度挖掘和多维化再现之长,在多元的媒介竞争中赢得主动。  相似文献   

12.
十多年前,梁衡写过一篇《“哇”字牌通讯》。是批评通讯写作的华而不实。这几年看稿多了,他又发现一种“要”字牌言论—— 这种言论,几乎是把文件拆分成段,要这,要那,要读者去照办执行。结构也简单,一“要”到底,有时一篇能数出十多个“要”字。“哇”字牌通讯,透出一种“嗲”气、“浮”气,有做作之态:“要”字牌则不用装模作样,是直截了当的横气、霸气,一股强迫命令之气。  相似文献   

13.
人物通讯是报刊、广播、电视上最常见的通讯形式之一。它展现了各种英雄、模范、先进人物乃至普通百姓的风采,弘扬了社会正气,拉近了媒体与读者的距离,起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本文提出了人物通讯写作中细节决定成败的观点,并结合实例加以阐释。  相似文献   

14.
写人物通讯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想写好却不容易。笔认为在采写过程中,“第三”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这里的“第三”是指熟悉主人公的其他人。在人物通讯写作时,要注重以他们的语言和视角来介绍和评价主人公。在人物通讯的采写过程中,“第三”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刊登在《光明日报》2002年9月4日上的《生命有限笑声永恒——记曲艺艺术家夏雨田(下)》一稿,在第13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被评为通讯二等奖。这是《光明日报》有关夏雨田长篇人物通讯中的第3篇。前后3篇体现了层次感,从夏雨田的艺术人生和艺术理想过渡到主人公夏雨田的心灵本质。《生命有限笑声永恒》一文正是这种心灵的流露。从采访写作上来说,这篇人物通讯有以下三点特色值得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党政报刊上的典型人物通讯是我国新闻报道的一种特殊体裁,作为一种宣教色彩强烈的新闻作品类型,现在似乎正遭受到学者和受众的质疑、排斥。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信任危机"?本文对几家中央和省级党报的两个典型人物通讯的系列报道进行分析,重点针对写作文本中暴露的突出问题进行归纳,探求新闻写作与典型人物报道影响力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对该类通讯写作和报道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7.
宋婷婷 《新闻传播》2012,(2):88-89,91
作为人物通讯的一个重要品种,群像式人物通讯在近年来的重大事件报道中常被使用,也涌现出不少佳作。群像式人物通讯在写作中经常面临一个矛盾,即文章篇幅的相对有限与人物群像的极其丰富。为此,记者除了要抓准报道时机外,还需凝炼主题、精选素材,同时在文章结构和写作技巧上多花功夫,从而实现在有限的篇幅内尽可能生动全面地表现人物群像的写作目的。  相似文献   

18.
刊登在科技日报2003年8月9日头版上的通讯《这是在宣扬一种什么文化?》一稿,在第14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被评为通讯二等奖。从写作上来看.这篇获奖通讯有以下几点特色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从个案、现象,到本质、观念,是消息和通讯写作的基本框架和结构要素。绝大多数情况下,个案充当了新闻引子(新闻由头),如同一篇报道的第一声音,传什么情、达什么意,都或明或暗含在其中,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20.
2002年9月4日刊登在《光明日报》上的《生命有限,笑声永恒——记曲艺艺术家夏雨田(下)》一稿,在第13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被评为通讯二等奖。有关夏雨田的长篇人物通讯《光明日报》分上、中、下三篇发表,从夏雨田的艺术人生和艺术理想深入到主人公夏雨田的心灵本质,体现了报道的层次感。正是《生命有限,笑声永恒》一这种深及心灵的披露,有以下三点采访写作上的特色值得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