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好太王碑字的考释与研究已有一个世纪了,对于碑中某些字的隶定和解释存在一些分歧也是很自然的。烟户是指好太王死后为其守墓的人家,具体分为国烟和看烟。国烟是由城民担任,看烟则由谷民担任,共三百三十家。组织结构为什伍制,其身份地位已非可以买卖和屠杀的奴隶,而是农民或农奴。至于“昊天不吊”,则源自《诗经》,依据上下义,只是怜悯、无奈之义,不应该是责怨不善之义。  相似文献   

2.
《好太王碑新考》是耿铁华先生十多年潜心研究的成果。它完成于1990年8月,1994年6月出版。耿铁华先生对好太王碑的研究,在诸多方面有新的看法和见解,在国内外这一领域有很大影响。该书的出版,在好太王碑研究的历史上写下了重要的一章。  相似文献   

3.
二战以后,好太王碑研究已经引起我国学者和日本、朝鲜、韩国学者的广泛关注,在考释研究好太王碑文字与历史的过程中.也对好太王碑的拓本进行了调查研究。目前发现的好太王碑拓本有双钩本、双钩加墨本、拓本等几种。其中拓本又有石灰涂抹前后的两种拓本.其年代应以1900年前后来划分,关于石灰涂抹的原因和年代,也做了简要的讨论和说明。以此纪念好太王碑建立1600年。  相似文献   

4.
好太王碑建立1600年了,其重新发现的时间却存在着几种说法,如同治末年、光绪初年、光绪六年等。依据王志修当年到过好太王碑前进行调查,并且最早刊印《高句丽永乐太王古碑歌考》中的记载,认定好太王碑发现于光绪三年---1877年。同时指出,是由怀仁县书启关月山发现的。好太王碑发现后的光绪四五年间,火焚除苔,然后才出现完整拓本。叶昌炽《奉天一则》所记“光绪六年,边民斩山刊木始得之”,说的正是好太王碑拓本出现的时间。  相似文献   

5.
好太王(又称广开土王),生于公元374年,是高句丽第十八世故国壤王伊连之子,名谈德,中国历史古籍中称之为高句丽王安。故国壤王三年(公元386年)被立为太子。据《好太王碑》记载,好太王的全称是“国岗上广开土境平安好太王”公元391年,他继位成为高句丽第十九世王,此时,他年仅十八岁,号称永乐太王。好太王统治时期是高句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他巧妙地利用当时有利于高句丽  相似文献   

6.
好太王碑重新发现以后,一百三十多年来出现了许多种释文,其中荣禧、金毓黻、杨伯馨对碑文缺损部分进行了补释。特别是第三面首行的文字补释,有的学者不屑一顾,有的学者则认为是“自作聪明的”、“使人受骗的”释文。根据学者们的记录及相关资料考证,我认为这三位学者的补释文字应该是有所本的,那就是亓丹山的拓本和王志修的诗文。  相似文献   

7.
座落在当今吉林省集安市区内的高句丽王纪功碑即好太王碑,曾在清代被埋没以致于遗忘达数百年。本文认为好太王碑长期被遗忘的原因是清初政府的封禁使此碑埋没于山林荒草中造成的。清朝封禁政策的废除为该碑的重新发现提供了契机。清末东边外地区的丈放、设治则为该碑的发现创造了有利条件。依据史料考证认为该碑发现时间为清代光绪三年。并用史实叙述了该碑发崛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好太王碑证史与补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句丽好太王碑是现存最长的高句丽文字资料,记载了高句丽起源、建国的传说,前三王的传承,好太王统治时期的社会状况,好太王对外军事活动及其战争经过、结局,好太王守墓烟户的来源与摊派情况及相关守墓制度。碑文中涉及了许多文献不载或记载不够准确的史事,其对历史文献地证实作用和补充作用是十分明显的,这也是好太王碑对于高句丽历史研究的重要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9.
通化师范学院藏好太王碑拓本是一份较为重要的早期拓本,价值颇大。通化师范学院高句丽与东北民族研究中心对拓本进行了整理、保护和研究工作,并出版了研究成果《通化师范学院藏好太王碑拓本》。现将此拓本的状况和初步研究情况,以及拓本价值等相关问题进行说明和分析,兹纪念好太王碑建立1600年。  相似文献   

10.
青春太好     
http://user.qzone.qq.com/449144245青春太好,好到怎样过都是一种浪费……青春太好,好到怎样过都是一种浪费。仿佛过了很久,才走到初二的尾巴上。可是一挥手,昔日的事情却历历在目开满花树。初中给我的回忆太美好了,站在初二的尾巴上,看到我整段初二的记忆,不高兴的事情早已匿迹,而幸福、甜蜜却在不断蔓延。  相似文献   

11.
碑文     
编者推荐:此文“一以贯之”——从写事到写景,再从写碑文到写感受,都贯穿“充实”“关爱”两个方面:思路十分清晰。看来,写“思想转变”的作文也不一定就必然是“大路货”——作者在碑文内容及其主人的选择上严格遵守了第一自然段的要求。但是,此文命题宜只就某一个方面进行续写,以使文章内容及其主旨更集中。  相似文献   

