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艾丰自1986年担任《人民日报》经济部主任以后直至从经济日报总编岗位上退下来,主要从事经济报道.特殊的工作岗位决定了经济述评在其经济报道中占了大部分.这些经济述评充满真知灼见,经受住了时间的检验,许多作品给人以常读常新的感觉,富有生命力的作品带给读者更多的是一种新的思索.本文着重从创新思维方式的角度试析艾丰经济报道的主要特色及文风创新问题.……  相似文献   

2.
“外行看不懂,内行不想看”,这是好多记者撰写经济报道所遭遇的尴尬,而艾丰的经济报道却很动人:外行爱看,因为他以一种最易接受的形式突破了外行想看而不敢看的畏惧心理壁垒;内行爱读,因为他发现了内行有时也未能察觉的新视点。艾丰写的经济述评充满真知灼见,经受住了时间的检验,许多作品给人以常读常新的感觉,给“新闻是易碎品”的结论以一种新的思索。本篇笔者着重从思维分析角度试图剖析艾丰经济报道的特色。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济在国际上正日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与此同时,中国的百姓也以各种方式,积极深入地参与到经济生活中来。在这一背景下,媒体当以怎样的视角引领经济潮流,解读经济现象?在报道方法上又当以怎样的创新使百姓乐于接受并获益呢?本刊以怎样搞好,搞活经济报道为主题,特邀一批工作在编采第一线的经验丰富的从事财经报道的新闻人撰稿,希望能够给予大家以思路上的拓宽或启迪。[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生活占据重要位置的今天,经济报道的版面在平面媒体大增,从重大新闻到短小精悍的简讯,处处可捕捉到种种的经济信息.在数量、种类繁多的经济报道中,要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我认为记者在采访中,对一些经济现象或经济行为进行逆向思维,多问几个"为什么",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 ,经济报道逐渐形成了固定的陈旧模式 ,究其原因 ,关键是新闻工作者受到了常规思路的束缚 ,未能突破思维定势和随之形成的形式定式。思路开阔了 ,思维方式转变了 ,视野变宽了 ,经济报道自然就会有春风拂面的感觉。下面根据自己的实践、观察和思考 ,提出几种经济报道新思路。跳出经济写经济第一、用政治的眼光看待经济活动 ,透视经济现象。所谓用政治眼光看待经济现象 ,就是从经济活动、经济现象中挖掘其政治内涵和影响 ,从其政治意义的角度立意、选材、入笔。这种写法根据其内容和形式的不同 ,可以写成提倡式的报道 ,也可以写成批评…  相似文献   

6.
对地方党报而言,相对高密度的开放型经济报道只是近几年的事,这是中国日益融入全球经济、地方开放型经济蓬勃发展的结果。唯其新,报道又容易止步于新东西的简单记叙或再现,而对潜在的新闻价值缺少“发现的眼光”。要做到开放型经济报道出新、出彩、出其不意,就要确立与之相适应、与新闻规律同构的开放型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7.
盛刚 《青年记者》2003,(7):28-28
经济报道在我国新闻传播活动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经济领域的广阔性、专业性和复杂性,又使经济报道具有很大的难度。对于经济新闻,人们往往这样评价:“内行不愿看,外行看不懂”。不可否认,相当多的经济报道  相似文献   

8.
9.
长期以来,一些经济报道写法陈旧,不能正确处理新闻事实与理论思维的关系,引不起读者兴趣。 如何使经济报道为群众喜闻乐见,作为新闻采编人员,必须充实相关的经济知识,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深入生活,才能从中找出特色。  相似文献   

10.
2003年1月6日,北海市清除银滩公园的最后三幢建筑物并将向世人免费开放,我和<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的两位记者一起被邀前去采访.后来<人民日报>发了300多字的简讯<北海银滩回归自然>,<经济日报>发了500多字的消息<北海:还银滩本来面目>,我在<光明日报>发了2000字的报道<北海还滩于大海的思考>(经<光明日报>广西记者站刘昆站长修改).我的这篇报道被报社评为好稿,北海市有关领导也认为有深度,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我认为这主要得益于采写中逆向思维的运用.  相似文献   

11.
吴献举 《青年记者》2006,(14):45-46
思维方式的变化可以使新闻报道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从而增强报道的可读性和吸引力。发散思维是一种多角度、多方向,寻求多种答案的思维方式,其在新闻写作中的运用,可以拓宽记者的思维空间,发掘更多更新更有价值的报道题材,采取更加灵活的写作方式,从而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发  相似文献   

12.
在新闻采写中、记者可能都有一种同感:往往不是亲眼目睹一些新闻事实发生去立即进行现场采访,而是在事情发生后,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通过对事件的参与者、目睹者、知情者采访而完成的。特别是一些典型事件、典型人物的报道,涉及的事实比较多,又比较复杂,采写的难度相当之大。  相似文献   

13.
通过近年来对国内一些优秀报道的分析和研究,结合自身在经济报道中的感悟,笔者认为,要让经济报道显露生气、为群众喜闻乐见,最为关键的是要使经济报道在题材上创新、角度上创新、思维上创新、写法上创新。 一、题材创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广阔的内容给党报的经济报道带来诸多新课题。产供销生产性报道显示出很大的狭隘陛。因此,要增强经济报道的可读性,就要求我们新闻工作者要在经济  相似文献   

14.
15.
长期以期,经济报道逐渐形成了固定的陈旧模式,究其原因,关键是新闻工作者受到了常规思路的束缚,未能突破思维定势和随之形成的形式定式。思路开阔了,思维方式转变了,视野变宽了,经济报道自然就会有春风拂面的感觉。 常规经济报道的思路和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单打一的思路。其表现形式为一厂一店,一事一报,一项一报等等。其问题主要反映在人云亦云、鹦鹉学舌,被采访对象牵着鼻子走。其结果往往会导致以偏概全,甚至失实新闻。国有企业改革的报道,就出现了诸如此类的毛病。如开发区的报道,只热闹了一阵子;关于股份制和拍…  相似文献   

16.
17.
动态思维是一种变动的、调整性的、不断优化的思维活动。它的特点是根据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来改变自己的思维程序、思维方向,对事物进行控制,从而达到优化的思维目标。  相似文献   

18.
19.
20.
袁桥 《新闻前哨》2003,(2):22-22
经济新闻与数字虽然有不解之缘,但报纸不是会计报表、统计公报,不能搞数字罗列和堆砌,而应该对其进行加工创造,把数字变成读者接受、易为理解的东西,以提高宣传艺术,增强经济新闻的可读性、感染力和说服力。如何加工创造?笔者认为,应巧用加减乘除“四法”,努力让经济新闻中的死数字活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