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对大学生逆反心理的现象进行分析,指出了这一现象之所以存在的内在原因和社会原因,并结合当前高等教育的特点,从逆反心理现象的本质着手,对解决问题的途径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
高校学生的逆反心理作为教育中的一种客观存在,一直以来就是困扰教育和影响效果的重要因素。文章从分析高校学生逆反心理的种种表现入手,结合我国教育实际情况探讨了导致高校学生逆反心理的主、客观方面的原因,提出了有效减轻和消除逆反心理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的提出逆反心理是一种心理现象,人皆有之。在教学训练中是客观存在的,只不过是人们没有自觉地去认识它罢了。随着教学训练手段日益科学化,要求人们对于凡是不利于教学训练的现象,都要自觉去预防它;凡是有利于教学和训练的因素,都应积极去挖掘和运用它。本文就是试图通过对逆反心理的剖习,使人们自觉地去认识与运用它,为教学训练服务。二、研究的方法: 1、调查访问了田径、体操、速滑、举重等项共86名运动员,其中有运动健将  相似文献   

4.
一、青少年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分析 1、学生自身一方:青少年的独特心理是造成逆反心理的内因。青少年时期尽管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有了极大的飞跃,但其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又是不平衡甚至是矛盾的。这种矛盾和不平衡主要表现在生理上的成熟和心理上的不成熟,  相似文献   

5.
<正>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对体操课的学习是否有强烈的感情和浓厚的兴趣,是学好与否的内在心理条件。同时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而一切心理过程,都有着共同的生理基础,并且是大脑活动的结果。“逆反心理”是近些年来,在心理学研究中提出的一个新概念。简言之,它是在认识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情绪厌烦或情绪对立的心理状态,是人们花感情上的厌倦或烦闷的以及不愉快的、消极的感情体验。作为一种感情体验过程,“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6.
一、青少年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分析1、学生自身一方:青少年的独特心理是造成逆反心理的内因。青少年时期尽管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有了极大的飞跃,但其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又是不平衡甚至是矛盾的。这种矛盾和不平衡主要表现在生理上的成熟和心理上的不成熟,具体来说青  相似文献   

