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完善各项配套政策,加快小城镇建设和发展是关乎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一项重要议题。纵观制约小城镇建设的各项配套下策现状,应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加强小城镇政权建设,建立功能完整、事权与财权相统一的镇级财政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小城镇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2.
面对农村当前的发展现状,农村究竟何去何从,许多学者、专家和政府提出了“小城镇,大战略,推进城镇化进程”的策略。在他们看来大中城市数量不多,吸纳能力有限,因而认为广大城镇是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主渠道和“蓄水池”,希望固然是好,但通过多年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加,必须加快城镇化进程,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小城镇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上具有重要作用,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和"节流闸",可以很好地满足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成本需要。为此,必须合理布局、科学规划,加快小城镇建设,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快实现我国四个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西部小城镇发展将在西部开发中发挥重要作用,如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减缓人口对大中城市的压力,降低城镇化成本,促进西部城乡经济的渗透和一体化,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增长,促进民族大团结等。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难点是资金来源不足,有些村级干部缺积极性、企业负责人对造城亦持观望态度,农村富裕劳动力有政策性后顾之忧;盲点是走城乡分割老路、不分怪次齐头并进、城建无特色、出现标准过高和草率从事两极端,不重视可持续发展;当前的突存点是转迹观念,科学规划,制定一套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6.
加速农村城镇化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最佳选择。依据河南省小城镇建设现状 ,应着眼于“两手抓” :一手抓乡镇企业的发展 ,努力实现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和集聚 ;一手抓特色镇建设 ,形成具有较强辐射功能的区域性经济中心  相似文献   

7.
小城镇建设和发展应避免盲目性、一刀切和一哄而上 ,应重规划、重实际、重发展。首先 ,对小城镇的规划上应注重全局性与长远性。所谓全局性是指把小城镇建设纳入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之中 ,树立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的观念 ,立足各地优势 ,因地制宜地合理规划小城镇布局 ,以便发挥小城镇的最佳效应 ,避免盲目仿效 ,随意布局 ,重复性建设等问题。所谓长远性是指在高起点上来规划小城镇。大胆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和国内先进地区小城镇建设的有益经验 ,前瞻性地制定小城镇建设的总体规划 ,要有战略眼光 ,超前意识 ,既要考虑当前的客观条件 ,又要…  相似文献   

8.
抓紧建设小城镇是加速湖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战略。它有利于弥合省内的城乡发展差距,安排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培育新的区域经济增长点。湖南省小城镇的建设必须择优发展,重点突破,要注重城镇的发展品位和地方特色,讲求规模效益和区位优势,强调中长期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反对低水平的产业结构雷同化和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  相似文献   

9.
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户籍制度因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的户籍制度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不利因素表现在:阻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影响了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加大了社会的不平等,削弱劳动力转移的吸引力;不利于劳动力转移管理工作;农民到城市落户的制度障碍依然存在。为此,我们要改革户籍二元结构,建立以居住地标准的户籍登记制度;消除依附在城市户口上的利益特权;实行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户籍管理;放宽户口迁移条件,加速实现迁移自由;加强户籍立法工作,保障人口的合法迁移。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我国农村地区人多地少的现状,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和乡镇企业集中发展的角度阐述了小城镇建设的现实性,并从多个方面分析了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战略意义,如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转变落后观念等。最后指出小城镇建设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小城镇建设的再认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一项长久艰巨的任务。在现阶段乡镇企业吸纳能力下降、城市面临巨大就业压力的情况下,非就地转移的小城镇可以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产业转移和空间转移结合起来,有着城市不可达到的优点。建设小城镇不能只讲求量多面广,要将城市与农村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城市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着眼于建立完善的城镇体系,采取非均衡的小城镇发展模式,有重点、有规划地发展小城镇。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了我国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小城镇建设健康发展的一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小城镇建设的战略意义及模式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加快小城镇建设是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措施,我国各地应因地制宜,探索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4.
大力发展小城镇是解决农民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必然选择,是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为此,要适当降低中小城镇的设市标准,要科学规划小城镇建设;要进一步改革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要形成合理的小城镇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5.
通过一体化的市场制度建设,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就要在包括产权制度、农产品交易制度、劳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教育制度、户籍管理制度、政府管理制度等方面积极进行制度创新,适应市场机制的要案,在城乡之间建立平等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6.
加快小城镇建设是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措施 ,我国各地应因地制宜 ,探索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7.
小城镇介于城乡之间,是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沟通城乡物资交流的纽带,加强城乡联系的桥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纠正了“左”的错误,给小城镇建设以新的推动力,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使之得到了更快的发展。目前,繁昌县有三个县属镇,十七个公社集镇,连同公社以下的工矿点、小集镇,初步形成了一个多层次的小城镇体系。这个县小城镇建设情况表明:小城镇建没在促进农村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实现四个现代化,逐步消灭城乡差别、工农差别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对小城镇进行调查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论述了小城镇建设中要正确处理好数量、规模、发展经济、硬环境、软环境、规划新区、旧村改造以及城镇管理等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9.
我国小城镇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是政府计划经济的行政行为模式与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因此,要使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连片发展,使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互为依托,健康推进,必须转变政府职能,改革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  相似文献   

20.
乡镇企业一度成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生力军,但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绝对数量的增多和乡镇企业发展的滞缓,如果农村剩余劳动力想继续向乡镇企业转移就必须以小城镇建设为推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