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2 毫秒
1.
(课前:1.大屏幕出示FLASH动画:标有“腕力王对抗赛”六个大字的红灯笼在屏幕上方晃动,各种“腕力王”争霸赛图片交替播放,背景音乐是雄壮的运动员进行曲。2.各队队长在黑板上写出本队队名和参赛人员名字。)  相似文献   

2.
烹饪专业的腕力课余训练江苏居正芹我校开设有烹技专业。在教学中我们发现有些学生“腕力”不足。为了改变这一叫大况,我们除在专业课内加强训练外,还充分利用课余活动,强化腕力训练。杠上杠下练几下。我校购置了哑铃、杠铃、单杠、双杠等体育锻炼器械,除在体育课上侧...  相似文献   

3.
    
佳佳最喜欢王老师的笑了:一双大大的眼睛变成两个弯弯的月芽儿,红红的嘴唇变成一只小小的船儿,还有那两个圆圆的酒窝像花儿一样绽放在老师的脸上,真美呀!住佳最喜欢上王老师的课了,因为老师在上课时总是笑眯眯的.就是遇上小朋友不会回答问题,王老师也总是笑着说:“别着急,想好了再说,慢慢想.”佳佳最喜欢和王老师做游戏了,困为在王老师脸上准会出现那美丽的酒窝.当哪一组小朋友落后时,王老师总会笑着鼓励他们:“不要紧,加把劲.”  相似文献   

4.
高二册《鸿门宴》中 ,樊哙在指斥项羽时有句云 :“怀王与诸将约曰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此中“王之” ,以前的课本 (人教社 1991年4月第 1版 )注为 :“王 ,为王。之 ,指咸阳。”现在的课本 ( 1995年 6月第 2版)则改作 :“王 ,使他为王。之 ,指咸阳。”笔者以为 ,改注较旧注错之更甚 :将“王”视为使动用法 ,除这个改注外 ,课本中还有两处 :一是《鸿门宴》文后练习第二题第 3小题 ,《教学参考书》提供的参考答案是 :“王 ,动词 ,使动用法 ,封……为王。”一是高三册《单元知识和训练·词的活用》中在解释“使动用法”时云 :“‘王之’…  相似文献   

5.
作文     
教育局的王局长到一所山区小学视察。局长走后,老师就要学生写一篇王局长关心山区学生的作文。 四(1)班学生张小明在作文里写道:“王局长关心我们。”王老师看了看说:“不好,应该改成王局长无微不至地关心我们。”小明问:“王局长只是转一圈,招招手,就钻进小车走了。怎么能写无微不至呢?”老师说:“你就写无微不至,不会错的,别问那  相似文献   

6.
《鸿门宴》;“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句中的“王之”,’84版、’88版教材处置成意动用法:“以之为王”、“以他为王”。这是缺少史料依据的。’91版教材更换了说法:“王,为王。之,咸阳。”视“王”作动词,将“王之”看成动补结构,无疑是正确的。然而将“之”指代的具体处所厘定为“咸阳”,将“王之”=“王咸阳”,依然值得商榷。 考察《史记》之用词,常常可以见到“王XX,都XX”这类固定  相似文献   

7.
聪聪:王老师,“我喜欢唱歌。”“姐姐喜欢唱歌。”这样的两句话合成一句话,该怎么做?王老师:我们可以先读懂每句话的意思,然后想想两句话的异同。共同点:喜欢唱歌。不同点:喜欢唱歌的人不同。聪聪:接下来呢?王老师:我们可以在“我”“姐姐”之间加“和”,“我和姐姐”之后加“都”共同点——“喜欢唱歌”取其中一个。这两句话就合成:我和姐姐都喜欢唱歌。聪聪:还有其他的办法呢!老师,我改成“我喜欢唱歌,姐姐也喜欢唱歌。”这样行吗?王老师:也可以。这是把第一句话的句号改成逗号,在第二句的“姐姐”后加“也”,这样两句话也可以合成一句话…  相似文献   

