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崔颢在中国诗歌史上算不得一个大诗人,即使在唐代也称不上一个大诗人。根据现有的文献可知,他在盛唐时期却是一位名士——名显位卑的名士。入宋以后,他的文学成就才被世人予以认识和评价。根据这一现象,结合《唐人选唐诗新编》所选崔颢的诗加以分析,探讨个中原因,以期对诗人崔颢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2.
《邢台学院学报》2019,(3):48-56
"廮陶"是宁晋县的旧称,该县位于今河北省邢台市,属华北平原腹地,自西汉置县以来,距今已有两千余年历史。以汉唐间历代官方正史及舆地著作等史料为根基,结合部分今人研究著作,基本厘清了汉唐间廮陶县历史沿革及其政区变动特点,并对其政区变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自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 ,儒学由民间学说变为官方的意识形态 ,导致了儒学“学”与“术”的分离。统治者侧重于在“术”的层面上利用儒学 ,而压抑儒家在“学”的层面上的思想追求。面对汉唐间社会现实的种种变迁以及佛教、道教、玄学、胡文化的冲击 ,儒家的“术”仍然持续顽强地发挥作用 ,而“学”却慢慢地衰落了 ,于是才有了韩愈强烈要求对儒学进行改革和恢复儒学本原“道统”的呼吁 ,这成为宋代新儒学产生的先导。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正史中为女子列传始于范晔的《后汉书》,其本意是罗列才行出众女子的事迹以资借鉴,而到宋朝《列女传》几乎成了“贞烈”女子的代名词。汉唐至宋,官方对列女的认知经历了从“以贻闺壸”到“以正纲纪”的转变,这自然导致了《列女传》中女子的入传标准从“列女”到“烈女”的转变。再加上宋朝对守节女子旌表程度的加深以及女德教育的深入,出现了盛行贞节观阶层的下移和标准渐趋严苛的趋势。但宋朝还是存在比较多的妇女改嫁现象,这也说明了宋代理学对妇女贞节观的影响在宋代是有限的,宋代官方对“烈女”形象塑造想要发挥的政治功效也并未完全达至,民众对官方意旨的接受和现实的情况还是存在一定差异的。  相似文献   

5.
一见"风流""风骚"这两个词.人们就很自然地想到"风流韵事""那个女人很风骚"之类的语句,殊不知这两个词的意思都不止一个,而且绝大部分是褒义的。 先请看"风流": 1.教化流行。《汉书·叙传下》:"厥后崩  相似文献   

6.
人物形象是小说的基本要素之一,对人物形象的深入解读必然会有助于对文学作品的进一步研究。《世说新语》塑造了众多风姿绰约、栩栩如生的魏晋风流人物。其中与少年儿童相关的描写约占二十分之一,这些少儿或聪明智慧,或渊博宏雅,或敏而善辩,或含蕴有蓄,表现出卓尔不群的才华气质。这些少儿早慧的原因是与魏晋混乱而自由的社会环境、尚"清谈"的社会风气及对家庭教育的重视分不开的。从他们的形象上可以看到魏晋风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弗雷格在自己的语言哲学体系里提出了著名的“涵义”理论,并将这样的“涵义”解释为指称对象的“给定方式”;“给定方式”存在于语言或数学表达之中,只有通过这样的“给定方式”,联系同一对象的不同信息和认知模式才得以呈现;然而,囿于“经验实在论”的限制,弗雷格将自己的“涵义”及其“给定方式”放置在了一个非理性的语言符号世界之中,从而导致了弗雷格“涵义”因“实在论”需要而失去其真实“位置”的结果.文章基于相关理论的分析,旨在确立弗雷格“涵义”及其“给定方式”的位置与主体,探讨“涵义”及其“给定方式”的理性回归之路.  相似文献   

8.
王茂 《天中学刊》2003,18(5):68-70
环境教育作为一个方兴未艾的教育领域,在我国还处于呼吁、引介的研究阶段。环境教育是一种旨在提高人处理其与环境关系能力的教育活动,国际环境教育大致经历了孕育、兴起与确立、蓬勃发展、成熟与完善4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9.
汉唐小说的主题是多种多样的。就当前的研究状况来看,很少有人将汉唐出现的如此多的“再生”小说予以整体考察。若按照“再生”的缘由与方式来分,汉唐“再生”小说有错追型、冥差型、还债型、私恩型、追对型、佛化型、还魂型等类型,更有诸型交错者。汉唐“再生”类小说的艺术特征,归结起来主要有:叙述人称的不一、情节结构的模式化、寄托讽喻的笔法、人物形象的渐趋丰满、悲喜交加的风格等几方面。汉唐“再生”小说具有重要的小说史意义与丰富的文化意义,值得我们深究。  相似文献   

10.
风土记是流行于我国古代的专门记载地理和风俗的历史文献,是一种历代传衍的民俗记录和民俗解释文献。我国汉唐时期是风土记发展的鼎盛时代,产生了以周处《风土记》为代表的大量分风土记著作。汉唐风土记体现了中国古人风俗与民情统一、时间与空间统一的民俗观念的发展与演变,具有重要的历史民俗学价值。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文学作品里,尤其是在“革命文学”作品里出现的“非言语交际”所表现的“涵义”(connotation),无疑是反映着“阶级性”的。从这个观点来看。本文拟在“革命”的语境里以“大手”这个非言语交际表现的“涵义”作为一个典型的例子,讨论它是应该由“什么阶级”所特有的身体特征以及和身体的哪个部位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来了,来了!”一大群“粉丝”在走廊的转角簇拥着。楼梯口传来了“咚、咚”的脚步声,越来越近…… 鲜花纷纷砸向我们,还来不及惊讶,我们的眼睛就被闪光灯刺得酸痛!唉,谁叫我们“风流族”那么受欢迎呢!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的政治家和史学家十分关注国之兴亡,汉唐之际的政治家和史学家的相关论述更具有独到之处,至今仍有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专名的涵义和指称问题研究的历史、现状进行了梳理,考察了两种专名指称理论,并提出了对专名指称理论的讨论我们应进行的反思。指出,哲学家们对专名涵义的理解不同造成了混乱;关于专名的涵义和指称问题,也很难提出一个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的政治家和史学家十分关注国之兴亡,汉唐之际的政治家和史学家的相关论述更具有独到之处,至今仍有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腾冲在新石器时代即有人类活动,留下了史前文化遗物,又有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和汉唐时期的名胜古迹、古墓古碑等遗存。通过对腾冲出土文物、现存古迹和史料有关记载的论述,考证“腾越当汉唐时早为内地”的悠久历史。  相似文献   

17.
李白的125首赠诗中,有多处涉及到对人物"风流"的品藻。此"风流"主要表现在诗酒风流、隐逸风流和侠士风流三个方面。这与当时的时代文化背景——盛唐气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袁莉 《文教资料》2012,(1):73-74
"致良知"是阳明学的核心和基石,也是王阳明一生讲学的宗旨。"致良知"说包括"良知"本体和"致良知"的工夫两个重要部分,本文从这两部分的哲学涵义出发,进而探讨"致良知"思想对现代主体性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太极拳的拳理思想来源于太极文化理论,太极拳由最早的外家拳术结合太极的阴阳学说理论,并采用导引吐纳术气功心法,形成了太极拳术的刚柔、虚实、动机、开合、攻守的阴阳变化,太极拳首先讲究心意导引气息,气息导引力气,注重意气力的结合,这里主要阐述太极拳意的抽象和形象涵义。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