12.
日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了我院高句丽研究所耿铁华教授的新著———《好太王碑一千五百八十年祭》。好太王碑是高句丽第十九代王的墓碑 ,立于吉林省集安市郊。本书论述了好太王碑建立、保护、捶拓、拍照、石灰涂抹等问题。对碑石文字现状 ,国内外学者的释读进行了详细的论证与说明。作者采用实证的研究方法 ,在充分利用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提出一些独到的见解。本书作为“东北边陲历史与现状系列研究工程”项目出版的第一批图书 ,内容丰富 ,资料翔实 ,考论结合 ,是研究高句丽历史与好太王碑的一部优秀学术著作。耿铁华教授新著《…  相似文献   

13.
最近接到一位自学者的来信,他去年考现当代文学作品选仅得了56分,于是一年来他埋头用功,还作了两大本笔记,试卷上的题也全答了,自以为可有七、八成把握,不料成绩公布,仅57分,极想不通。对此,我要忠告一声,切莫自我感觉太好!其实,自学难.难就难在没有老师教你。尽管  相似文献   

14.
奇特碑文     
在罗马尼亚偏远的山区有个叫萨宾坨的村庄。这个村庄住着五千多人,村里人死了都要树碑立传,因此,在墓地上留下了许多有趣的碑文。“在我的一生中,有过许多男人。我不但喜欢美男子,也喜欢喝酒,尽管这样,我的丈夫仍然很爱我,因为他再也找不到像我这样的女人。”这是一个妇女的墓碑。一个屠户的墓,他的墓碑上这样写着:“我一生杀过许多的猪,也吃过许多猪肉,也许正是因为这个缘故吧,才使我这么早就离开人世。我不想  相似文献   

15.
碑文精品     
[导语]《都江堰实灌一千万亩记》是一篇碑文佳作,读之,如读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那丰富的内涵,恢弘的气势,壮美的辞采,铿锵的音韵,令人震撼和陶醉。都江堰实灌一千万亩记古蜀多水患,成都平原尤甚。历代治蜀者均以治水为重。爰及秦时,李冰守蜀,慧眼独具,乃于岷江出山口凿离堆以建堰。设鱼嘴分其江,筑  相似文献   

16.
碑文辨     
王安石在其名篇《游褒禅山记》中提到一块石碑。对于这块石碑,文章用了十四个字加以描述:“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这一句话,由于前后用了两个“文”字,颇为费解,因此目前发行的各种有关的古代文章选本几乎都有详细注释,一般都将“漫灭”释为“模糊不清”,将前一“文”字释为“整篇碑文”,将后一“文”字释为“单个的字”,将“为”释作“仅有”、“作为”、“残留”等。这样,全句的意思就是:“碑上的字迹都已模糊不清了,只有花山二字还可以认  相似文献   

17.
<正>在"第九届全国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发展论坛暨银川市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发展展示现场会"上,我很荣幸作为"塞上名师"杜殿川工作室的成员,被委派参加了活动并执教展示课。对于此次活动,市教育局非常重视。市教育局陆续召开了几次前期准备会,强调活动的重要意义和上课的一些要求。经过思考,我决定上一节时政热点分析课,以"一带一路"为背景讲述四个模块的相关知识。时政是政治  相似文献   

18.
好太王时代是高句丽历史发展的转折时期,因此地方统治制度也具有承上启下的转折意义。其制度安排包括:在相对稳定的征服地区,基本上以一座中心城邑为镇城,派出"守事"加以统辖。至于城邑以外的广大地区,应该主要是当地的被征服土著民户,往往以"谷民"称之。只有新"略来韩秽"地区,由于百济时代的经营,而形成"城-村"体制。在旧辽东、玄菟、乐浪地区,修建山城,并沿用了部分汉魏旧城,基本形成重要军镇对附近平地城、小城的统辖格局。在旧五部核心区,曾一度试图恢复五部体制,但是,随着兴起于征服地区、军事对峙地区的"城-谷"制的发展,王权对城的直接支配日益成为主流;而五部之民被派往各地城邑戍守,则进一步加剧了部落民的离散。因此,五部体制走向衰落。当然,在城、谷的基层组织中,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千(小兄)-百(百头)-十"的半部落半行政的民户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9.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4,(9):F0002-F0002
2014年是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项目申遗成功10周年,也是高句丽好太王碑建立1600周年重要纪念年份。6月24日至2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主办、吉林省社会科学院高句丽研究中心和通化师范学院高句丽与东北民族研究中心承办的“高句丽申遗10年暨好太王碑建立1600年学术研讨会”在通化师范学院成功举行。  相似文献   

20.
碑文的启示     
在芦山县的出土文物展览馆中,有一碑刻引起了我们的兴趣。碑文是御制文告,其文说:“朕临御以来,隆重师儒,加意庠序,典主渥也。”此碑出自何朝何代,尚无考。但一个封建君主,能把“隆重师儒,加意庠序”写入文告,契以坚石,无论如何,是值得称赞的。我国历来有尊师兴学的传统。早在夏朝就有“庠”、“序”、“校”的施教机构,到了唐代,除中央的六学二馆外,各地还设有州学、府学、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