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5 毫秒
1.
将技术许可方的成本减少型创新技术划分为三种类型:优质创新、普通创新、中等创新,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分析在不同类型创新下技术许可方在面对实力不对称的潜在被许可方时的最优策略选择,并给出参数化的应用例子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2.
创新主体对技术的开发和运用推动科技经济的发展。专利许可作为技术运用的重要手段,其实施质量对技术向经济的转化至关重要。探究不同类型创新主体专利许可的差异,有助于加深对专利许可的认识,引导创新主体、技术需求方、政策制定者、第三方机构等利益相关者制定有效的专利许可政策。利用2018年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和个人的专利许可数据,运用统计分析和回归分析,对专利许可差异及排他性许可策略的选择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创新主体的许可行为及专利性质均存在差异,且对具有排他性特征的许可策略的选择受创新主体类型及专利技术领域等因素影响。为提高专利许可质量,应针对不同创新主体制定特定的专利许可策略,实现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逆向选择条件下技术许可中排他性价格契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经典的委托代理理论的应用,论文揭示了逆向选择条件下技术许可中排他性价格契约理论的内在机理。文章认为,针对差的类型的技术使用者的可变费用价格契约,可以分离出不同类型的技术使用者。同时,因为好的类型的技术使用者的高效率的原因,所以针对好的类型的技术使用者的价格契约,在逆向选择和对称信息条件下,都是纯固定费用价格契约;不同的是,在逆向选择条件下,技术所有者由于处于信息劣势,故要向好的类型的技术使用者支付一定的信息租。  相似文献   

4.
基于技术许可的校企合作创新博弈模型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校企合作创新已成为企业获取新技术的一种重要手段,技术许可是当前校企业合作创新的主要方式,但技术许可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对校企合作创新的效率产生不利影响。本文运用博弈论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构建了校企合作创新的博弈模型,分析了校企间信息不对称技术许可合作的创新过程,并对相关参数进行了估算。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碳税政策对竞争性制造商的低碳技术选择和技术许可等问题的影响.研究发现:碳税引导制造商选择低碳技术受市场需求的影响.如果市场需求较小,碳税不能引导制造商选择低碳技术;如果市场需求较大,合适的碳税可以引导制造商选择低碳技术,较高的碳税引起掌握低碳技术的制造商垄断市场.存在低碳技术许可的碳税区间内,当碳税较低时,许可制造商采用固定许可机制;当碳税较高时,许可制造商采用单位许可机制,技术许可能够增加企业利润、消费者剩余和降低碳排放.  相似文献   

6.
在技术标准化的实施中,普遍存在着技术领先者对后进者的技术溢出,所以,后进者试图通过专利技术许可实现自身的技术积累和创新。在合约理论的框架内研究了标准化技术许可的演进:采用一个双边序贯投资模型,刻画了许可双方在单向许可下的得益和投资激励,并导致了劫持的后果。而后,基于后进者对核心技术进行局部改进的假设,引入回馈许可机制,并分别考察这一制度下许可双方的收益和研发状况。研究指出:(1)由于后进者谈判力的提升,领先者愿意与之进行交叉许可;(2)上述劫持被克服,后进者的投资和研发激励均得到提高。最后,对后进者提出了进一步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岳贤平  李廉水  顾海英 《预测》2007,26(3):44-51
通过经典的委托代理理论的应用,论文分析了存在于技术所有者的逆向选择条件下的技术许可的价格契约设计的内在机理。研究表明,相对于对称信息条件下纯固定费用价格契约,逆向选择条件下将存在一类序列均衡分离契约,在这一分离均衡契约中,好的类型技术所有者,将通过具有信号传递作用的可变费用契约和差的类型技术所有者进行区分,同时,为了有效许可其高质量的技术,好的类型技术所有者还将通过相对应的固定费用或可变费用对技术使用者进行一定信息租的转移。  相似文献   

8.
研究并比较了差异古诺双头垄断模型中固定费用许可、提成许可以及两部制许可方式的区别,得出了与Wang关于最优许可方式不同的结论。假设不存在模仿的可能性,发现在古诺异质产品市场中,两部制许可方式和单一的提成许可方式都有可能成为最优的许可权策略。  相似文献   

