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0 毫秒
1.
学优生,也即一般意义上的“好学生”,通常指在学业成绩上表现优秀的学生。学优生给人的印象往往是好学上进、聪明认真、学业有成、遵纪守法,他们成绩好、分数高,常常是“三好学生”、“奖学金”的获得者。“一俊遮百丑”,周围人往往只关注学优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对其心理健康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1.“优生”之重与“差生”之轻 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教师与学生都会陷入“数字化生存”状态,教师是跟着它走,学生是被它牵着走。在这种状态之下,分数就是一切,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相应地,考高分的学生就是“优生”,分数低的学生自然就是“差生”。考试的结果常常是人为地以分数的高低确定学生的等级优劣:“优生”被设想为能够进入高等学府进行深造,并可以给学校和社会带来荣誉的人;  相似文献   

3.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教书难,这是大部分老师的共同体会,但相比育人来说,育人更难。从终极目的来看,“教书”是为了“育人”,育人才是教育的根本指向。能教书不会育人,极大部分教师都处于这个层次。把满座的学生都转换成分数,用分数来定“优生”、“差生”。教师自己也以分数来衡量自己的成绩,为能教出高分而沾沾自喜。会教书又会育人的教师属凤毛麟角了,占的比例不高。育人的人是把学生当“人”看的,眼里看到的是一个整体.而不仅仅是分数。  相似文献   

4.
经过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发现“量”“率”本是分数的一体两面,无论从何处入手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都可能丢失“分数”认知的完整性,给学生的后续学习,尤其是分数应用题的解决带来“负迁移”。为解决这个问题,文章以“平均分”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生活经验自然对接“量”与“率”,使学生在认识分数之初便整体感知分数,体悟“量”和“率”的“共通处”与“区分点”,为后续分数学习打下更加全面而稳固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应试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一切教学活动全是为了考试,学生的学习也完全是为了分数。教师在课堂上,为升学而教,为考什么而教。学生成了知识的载体,考试的机器,造成了学生的高分低能。“应试教育”在指挥棒指引下,“一切为了分数,一切围绕升学转”,必然具有片面性。它强调智育,忽视德、美、体、劳,  相似文献   

6.
何谓教师?人们的第一反应便是教书育人的人。而在实际生活中,人们(甚至包括教师自己)一般简单地将“教师”理解为教书即教学生知识的人,而有意无意地忽略了“育人”这一项内容。由此,给中国的教育和中国的学生造成了几多伤害,我们的教育也就被扭曲成为应试教育,教师为学生的考试和好分数而教知识,学生为考试和好分数而学知识。当然我们也可以反过来说,正是由于应试教育的盛行,分数成了教师、家长、学生心中共同的宝,这宝中有几许无奈,几许被迫。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倡导发展性评价观,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本”。但在实际的学生评价中,仍然存在着只看重分数的高低,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教师往往以静态的眼光看待学生,只关注学生的“过去”表现,却看不到“今  相似文献   

8.
教育有考试,但是考试分数并不是衡量教学质量的唯一指标。然而分数却被很多人视为评价一个学生、一名教师、一所学校的试金石。评选优生只看考试分数,评价教师只论考试分数,评价学校只谈考试分数,基础教育只产分数不育人,出现了分数拜物教,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背离了教育的本质。片面地追逐考试分数的做法严重地阻碍了教育改革的步伐,教育必须重新确立科学、理性的评价机制。什么样的教师是“好教师”?要看他能否教出“好学生”;什么样的学生是“好学生”?要看他考了多少分。稍微懂得一些教育常识的人都能够判断出这种思维是有失偏颇的,但是很多人就是这么骛信骛行的。  相似文献   

9.
作文教学的改评中经常出现这样的尴尬:教师拼死累活,全批精改,学生瞟一眼分数,看一下评语;教师滔滔不绝,学生昏昏欲睡。为什么老师费时、费力、费情,却换来学生如此的“不屑一顾”、“薄情寡义”?我想最重要的是忽视了学生的“人性”,在课堂上我们都知道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可在作文的改评中却往往忽视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0.
分数是小学阶段“数”概念的一次重要扩展,而分数“量”含义又是学生学习分数的基础。为促进学生对分数“量”含义的理解,教师可以依次遵循以下两条学习路径开展教学:一是利用“个”情境模型初步认识分数“量”含义,二是利用“米“”时”情境模型夯实巩固分数“量”含义。其中,第一条学习路径为:感受分数产生的必要性—初步认识单位分数—夯实巩固单位分数—初步认识非单位分数。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动手操作的契机,带领学生感受分数的本质是表示量的多与少或数的大与小,渗透“大小比较”,并将“大小比较”贯穿于教学的始终。  相似文献   

