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伴随着大众传媒的不断发展,信息传播在危机管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新媒介技术的推动下,手机短信作为新的传播渠道日益彰显出其在危机传播中的重要作用。本文以手机短信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危机传播中的作用,同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突发事件,手机短信传播在突发事件报道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功效,在新媒体技术迅速发展的环境中应运而生的手机,其短信传播拥有自身独特的特点,因此手机短信传播在突发事件报道中也产生了特有的表现,本文对突发事件中的手机短信传播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3.
刘娜 《东南传播》2011,(1):60-61
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突发事件,手机短信传播在突发事件报道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功效,在新媒体技术迅速发展的环境中应运而生的手机,其短信传播拥有自身独特的特点,因此手机短信传播在突发事件报道中也产生了特有的表现,本文对突发事件中的手机短信传播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4.
手机短信的传播学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手机短信是一种基于移动通信技术的现代信息传播手段。作为目前人际传播的流行方式 ,手机短信在运行实践中也逐渐担负起大众传播媒介的角色。相对其他媒介而言 ,手机短信较好地实现了“随时随地传信息”的现代传播理想 ,并对传统传播学理论产生了冲击与突破  相似文献   

5.
李洋 《青年记者》2004,(8):32-33
手机短信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而便利的传播渠道,但同时也引发了垃圾短信、涉嫌犯罪短信和强迫广告等负面信息的大量流行及传播负效应的显现。如何预防和追惩手机短信的负面信息传播,净化传播环境和社会空气,是一个值得深思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6.
从人际传播的角度对手机短信进行文本解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手机短信中的人际传播及特征人际传播 (interpersonalcommunication)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 ,也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信息传播系统。它大致分为两种方式 :一种是面对面的传播 ,另一种是借助某种有形的物质媒介的传播。人际传播具有几个重要特点 :第一 ,传递和接受信息的渠道多 ,方法灵活 ;第二 ,信息的意义更丰富和复杂 ;第三 ,双向性强 ,反馈及时 ,互动性频度高 ;第四 ,是一种非制度化的传播。①手机短信中的人际传播行为就是指依赖手机短信这一特定媒介而进行的非面对面的交流活动。手机短信传播行为其固有的人际…  相似文献   

7.
手机短信与现有的四种大众传播媒介相比,具有传播范围更广、传播速度更快、反馈更及时等传播优势,因此, 从传播学意义上来讲,它已经具备了成为“第五媒体”的能力。手机短信虽然具有如此多传播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着种种传播问题和发展瓶颈,比如可能造成的信息污染以及技术和产业缺陷等,需要积极探索其发展的途径,以便更好地发挥在传播新闻信息等方面的潜力。  相似文献   

8.
浅议手机短信在报刊经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手机短信服务的发展概况 ,归纳了其在信息传播中体现的诸多优势以及发展前景 ,研究了手机短信服务的主要方式 ,提出报纸期刊在自我宣传、与受众的信息交流中开展短信业务的必要性 ,简要论述了短信业务服务于报刊的应用方法、可行性等 ,肯定了手机短信服务在报刊整合营销传播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一、手机短信在人际传播中的地位如果对所有人际传播活动进行一个归类的话,可以把它们界分为两种类型:1.面对面的交谈;2.通过媒介进行的信息沟通。很明显,手机短信作为一种借助移动通讯手段来完成的现代信息交流方式,是属于人际传播的后一种类型。  相似文献   

10.
与其他媒体相比,手机短信具有受众对象更广泛、传播信息更迅捷、互动性更强、信息必读率更高、自主个性化等特点。手机短信可有效发挥其传播优势,积极发挥其舆论作战功能。研究如何利用手机短信开展舆论战,对于充分发挥政治工作的作战功能,打赢现代战争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以霍曼斯社会交换论分析大学生使用手机短信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霍曼斯社会交换论的观点出发,探究大学生群体使用手机短信行为。研究发现,被调查大学生使用手机短信主要在同龄人中进行人际传播,手机短信交往本身已经成为传播目的,希望取得成功的手机短信息交换则是其普遍的心理期望,这一心理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大学生群体独特的手机信息互动的文化格局。  相似文献   

12.
构建高校德育信息传播的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艳 《新闻爱好者》2010,(4):108-109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高校德育工作能得到最佳化运用已成为受众关注的焦点。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手机短信与移动“飞信”联姻,构建了一种高校德育信息传播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王志 《传媒观察》2012,(4):27-28
当前,全球进入风险社会阶段,而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各种社会问题频出不穷,再加上新媒体环境的出现,使当今世界的危机和危机传播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和多样化。新型信息传播工具如微博、手机短信等不仅为危机的扩散与传播提供了便利,大大加速了信息的传播,更增加了危机的不可  相似文献   

14.
李强  李菁 《新闻爱好者》2011,(19):96-97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已经表征出媒体的多渠道传播形式的融合。微博亦是当今网络传播的"新宠儿",它实现了手机短信、即时消息软件、电子邮件、MP3和网页等多通道的信息传播,形成了及时性、随意性和点对点的传播方式。它的传播生态系统在内外环境和多层符码的作用中日臻完善。  相似文献   

15.
手机短信集中了多种媒体的优势,表达自由随意、传播信息迅捷、互动性更强、信息必读率高。近年来,手机短信在我国发展迅猛,广泛运用到社会各行各业中,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产生影响,并给受众和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一、手机短信广泛运用于社会手机短信以其便利和无限移动的优势,正广泛运用到各行  相似文献   

16.
1992年世界上第一条手机短信在英国发送成功,我国的手机短信则于1998年开通。由于手机短信业务具有交互性强、快捷迅速、收发方便等特点,使得它自诞生之日起就呈现出“爆炸”式发展的趋势,它实现了“随时随地传播信息”的现代传播理念,因此被一些专家、学者称为继报纸、广  相似文献   

17.
手机短信这一新生媒介由于具有即时获收、传播快捷、方便携带、信息可群发、高互动性、不需要语音支持等特质,日益成为一种普及率高,广受欢迎的传播手段.尤其在社会突发危机事件中,手机短信日益凸显强大的传播效用.逐渐引起国内研究机构、相关学者以及传媒业内人士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8.
融合了手机短信、数据库、互联网等多项IT技术的校讯通系统正作为新型的服务、交流平台广泛应用于高校的信息管理中。实践证明校讯通系统能够实现学校、教师、学生三者之间随时随地的沟通,这对扩大高校信息传播渠道、加速高校信息化进程、提高高校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手机短信在大学生德育中的运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手机短信作为新兴媒介,其使用范围越来越广,影响越来越大,已经成为重要的信息传播和思想宣传阵地,我们必须占领并用好这一阵地。为此,有必要深入研究手机短信的特点和手机短信市场发展现状,进而探索如何充分发挥手机短信在大学生德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2003年非典之后,学界开始从危机管理、媒介功能等角度探讨如何有效利用媒介进行危机传播。而随着手机技术的日臻完善,手机媒体在危机传播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其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在分析手机短信在危机事件中的表现及传播方式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手机危机传播系统模式,并从微观系统和宏观社会系统对如何发挥手机媒体在危机传播中的优势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