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晚唐著名诗人杜牧自会昌二年(842年)春出为黄州刺史至会昌四年九月迁池州刺史,在黄州生活了约三年.本文扼要勾勒出了黄州期间杜牧形象的概貌:剖析了他那复杂而矛盾的内心世界,论述了他治理黄州的政绩和进行诗歌创作的成就。并指出,杜牧是历史上治理黄州的第一位卓有政声的地方官员;同时,无论就其治黄政绩还是创作成就而言,杜牧出守黄州刺史期间是其一生最有作为的时期之一。  相似文献   

2.
晚唐著名诗人杜牧自会昌二年(842年)春出为黄州刺史至会昌四年九月迁池州刺史,在黄州生活了约三年。本文扼要勾勒出了黄州期间杜牧形象的概貌:剖析了他那复杂而矛盾的内心世界,论述了他治理黄州的政绩和进行诗歌创诈的成就。并指出.杜牧是历史上治理黄州的第一位卓有政声的地方官员;同时,无论就其治黄政绩还是创作成就而言,杜牧出守黄州刺史期间是其一生最有作为的时期之一。  相似文献   

3.
巢湖放王岗一号汉墓主人吕柯何许人也?文献没有明确记载。综合墓葬级别、埋葬时间与墓内文物,可知他即是启奏海昏侯刘贺与地方官吏“交通”而使其削户三千、不久死去的扬州刺史柯,人名相同,时代接近,级别相当。扬州刺史治所东汉时在九江郡历阳县地,西汉时期扬州刺史治所当亦近于此,即今巢湖市所在。  相似文献   

4.
《学苑教育》2012,(23):96-96
柳宗元任柳州刺史,刘禹锡任播州刺史。柳宗元听到刘禹锡被贬播州,凄然泪下,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刘禹锡,他说:播州不是人住的地方,梦得还有白发老母相随,“吾不忍梦得之穷”,于是“请于朝”,愿将自己所去的较近的柳州与刘禹锡交换,“虽重得罪,死不恨。”刘禹锡随后改任连州刺史。  相似文献   

5.
水利专家     
唐代白居易以诗闻名于世,一生写下诗作近三千首.其实写诗只能算他的业余爱好,他的本职是翰林学士,历任左拾遗、刑部尚书以及江州司马、杭州刺史、苏州刺史等官职.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给百姓做过不少好事,特别是关心水利事业,可以说是一位水利专家.  相似文献   

6.
《广西教育》2005,(7C):55-55
唐朝的时候,有一个吟诗和作文章都很出色的人,名叫刘禹锡,他中了进士后,便在京城做监察御史;因为他放荡不羁的性格,在京中很受入排挤,后被贬到苏州当刺史。就在苏州刺史的任内,当地有一个曾任过司空官职的入名叫李绅,因仰慕刘禹锡的才气,邀请他饮孙犁酒,并请了几个歌妓来作陪。在饮酒间,刘禹锡一时诗兴大发,便做了这样的一首诗:  相似文献   

7.
柳宗元的《道州宣王庙碑》及《道州毁鼻亭神记》,都是应当时道州刺史薛伯高的邀请而作的。由于原的记载及宋人韩醇的注释有误,致使它的写作年代问题长期以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且大都做了错误的判断。其实,要确定它的写作年代,首先要确定薛伯高出任道州刺史的年代,然后再根据原中所提供的叙事线索、唐代祭孔惯用的时月及干支纪日来反复考查,才能最后正确地核定。本经过反复而详尽的考辩,认为薛伯高于元和七年就任道州刺史,《道州宣王庙碑》应作于他元和九年秋“祭新庙”之后,而《道州毁鼻亭神记》却作于他到任后不久。这符合柳宗元的记述,也再一次证明原记载、韩醇注释及今人校勘、系年的错误。  相似文献   

8.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原籍太原,后迁居下邽(陕西渭南县)。他出身于一个小官僚家庭,二十九岁成进士,曾任校书郎、左拾遗、江州司马、忠州刺史、杭州刺史、苏州刺史等。八四六年病死在洛阳,终年七十五岁。  相似文献   

9.
美文     
为官给子孙留什么后汉刺史杨震清廉有名。从前他推举过王密做县令,后来王密趁夜晚上送给他十金。王密说:“晚上没人知道。”杨震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能说没人知道呢?”因此被称为“四知”刺史。他虽为刺史,可子孙却常蔬食步行。他的一些朋友或长辈劝他为子孙置产业,他却说:“让后世人称他们为清白官吏的子孙,把这个遗留给他们,不是一份厚厚的产业吗?”这的确是一笔厚厚的产业。清官的子孙人人尊敬。好的名声,比物质财富更珍贵。杨震是明智的,“清官的后代”这个好名声,会激励子孙积极进取,奋发有为。郑板桥教育子女的观点是,“子…  相似文献   

10.
刘宽是东汉桓(huán)帝时的官员,当过刺史、太守,也就是市长、省长级别,最后做到中央大员——太尉,那已不是省部级了,应是中央常委。在他身上,发生过一件新鲜事。那时,他还是刺史,以今天的职位来说,该是个市长,一个不小的官。是市长,就要下乡体察民情。于是,刘市长坐着他的小车上路了。当然,他的小车也不是今天的小车,是一头牛拉的一辆破车。  相似文献   

