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民族宗教观中国化研究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原理在处理中国宗教问题的实践中形成的对宗教及宗教规律的认识和相关宗教政策的总和。宗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具有必要性和可能性,宗教要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社会,党和国家要加以积极引导这种相适应是全方位的。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宗教的国家,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对于更好的认识宗教和宗教规律,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构建和谐的宗教关系,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宗教的发展趋势及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教对人类的影响日益增大,如何使宗教与社会适应已成为世界各国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在分析研究新世纪我国宗教发展趋势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社会基础与新形势下如何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问题。  相似文献   

3.
从路德的宗教改革谈宗教与社会相适应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提出的解决宗教与社会主义关系问题的重大理论创新.在这一理论思想指导下,我国宗教与社会和谐共融,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建设.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理论的提出,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历史实践,这一实践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大宗教的各个不同历史时期.本文通过分析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内容及其相关社会背景,说明路德的宗教改革适应了中世纪晚期西欧政治、经济、文化从封建专制向资本主义近代社会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印证了宗教必须与所处社会相适应这一普适性原则.  相似文献   

4.
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无论从党的宗教理论与政策,还是从社会实践上看都是可能的,又是必要的。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宗教政策,加强党对宗教工作的领导,引导宗教界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是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根本保证和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历史的发展与理论创新相结合的角度,对不同时期党的宗教方针和政策、社会主义社会宗教方面的矛盾、中外宗教的交流、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问题进行阐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相似文献   

6.
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变革,使我国宗教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宗教界迈出了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重要一步。“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新论断,是我党对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的重大发展,其内涵概括为“两个要求”与“两个支持”。  相似文献   

7.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论断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开辟了社会主义国家正确处理宗教问题的有效途径;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调动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积极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  相似文献   

8.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一个充满理论创新精神的科学论断,要正确理解“相适应”的理论依据、科学内涵,不断探索和创新“相适应”的根本途径和实现方式。在现实工作中,我们应当坚信信教群众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力量的观点,教育和引导宗教界在法律、法规范围内进行活动;努力探索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可行途径和方法,真正做到以理论创新推动实践创新。  相似文献   

9.
宗教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是可以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宗教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一个逐步认识的过程,有其充分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处理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唯一正确途径、是我党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目的”以及“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必须把宗教活动纳入宪法和法律的范围”三个方面阐发了对江总书记所作的科学论断的较完整、较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提出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命题,是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丰富和发展。正确认识、系统把握社会主义时期的宗教问题,有助于我们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和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12.
宗教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种重要的社会历史文化现象,而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社会主义国家,宗教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宗教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三层论的涵义探究,对于我们理性思考当前各种宗教问题、顺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第二代、第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与中国宗教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而揭示的关于宗教问题的理论观点、方针政策和实践经验的总结。他由三个层面构成:一是关于宗教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和社会作用问题的理论;二是关于宗教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以及建设和谐宗教关系的理论;三是关于宗教与无产阶级政党、宗教信仰与共产主义信仰之间关系,以及加强党对宗教工作领导的理论,这是一个全新的宗教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4.
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是社会发展规律的表现之一。“相适应”有其特定的含义,其内涵包括政治上要适应、经济上要适应;继承和发扬爱国爱教的光荣传统,管好寺庙,办好教务,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宗教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理论的提出与贯彻,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宗教理论的最大亮点,这一理论可以追溯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宗教问题的论述,但主要还是基于我国宗教问题的长期性和复杂性这一现实前提,同时又结合了宗教在当代社会的新的发展变化而提出的。这是我党对于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的重大贡献,体现了我党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和与时俱进的开拓精神。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宗教将会长期存在,而且还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因此必须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协调。由于宗教本身的变通性、适应性和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宗教制度发生了深刻变革,客观上宗教是能够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事实上也证明了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协调是主流。为了更好发挥它的积极作用,党和政府目前应努力做好各方面工作,促使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协调。  相似文献   

17.
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现阶段我国处理宗教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运用宗教社会学原理,以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宗教信仰为例,选择信仰基督教的傈僳族和普遍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布朗族进行实证分析,探讨在新的形势下边疆少数民族宗教信仰如何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相似文献   

18.
宗教本质的探寻——重释“宗教是人民的鸦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教的本质问题是宗教学最基本的理论问题,是研究“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问题的基本前提。马克思曾提出“宗教是人民的鸦片”的论断长期以来被认为是马克思关于宗教本质的论述。是马克思主义宗教现的基础.形成宗教“鸦片”本质论。然而,这是一种误读,其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引发对宗教认识的诸多困惑。实际上,马克思对宗教本质没有明确、简洁的论述。而是蕴涵于其科学的无神论当中;他科学地扬弃了费尔巴哈的宗教异化理论。通过揭示宗教的世俗基础来说明宗教的本质、宗教产生和存在的合法性及其宗教功能的多重性,并革命性地指出了宗教消亡的必然。  相似文献   

19.
宗教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中国共产党人要正确认识和对待宗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  相似文献   

20.
李海 《新高考》2010,(3):17-17
从历史上看,各种宗教都面临着为适应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调整它的教义、组织,以发挥作用的情况。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之所以成为世界三大宗教,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实践证明,我国宗教是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那么,现阶段我国宗教为什么能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呢?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去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