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学说,揭示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也是我们认识世界的科学思维方法。自觉地运用唯物辩证法,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去看待、认识世界,是通向科学和真理的必由之路。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认知、研究和指导社会科学中教育学分支中的英语学科教学,是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2.
辩证唯物主义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包括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三大部分。可见,辩证唯物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其中的一部分,内容主要包括:(1)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2)人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3)人具有主观能动性;(4)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批判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属性。批判性贯穿和渗透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及其整个理论体系之中,它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水乳交融、有机统一的。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干或精义。其中,科学实践观的创立,是马克思恩格斯实现哲学变革的最为重要的和关键的因素。以科学的实践观为特征的辩证唯物论,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突出地体  相似文献   

4.
《生活与哲学》主要介绍马克思主义哲学,全书共分"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和"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四个单元。从生活切入哲学,通过分析"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认识论"和"唯物历史观"的观点,让学生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践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整个体系的  相似文献   

5.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物质概念是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它们的区别主要在于: 第一,哲学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物质概念所反映的对象和范围不同。哲学物质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物质世界的共同本质。它回答了世界的本质、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自然科学物质概念即关于物质结构的学说,研究的对象是物质的具体形态、结构和属性。它回答的是“物理世界”的具体问题。正如列宁所说:“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依如何回答我们认识的泉源问题,即认识(和一般‘心理的东西’)同物理世界的关系问题而  相似文献   

6.
物质的概念是唯物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概念,是理解物质和意识关系的基础。能否准确理解和把握物质概念,对于正确把握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及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人生观、价值观等哲学知识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就必须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  相似文献   

8.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能使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一概念的提出具有重大的哲学意义,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哲学基础。它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论的基本原理、世界多样性统一原理、普遍联系的观点。同时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以人为本的哲学思想、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劳动学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对传统和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又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相似文献   

9.
学术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概念界定分为从内向外定义和从整体上定义。从内向外定义又分为两部分,一种是分层次界定,另一种是从整体界定。通过论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概念,进一步阐述其四大基本部分,即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唯物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基于这四部分产生的四大观点,即生产实践劳动的观点、矛盾运动的观点、阶级的观点和人民群众的观点,论述根据社会根本矛盾得出的一般规律:生产力、生产关系之间存在相适应的客观规律,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之间存在相适应的客观规律。总结关于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两种基本方法,分别是整体研究法和理论结合实践研究法。  相似文献   

10.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它是以最一般的概念反映世界的普遍本质,揭示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世界的普遍本质和一般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应努力学习,使之成为我们手中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下面,我们按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知识》的章节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实践历史观的创立实现了社会历史观的伟大变革,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类思想史的重大贡献。马克思主义实践历史观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历史观,与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历史现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是以实践思维方式思考人和社会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学说,而费尔巴哈的历史观是以飞本思维方式思考有关社会历史问题的学说。因此,回到马克思恩格斯构建实践历史观的方法论道路上,反思两种历史观的本质区别及其根本原因,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践历史观,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经济发展方式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精神实质。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世界是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的观点,对立统一的观点,质量互变的观点和辩证否定的观点构成了经济发展方式的唯物辩证法基础。  相似文献   

13.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它是以最一般的概念反映世界的普遍本质,揭示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世界的普遍本质和一般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应努力学习,使之成为我们手中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下面,我们按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知识》的章节顺序,提示一下各章的重点,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4.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它是以最一般的概念反映世界的普遍本质,揭示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世界的普遍本质和一般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应努力学习,使之成为我们手中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下面,我们按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知识》的章节顺序,提示一下各章的重点,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5.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它是以最一般的概念反映世界的普遍本质,揭示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世界的普遍本质和一般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应努力学习,使之成为我们手中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下面,我们按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知识》的章节顺序,提示一下各章的重点,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辩证法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思想方法。其中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恩格斯说:"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和根本观点。普遍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科学体系的起点和开端,全部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都是在普遍联系观点的基础上建立起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学术界分歧颇大.有一种流行的看法认为,现行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叙述体系不当、具体原理需要纠改、所表述的基本观点已经陈旧过时.因为这一哲学是建立在物质本体论基础上的知识论哲学形态,它只讲物不讲人,只见物不见人,是关于物的哲学理论而非关于人的哲学理论.持上述观点的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应该是一种非知识形态的人本主义哲学,它注重对人类生存状态的运思,而非强调世界的本质和规律.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同教学过程的认识规律存在着一致性,唯物史观就是运用辩证唯物论的原理去研究人类社会历史。因此,用唯物辩证法去指导历史教学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兹略述几点如下: 一、历史与现实我们学习历史,除了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外,就是总结历史经验作为现实生活的借鉴。所以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王夫之说:“所贵于史者,述往以为来者师也”。说明学习历史  相似文献   

19.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世界状态的基本观点,又是指导人生观、价值观研究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它要求我们要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并且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在教育实践中,如能恰当利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并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和趋  相似文献   

20.
<正>邓小平同志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它是历史的产物,也是他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结果。它之所以被誉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正是因为它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地回答了当代中国的时代课题。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发展过程以及它的体系中,都不难看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 一、特色理论充分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有两大特征,即联系和发展的两大观点。把任何事物都看成是联系、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同时唯物辩证法还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在于其内部的矛盾性,要求用矛盾观点分析事物。邓小平正是运用了发展的观点来观察社会主义,用矛盾观点分析社会主义,从而科学地阐明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