8.
姚家祥先生在《语文高考复习点睛》(见本刊2002年第3期)“必须坚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一段中,强调“字字句句有着落,不可有遗漏”的原则,这自然是不错的。但他所拟的第二道阅读翻译题目的“参考答案”似有一些疏误,现商榷如下。 1.太宗指示(王圭)曰:“庐江不道,贼杀其夫而纳其室。” “参考答案”是这样的:“太宗把美人指给王(王圭)看,并说:‘庐江王不守为王之道,我如同杀贼似的杀了他,并取用了他的妻室。’” 按,上述答案有误,其误有三:(1)“把美人指给王(王圭)看”,现代汉语无“把……人指给……看”的表达方式。应译作:太宗指了指美人对王(王圭)说;(2)姚先生把“贼杀其夫而纳其室”的主语搞错了。其主语不应是“我”(太宗),而应是承上省的主语“庐江王”,下文“暴虐之甚,何有不亡者乎?”都是对庐江王的指斥。(3)把“贼杀其夫”译作“如同杀贼似的杀了他”,大误。古汉语中的“贼”和现代汉语中的“贼”有很大的不同。“贼”有五个义项:①  相似文献   

9.
“今”探     
《廉颇蔺相如列传》在写到廉蔺交欢一段时,其中有“今两虎共斗,其势不倶生”一句.对于该句中的“今”字,有人误解为“现在”之义,其实不然.清人王引之的《经传释词》说:今,犹“若”也.杨树达先生也在《词诠》“今”字条下云:“假设连词王念孙曰:今犹‘若’也。树达按此乃说一搴竟,改说他端时用之.”“今”字作为假设连词,往往用于偏句开头,可译为“假使”“如果”之娄,“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作  相似文献   

10.
我对上夜班的王老师说,明天有事要找她谈谈。王老师马上有点儿紧张,问:“是好事还是坏事?”我笑着对她说:“当然是好事了。”王老师不信,半开玩笑地说:“领导找谈话没什么好事。” 第二天,王老师笑嘻嘻地走进办公室:“什么事?您说吧。”看起来她已经做好了思想准备。于是,我开门见山地说:“王老师,宝宝这两天显得有些孤僻。你觉出来  相似文献   

11.
牟宗三的“新外王”提出了三个问题,一是儒学作为内圣之学,为何没有开出新外王,二是如何才能开出新外王,三是新外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三个问题重点是把握内圣如何开出新外王.牟先生认为通过“良知自我坎陷”开出新外王,即,“道德主体”坎陷“知性主体”,“无执的存有”坎陷“执的存有”,“综合的尽理精神”坎陷“分解的尽理精神”,“理性之运用表现”坎陷“理性之架构表现”,“隶属之局”坎陷“对列之局”.由于“内圣”与“新外王”在价值上不同“源”,内容上不同“质”,结构上不同“构”,因此,牟先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今天,王老师戴着口罩来上课。她朗读课文:“呜噜哇啦……”唐飞飞忍不住举手说:“王老师,您讲课跟周杰伦唱歌一样,什么都听不清啊!”王老师在黑板上写:“我感冒咳嗽,怕传染给你们。”“原来如此,”唐飞飞的机器狗说,“快缩小钻进老师的呼吸道,替她治病!”不等唐飞飞答应,机器狗  相似文献   

13.
幽默与漫画     
我是对鸭子说的坐在小酒店里的一个醉鬼,看到一个人胳膊下夹着一只鸭子走进来,就问:“你和那只猪在一起干嘛?”那人说:“这不是一只猪,是一只鸭子。”醉汉立刻顶了回去:“我是对鸭子说的。”左右为难王老师:“李强,请用‘左右为难’造句。”李强:“我考试时左右为难。”王老师:“是题目不会答,让你左右为难?”李强:“不,是左右同学答案不一样,让我左右为难。”用词不当王老师:“李强,你的毛病就是用词不当,现在考你用一句成语来形容王老师很开心。”李强:“含笑九泉。”菜盘一个客人在一家小饭店里进餐,一只小狗对着他不停地狂吠。客人道:“…  相似文献   

