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说教材 0的含义比较宽,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不同的应用就体现出0的不同含义,所以教材采取了认数、写数相结合的编排方式,把数0的教学单独安排成这一段,并注重通过多种素材,创设学生所熟悉、感兴趣的数学情境,经历“具体——抽象——具体”的认数过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相似文献   

2.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丁道勇等曾采用语文数学教材生字分段时比的研究方法,对小学一年级数学生字的现状已经进行了详细的比较研究,其中一个主要的结论是:数学与语文在字汇上的配合,还有待加强的空间.另外谈到识字,大家总会与语文学科联系起来.其实不然,小学数学课堂也是识字教学的重要阵地.本文结合一年级数学"认数"课程(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课书:一年级数学下册),探索在教学"认数"课中加强识字、识字帮助理解认教的意义,最终提高教学/应用效果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实验教材中“10以内数的认识”的编排是基于儿童数数的经验,结合具体的情境来认识10以内数的意义的。要求学生会认、读、写0到10的数,会用它们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初步体会基数与序数的含义,初步感受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初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4.
一、教学现象与教材问题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这册教材相应的教师用书(第133页)在进行教材分析时指出:"学生已经学过分数的初步认识,又学过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有了这些基础,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一位、两位小数的具体含义."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真的是"比较容易理解一位、两位小数的具体含义"吗?下面是笔者亲身经历的两个课堂教学片段.  相似文献   

5.
认“数”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儿童认“数”的过程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即从依靠操作实物的具体形象思维到依靠实物表象的映象思维,再向理解数词实际含义的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儿童在头脑中逐渐形成关于数字的形状、名称及它所代表的实际含义之间的关系,建立起各数词在音、形、义上的联系。儿童的认数过程大致可以分三个阶段,即认识10以内数、认识20以内数和认识百以内数,每一阶段各有其特点。本将结合每一阶段的特点来阐述数学教育的方法及策略。  相似文献   

6.
一、创新识字途径,营造多个识字场 1.课堂识字--能者为师.新教材给学生的识字设计两个维度:会认的生字和会写的生字.对于会认的生字,要求学生在阅读中碰到时要认识它,知道它的准确读音与基本含义.对于会写的生字,要求就更高一些.  相似文献   

7.
一、结合情境--认、读小数 师:认识数是数学课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从入学以来,同学们认识了像1、2、4、10、100这样的整数(板书:整数),还认识了像1/3、2/5、7/10这样的分数.你在生活中还常见哪种数?生:小数. 师:你在哪儿见到的小数最多? 生:我在超市物品的标签上.师:表示物品价格的时候经常会用到小数.你们知道价签上的小数所表示的含义吗?  相似文献   

8.
<正>《1120各数的认识》一课是"10以内数的认识"的延续,也是认识更大自然数的基础,是学生数概念形成过程的一次重要突破,也是认数教学序列中的重要节点。一、前行中的思考——寻求"来龙"和"去脉"1.这节课教什么课前,我们仔细研读了教材,如下图:这部分内容,是分四个层次组织认数活动。第一层次:认识"10个一是一个十",先让学生经历从1到10的数  相似文献   

9.
认“数”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儿童认“数”的过程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即从依靠操作实物的具体形象思维到依靠实物表象的映象思维 ,再向理解数词实际含义的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儿童在头脑中逐渐形成关于数字的形状、名称及它所代表的实际含义之间的关系 ,建立起各数词在音、形、义上的联系。儿童的认数过程大致可以分三个阶段 ,即认识10以内数、认识20以内数和认识百以内数 ,每一阶段各有其特点。本文将结合每一阶段的特点来阐述数学教育的方法及策略。一、儿童认识10以内数的特点及教育儿童掌握10以内数一般要经过以下两个阶段。首先 ,…  相似文献   

10.
数学第一册     
这一册教材编排时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认数与计算适当结合;数、形结合;加减法穿插安排;渗透现代数学思想。教材过关讲座一、数的认识行。先数"十位"_上的一叠,有  相似文献   

11.
一、教学目标分析教材呈现参观野生动物园的情境图,让学生数图中的人和物,抽象出1~5各数,利用计数器和点子图感悟数序,用形象的虚线加箭头勾勒出1-5的书写方法,在潜移默化中建立数感。本课的教学目标为:在具体的情境中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基数含义),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写1~5各数,建立初步的数感;  相似文献   

12.
教材分析“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学生初次学习分数会感到困难。因此,本内容主要是从学生感兴趣的图画入手,通过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理解一些简单的分数的具体含义,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分数概念,为进  相似文献   

13.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教材首先呈现的是"订牛奶"的数学问题情境,接着展现的是学生可能出现的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呈现了不同的计算方法.教材的设计意图显而易她--倡导"算法多样化".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一种集成运放的基本电路比例放大、差分电路、微积分电路、对数及反对数等应用统一的推算方法--节点分析法.从而避开在不同情况下使用"虚地"、"虚短"、"虚断"等不易理解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一、教材分析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本单元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它包括5以内各数的认识,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0的认识和加减法。 5以内各数,许多儿童在入学前都已会数甚至会读、会写,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建立数概念,因此这部分内容包括数的基数、序数含义,数的认、读、写,数的顺序,数的大小比较和数的组成等。教学时,要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通过游戏、活动等各种形式,帮助学生建立数感。会用数字、符号或图形等表示数和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16.
<正>"数形结合"思想是一种通过"数"与"形"有机结合解决问题的一种思想方法。下面谈谈"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渗透与教学中的一些具体应用。一、数形结合思想在教材中的渗透1.数与代数领域苏教版教材在整数、小数、分数及其四则运算等各个部分的安排,都是将"数"与具体的实物、图形或生活中的实际事例等联系起来,借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例如一年  相似文献   

17.
正认数,是学习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新课标实施后,教材淡化了"形式化"的认数形式,强调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深入感受、体会,领悟数的意义,培养数感。在摒弃了以往教学仅仅是认识"数"后,如何更好地把握教材,丰富数的内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呢?通过实践教学,我的体会和思考如下。一、依托生活——把握一百以内的数的概念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一百以内数的认、读、写并不困难,但对数的概念只有模糊的表象。只有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体验,在实际场景中收集真实的数字信息,才能真正地帮助他们把握数的概念。  相似文献   

18.
胡光锑 《山东教育》2003,(25):37-39
本册教材以学生的数学活动为主线呈现学习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经历抽象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从中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体验。下面结合具体学习内容,阐述本册教材编写的意图和特色。一、在数与代数的学习中,重视动手操作与抽象概括相结合,体验乘除法的含义,发展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1.关于乘除法的含义第一单元的标题为“数一数与乘法”,第四单元的标题为“分一分与除法”,体现了教材要通过大量的动手操作,帮助学生体验乘除法含义的设计思路。在学习乘法之前,安排了“数一数…  相似文献   

19.
根据关汉卿名剧<窦娥冤>中注释--"十恶"在元代的具体含义,将"十恶"及"十恶不赦"的渊源弄清,再根据各朝刑法律例的沿革,将"十恶"的演变过程及其具体内容的变化列出,并列举出西方<圣经>中类似于"十恶"的"十诫"条款.  相似文献   

20.
设计背景:在一次省级新课程课堂教学观摩赛上,南昌市东湖区邮政路小学熊硕老师执教的"认识钟表"(人教版第一册)一课,沿着赏(欣赏钟表图式)--做(自画钟面)--认(认识整时)--用(安排时间)的教学流程,整节课给人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清新之感,受到了听课专家和老师的一致好评.课堂教学片段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