11.
西汉政府在派出刺史监察地方的同时,为使刺史能做到刚正清廉及秉公执法,规定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监察和考核刺史的制度,保障了刺史监察的到位。  相似文献   

12.
南朝时扬州刺史控制京城,皇帝们鉴于前朝兴亡的经验教训,刻意选择最可信赖任此职。就任的49人中,皇室宗亲达40人之多。扬州刺史治所,前人有西州、东府两说。本详史实,认为以宋孝建三年为界,此前宗室诸王以宰相录尚书事而兼扬州刺史居东府,其他人任扬州刺史居西州,其后在通常情况下,凡扬州刺史皆居东府。此说纠正了前人之偏失。  相似文献   

13.
南朝时扬州刺史控制京城,皇帝们鉴于前朝兴亡的经验教训,刻意选择最可信赖者任此职。就任的49人中,皇室宗亲达40人之多。扬州刺史治所,前人有西州、东府两说。本文详考史实,认为以宋孝建三年为界,此前宗室诸王以宰相录尚书事而兼扬州刺史者居东府,其他人任扬州刺史者居西州;其后在通常情况下,尼扬州刺史皆居东府。此说纠正了前人之偏失。  相似文献   

14.
西汉后期刺史州牧反复罢置的原因及影响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武帝设立刺史制度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西汉后期发生了剧烈变化,这表现在刺史与州牧的后复罢置上。西汉成帝时,罢刺史而置州牧,既反映了统治阶段对刺史越权既成事实的认可,同时更深刻地反映了人民的反抗斗争是引起封建国家官僚制度职能变化根本的原因,此后刺史州牧的反复罢置则显示了统治阶段内部对刺史职能变化的矛盾态度,在这一变化过程中,统治阶段内部产生了不同的意见,形成了不同的派别,曾在一段时间内,不同派别力量此消彼长,不分优劣,因而出现了刺史州牧反复罢置的现象,刺史向州牧的转化,即封建国家由加强对内部地方官史的监察约束转向全面镇压人民的演化,这种演化在将突破“度”的限制时,表现出了尖锐的矛盾冲突关争,因而摇摆不定。而州牧制的最终确立,则表明封建国家镇压人民反抗斗争的本质。  相似文献   

15.
王勃与海南岛王勃是初唐四杰之一,读者大抵知道他的盛名,读过他路经洪州(今江西南昌市)时写的《滕王阁序》,为文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佳句所倾倒.王勃此行的目的,是探视远贬的父亲.他在虢州参军任上,因为恃才傲物,蔑视权贵,被人罗织罪名革职,他父亲王福峙受到牵连,也被贬为趾令.据新、旧唐书记载,王勃就是因为到交趾省亲,渡海溺水,惊悸而死的.王福畤所贬之地,其实就是海南岛.交趾作为古地区名,泛指五岭以南.汉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的交趾刺史部(东汉以后改称交州刺史  相似文献   

16.
大历时期诗人李嘉祐是中唐江南地方官诗人的杰出代表。本文考订了有关他生平和交游中的几个细节之处,认为李嘉祐任袁州刺史应在大历五年前后,而他任台州刺史,应当在大历末。这些时间点的确定,对李嘉祐诗作编年和考证与之相关的其他诗人的生平,都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17.
刘禹锡夔州刺史之任,作为其贬谪生涯的继续,虽然难免于弃置天涯之感,但综观他夔州刺史任上的政治治理、个人交游、诗歌创作诸事,他并没有自甘沉沦,而是勇于面对现实,以事实上专治一州的治平心态,不忘初心,调适心情,始终保持了对自己政治信念的执著坚守。  相似文献   

18.
慕容归盈是瓜沙归义军史研究中渐次引起学界注意的一个人物。笔者在《慕容归盈与瓜沙曹氏》一文中,曾对归盈与瓜沙曹氏之政治、姻亲关系及归盈世系等试作探讨。本文拟讨论慕容归盈出任瓜州刺史以前的身世,诸如他治瓜州前的经历、凭藉什么步入瓜沙高层统治圈、他与吐浑慕容氏关系及他这一支慕容氏迁居瓜沙的时间等。慕容归盈于公元914年—940年间曹氏重建归义军政权初期出任瓜州刺史。此前他的经历如何,笔者在前揭文中曾从黄盛璋先生说,也认为他有可能是P.4276《安怀恩等万人上表》中提到的退浑十部落首领。因有实力而得瓜州刺史之任。后笔者翻检敦煌文书中发现一些有关材料,反映出这一推测不甚妥当,应修正。  相似文献   

19.
襄阳刺史兼山南东道采访处置使韩朝宗与孟家是世交,颇欣赏浩然之才,眼见他困顿田园,打算举荐他入朝为官,二人相约一起进京运作。偏巧在约好出发的日子,老孟的几个朋友来了,大家做诗饮酒,其乐滔滔,他早把进京之事抛到了九霄云外。有人提醒他与韩公有约,他斥责道:“你没看见我正喝酒吗?”老韩很生气,  相似文献   

20.
飞扬跋扈     
飞扬跋扈,出自《北史·齐高祖纪》:"景专制河南十四年矣,常有飞扬跋扈志。"侯景原是北魏时的定州刺史。高欢篡夺北魏政权后,他又依附高欢,任大丞相府长史,仍兼定州刺史。他依仗手下十万精兵,统治河南十三州达十四年之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