11.
建构主义教学观作为一种教学理念,是根据建构主义认识论对传统教学方法的概念重建与根本超越。传统教学方法根据客观主义认识论视教学为简单的客观知识传递过程,为一种“自上而下”的单项传递,而忽视了学生作为主体对知识意义的建构,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教学相长”的现代解释。  相似文献   

12.
周信达 《湖北教育》2005,(12):50-51
在美术课欣赏教学中,我们最忌讳的是“一言堂”、“满堂灌”。但是,教师埘“告诉”的忽视使欣赏教学又出现了新的问题:不少教师谈“讲”色变,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忽视了对作品背后所蕴含知识的“告诉”;不该讲的不讲,该讲的也不讲,让学生一味地独自欣赏与感悟,忽视了学生对作品的把握;紧紧抓住“电教灌输”不放,忽视了对问题的引领与讲解。这样一来,使欣赏教学过多地游离于形式。学生对作品的一知半解,  相似文献   

13.
朱莲莲 《考试周刊》2012,(85):55-56
长期以来,“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使中学语文教学陷入了“少、慢、差、费”的困境,以致形成了苦教、厌学的恶性循环。而造成高耗低效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缺乏对学生读、写的训练,忽视语文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两种能力得到全面的、和谐的发展,方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相似文献   

14.
在利用“个”情境模型初步认识分数“量”含义的基础上,探讨了利用“米”“时”情境模型巩固分数“量”含义的学习路径:复习“个”情境模型—引入“米”“时”情境模型—巩固分数“量”含义—应用分数“量”含义。结果表明,基于“米”“时”情境模型的分数“量”含义的学习路径有效巩固了学生对分数“量”含义的理解。可见,研究设计的学习路径有助于学生体会分数产生的必要性,感受分数的本质,加深对分数“量”含义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一、鼓励学生质疑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和“难”都反映出学生在思考问题的途径上产生障碍。因此,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或让学生讨论回答,或教师作答,回答时围绕阐明思考问题的途径为准则。如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学生问:“通分母”和“通分子”都能比较分数的大小,为什么计算异分母加减法时,只通分母不通分子呢?  相似文献   

16.
单佳娥 《学周刊C版》2011,(11):196-197
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给沉闷的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活”起来了,琅琅的读书声、此起彼伏的讨论声不绝于耳。其实这样本无可厚非.但做任何事情都会过犹不及。我们看到执教者和评课者为了追求“发言踊跃”.而忽视了热闹的背后的思维的肤浅:为了实现“自主发现”.而忽视自主背后掩盖着学生的被动:为了到达“课堂气氛活跃”.而忽视对文本的静思默想。因为一旦课堂上出现必要、适度的片刻“沉默”.就往往会被贬为“出现冷场”。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的“分数情结”由来已久,从隋朝的开科取士到光绪三十一年的科举废除,历经1300多年,应试教育根深蒂固,分数统治了人们的思想。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一些学校依然重复着“昨天”的故事,就连教师考评也把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一票否决”的依据。每年高考发榜时,一些学校大肆宣扬达重点线、本科线的人数和分数及升学比率,  相似文献   

18.
成事与成人     
在生活中,本来“成事”与“成人”是一致的。然而,在当今社会,“成事”与“成人”往往被人割裂,出现了“重视‘成事’,忽视‘成人’”和“重视‘成人’,忽视‘成事’”的现象。我认为,前者是主要倾向,应该引起人们的关注并保持高度警觉。  相似文献   

19.
现行的学校教育和课堂教学模式脱胎于机器制造业的生产方式,带有“机械加工”的明显特征,在教师、学生和知识“教育三要素”的关系问题上,“见物不见人”,“知本主义”价值观念膨胀,片面强调工具人的可塑性,忽视主体人的自塑性,把学生“物化”为装载知识的“容器”。在教育过程中,“以教代学,因教废育”,以标准化的“范式加工制造”,取代学生的自主成长发育,违背了主体人自我创造、自由发展的自然规律,疏离了“学习即生活”的真义;既限制了学生的知识化、智能化,又限制了知识的生命化、人格化,从而限制了创造个性的多样化发展。因此,在对传…  相似文献   

20.
一、“脚踩西瓜皮”——课堂教学没有目标 有人认为,新课程提倡开放性教学,追求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于是课堂教学没有目标,一味提倡“学生自主”,讲什么怎么讲,由学生做主,“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算哪儿”,教师跟着学生走,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不作为”状态,成为“局外人”“多余人”,还口口声声说是“以学生为主体”。这在观念上走人了误区,忽视了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灵魂作用,摒弃了教学目标应有的指引、调控和评价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