14.
上课时间,五(2)班的教室里,王老师讲得如痴如醉,同学们听得聚精会神。突然,一张小纸条旋转着,飘飘悠悠地落在全班最漂亮的女生———米丽面前!王老师愣了三秒钟,突然一拍桌子:“好大的胆子,竟敢在我的课上传纸条!”王老师大踏步走到米丽桌前,唰地抓起纸条。“让我们听听,这位‘作者’写了什么肉麻的话!”王老师开始念,“‘地球人你好,我是外星人……’———听见没有,是外星人写的……”王老师一呆:“什么,外星人?”同学们全来劲了,嚷道:“王老师,快往下念!”王老师紧张地读道:“地球人你好,我是外星人。我的飞碟出故障了,停在你们头顶的云…  相似文献   

15.
局长的腿     
甲:“听说王局长的腿是打鬼子时受伤残废的。”乙:“听说王局长的腿是当年从事地下工作被特务打伤的。”丙:“听说王局长的腿是被‘四人帮’迫害致残的。”王局长:“不瞒你们说,我小时候得过小儿麻痹症。”局长的腿  相似文献   

16.
1《.鸿门宴》中的“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中的“王之”,课下注释⑧解释为:“做关中王。之,指以咸阳为中心的关中地带。”这句话,一般认为“王”应破读为“wàng”,作动词,解释为“称王”。《古汉语常用字字典》(2003年最新修订版,以下此书同此版本)中对此字的解释为“(二)wàng1.〈动〉称王;统治天下。《史记·高祖本纪》:‘吾与诸王约,先入关者王之。’”既然如此,那么应当在“王”和“之”之间加上“于”字,是“王(于)之”,这是一句省略了介词的倒装句,译成“在这里称王”,说成注释中所说的“做关中王”也可以。或者也可以不看作省略了“…  相似文献   

17.
出世:王二狗7岁:王二狗同学25岁:王二狗同志30岁:王科长 40岁:王局长50岁:王书记55岁:王顾问65岁:老王75岁:王老去世:王二狗同志去世三年:王二狗这篇题为《返璞归真》的小品颇耐人玩味。不满百字却底蕴丰实,寓意深远,关键在于“异称”用得巧妙。异称能描绘一个人一生的轨迹,给读者留下想像和思考的广阔空间。上文中的“王科长”“王局长”“王书  相似文献   

18.
(一)王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史记·项羽本记》) 高二册语文课本注“王之,就是‘以之为王。’”按:王(wāng),做王。之,代词。代“咸阳”。实际上是称代关中,并非代“先破秦入咸阳者”。语文课本注认为“王”是名词的意动用法,“王之”就是“以他为王”;也有人认为“王”是名词的使动用法,“王之”就是“使他为王”。其实两种说法都是错误的,其错误根源则是在于对“之”字的含义不甚了了,误以为“之”是代人的,具体是指“先破秦入咸阳者”,  相似文献   

19.
美人掩鼻     
《现代语文》2004,(3):17-17
魏王遗楚王美人,楚王说之,夫人郑袖知王之说新人也,甚爱新人,衣服玩好择其所喜而为之,郑袖知王以己屡不妒也,固谓新人曰:“王爱子美矣。虽然,恶子之鼻。子为见王,则必掩子鼻。”新人见王,固掩其鼻,王谓郑袖曰:“夫新人见寡人,则掩其鼻何也?”郑袖曰:“妾知也。”王曰:“虽恶必言之!”郑袖曰:“其似恶君王之臭也。”王曰:“悍哉!”令劓之,无使逆命。  相似文献   

20.
从前,民间有句谚语:“家有三担粮,不做猢狲王”。“猢狲王”就是小学教师,可见小学教师之苦;还有一句话:“没有三分三,不上花果山。”“花果山”是猢狲王的地盘。没有“三分三”的本领,小学教师是做不好的。本人有幸,做过多年师范教师,也就是“猢狲王”的老师,说来惭愧,根本就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