9.
成本信息不对称下技术许可策略的权衡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假定技术买方拥有生产成本的私人信息时,将不参与生产的技术卖方的许可策略分为全面许可与择优许可,分别求解出其一般形式下的最优价格契约.权衡这两种许可策略,发现前者终要优于后者.这一结论拓展了信息不对称下的技术许可的研究思路,为技术研究机构制定合理的技术转让价格契约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不确定条件下技术许可契约的收费方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①当技术所有者是风险中性而技术使用者是风险规避时,可变费用方式是有效率的;②当技术使用者是风险中性而技术所有者是风险规避时,固定费用方式将被采用;③当技术许可双方都是风险规避时,有效的技术许可定价方式将取决于双方的绝对风险规避度的状况。其中的一个隐含结论可以解释现实中技术许可契约定价方式多样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采用改进的Stackelberg方法,考虑技术溢出和产品差异性的影响,构建包含市场竞争和研发投入的关键共性技术博弈模型,分析创新结局不确定性对企业合作策略的影响,探讨企业如何动态选择合作创新策略以应对这种不确定性.研究结果表明,不确定性较高时,企业倾向于选择资源合作策略以获取更多外部支持;不确定性较低时,企业倾向于选择...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将开放式创新过程划分为技术获取和技术利用两个阶段,提出了贯穿于两个阶段的4种技术搜索策略,分析了解决创造性问题理论在两个阶段的应用原理与步骤,探讨了吸收能力和环境包容性对技术搜索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开放式创新过程中技术搜索策略和方法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3.
张文忠 《中国科学院院刊》2022,37(12):1745-1756
科技创新中心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作用。科技创新中心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创新人才的集聚、一流大学和研究机构的支撑,以及创新组织和企业的合作与相互促进。中国在面向未来发展征程中,建设不同层级的科技创新中心网络体系,形成能够对接全球创新网络体系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引领全国科技研发和技术转移的国家级科技创新中心,推动区域科技发展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以及促进地方特色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地方科技创新中心。围绕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需要营造开放、包容的创新环境,吸引高素质人才,建设国际一流大学和研究机构,发挥政府的主体作用,统筹规划和建设各种科技研发、创新和产业化平台,以企业为创新活动主体,培育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型领军企业。  相似文献   

14.
分别从评价对象的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评价方法的选择三方面对技术创新绩效评价进行总结分析,深入挖掘存在问题提出改善之策.  相似文献   

15.
刘文涛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3):12-14,54
21世纪的技术创新趋势是网络化合作创新和开放式创新。这一趋势对现有的技术创新提出了挑战,主要体现在技术交易市场、企业创新管理模式、知识产权制度。为了适应这一趋势,企业需要构建外部创新网络,逐步搭建内部创新平台,同时灵活运用知识产权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6.
基于创新过程技术间断性,把技术创新失败分为工艺创新问题、结构创新问题和核心技术创新问题,利用来自国内362个企业的样本分析工艺创新间断、结构创新间断和核心技术创新间断对创新失败的影响。结果表明,工艺创新间断、结构创新间断和核心技术创新间断对创新失败有显著影响,它们是造成技术创新失败的主要因素;在影响程度上,三类技术间断对创新失败的影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7.
论风险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金亮 《软科学》2003,17(5):76-78
风险企业一般要经历种子期、初创期、扩展期和成熟期四个成长阶段。本文论述了风险企业在不同成长阶段所面临的不同的风险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风险企业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宜采取的技术创新战略。  相似文献   

18.
高校技术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运用系统论原理分析高校技术创新,对高校技术创新活动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高校不断加强技术创新活动,提高创新能力,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区域科技创新中的地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企业孵化器对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养中小型科技企业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从孵化器的概念入手,探讨了孵化器在区域科技创新中所处的地位:中转服务平台--有效衔接科技与产业,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支持空间--为技术创新主体提供软硬件服务支持,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创新风险减缓器--降低创新风险,促使创新主体更积极地进行创新;创新集聚孵化空间--透过创新网络,企业能互动学习以提升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针对技术创新人才十分关注个体成长、工作自主和业务成就的特点,企业应将激励的重点放在其职业生涯管理上,再配合以相应的团队管理、绩效考核和薪酬管理,从而形成技术创新人才的动态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