7.
<正>一、巧用头饰练低头在前滚翻的教学中,学生在练习中往往会出现各种问题,原因也各不相同,其中,针对摔背现象,学生用前额触垫子,用头顶着垫子滚翻,是一个重要原因。针对这一现象,在教学中,笔者让学生戴上用纸板做成的小猫、小狗、小兔等头饰,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逆反心理的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少高中生在体育教学中,存在着明显的逆反心理,学生一旦产生了逆反心理,对体育锻炼的消极态度和厌恶情绪也会随之产生,有时甚至产生严重的对立情绪,这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本人的身心健康发展。严重者将会产生“‘隋绪传染”,影响到同学、教师的情绪,更会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学生在体育课中经常由于各种原因出现某些逆反心理。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学生在体育课中出现逆反心理的原因,并对如何克服学生的逆反心理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0.
反期望疗法在消除运动员逆反心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逆反心理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在运动队中也普遍存在。运用反期望疗法,可以消除运动员的对抗情绪,更好地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并与其他方法一起运用,消除运动员的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调查、访问并结合作者的教学实践,认为在教学训练巾,因主客观原因,运动员(学生)在不同程度上会产生一种逆反心理,并对逆反心理的表现及其产生的根源进行了探讨,以利于教学训练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在篮球防守教学中,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现象时有发生,他们一旦产生逆反心理,随之对篮球防守学习会产生消极的态度和厌恶情绪,笔者根据自己几十年的篮球教学体会,分析了产生逆反心理方面的几个主要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论述了预防学生逆反心理的方法与措施,以期能更好地提高篮球防守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逆反心理人皆有之,当表现在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以及观众的身上时,常会给竞技体育的训练、比赛、管理和教育等工作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本文剖析了逆反心理的成因和表现形式,并认为在竞技体育中应正确利用和发挥逆反心理的积极作用,提出了控制和避免不良逆反心理产生的有效措施,以确保竞技体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体育美的创造性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代体育已经成为一种全球性的社会文化现象,它以特有的魅力吸引着、感染着越来越多的观众,在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满足人们审美需要方面,显示出独特的作用。 为什么高水平的比赛那样激动人心,那样扣人心弦,那样给人以振奋,力量和信心。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体育美创造性特征带来的社会效果。人们从体育美的创造性特征中,看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发进取的生动形象,看到了人们的智慧、才能、力量和理想,看到了事物发展的辨证法,从而受到鼓舞,启迪和激励。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学生对体育课逆反心理简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逆反心理 ,就是指人体在接受外来的教育、规范、制约后 ,刺激影响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冷漠、拒绝或反感、讨厌等行为表现的心理现象。在体育课堂上出现的学生不愿意学习技术动作、精神不集中、厌烦反感、难以继续学习等现象 ,大部分来源于学生的逆反心理。高职院校是近几来发展起来的新兴的专业院校。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发现学生由高中升入高职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 ,年级的升高 ,向更高学历冲刺的欲望增强 ,参加体育课逆反心理就越来越严重 ,越来越普通 ,尤其是在没有统一教材和教学设施简陋的高职院校。为探讨高职院校学生参加体育课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16.
在中学生中,经常可以通到一些消极、冷漠,甚至以敌对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的心理现象──逆反心理。这是一种消极的心理品质,对学生的学习是非常有害的,对他们身心健康发展也极为不利的。一、中学生逆反心理特点1、盲目性。中学阶段是少年期向青年期发展的过渡时期,学生精力充沛。探求能力和好奇心有了很大的发展,往往显得更加好动,好问。但是由于心理的发展与之不适应,思维的偏激性很大,学生往往处于一种“有劲无处使”的心理活动准备状态。于是,千方百计地寻找他“使劲”的突破口,盲目地行动,表现得很任性。具有这种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17.
<正>要使学生尽情享受体育运动就必须提高课堂效率,巧用教学策略,让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巧用氛围策略,激起学习欲望  相似文献   

18.
体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如何 ,教学效果优劣 ,主要取决于体育教师的素质 ,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态度。近年来 ,人们对体育教学中的“逆反心理”研究较多 ,这对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提高教学工作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 ,占主导地位的并不是“逆反心理” ,而是另一种现象 ,即“心理顺势”。所谓“心理顺势” ,是和逆反心理截然相反的对外界舆论评价接受和适应的状态。研究和运动“心理顺势”对于体育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1 “心理顺势”的表现在体育教学中 ,我们常常会遇到以下一些情况 :学生A身体素质好 ,由于缺乏勇敢、顽强的精神 ,在进行跳马练习时 ,多次失败 ,造成紧张、多虑 ,产生消极 ,胆怯的心理 ,正欲自暴自弃 ,此时 ,教师对他说 :“这一跳有了很大进步 ,下一跳要勇敢点 ,我来保护 ,保证你摔不着。”学生振作精神 ,发奋努力 ,终获成功。学生B具有较强的组织才能和很好体育运动能力 ,班级公开招聘体育委员时 ,他本想参与竞争 ,但有人劝他不要出“风头” ,免得引起同学的嫉妒。他畏惧人言 ,放弃了努力 ,却让一名显然次于他的同学争了体委岗...  相似文献   

19.
中华武术以其固有的特点,融形、神、艺、美于一体,内容丰富多采,形式不拘一格,作用身心并完,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这些整体的社会功能早已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并日益被人们所认识,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激励着人们去实践、探索、求新,并不断丰富和充实着人们的社会生活。从这一意义上讲,可以说是文明孕育了武术,武术促进了文明。为了便于探讨,本文试图从事物发展的角度,采用分类表述的方法,依社会学的观点,分析一下武术的社会功能与价值。  相似文献   

20.
体育教学中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原因与克服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育教学过程是学生在身心两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过程,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状态,才能在课堂上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收到最佳教学效果。通过对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了克服逆反心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