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海峡两岸隔绝了30年以后,从1979年起,随着中国大陆的改革开放,对台湾文学的评论和研究已成了一门“显学”,至今已有多部台湾文学史,并有专门的台湾诗歌史,台湾小说史和台湾散文研究著作。但是,也许是研究者的忽略,也许是资料难以搜集,也许是因为工作量太大,对台湾文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俗文学,或者干脆不作论述,或者只在专著中略作评论,因此大陆的台湾文学研究者和爱好者,对台湾通俗文学的情况,还是若明若暗,并不怎样清楚。方忠的《台湾通俗文学论稿》则对台湾通俗文学作了全面、系统而又深入的研究,资料翔实,观点新颖,为台湾文学研究作了一项拓荒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洪迈编纂的《夷坚志》是一部重要作品,过去研究比较薄弱,张祝平对之作了比较全面的梳理和探讨,《夷坚志论稿》是近年《夷坚志》和言小说研究新的收获。此书史料内容相当丰富,提出不少学术新见,其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也颇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以来,韩少功以其鲜明的创作姿态和不断求变的艺术创新引人注目,学术界对此研究的文章不少,而有系统的、全面介绍韩少功创作的书还没有。我校中文系陈润兰副教授的《韩少功创作论稿》一书在这方面作了一个有益的尝试,是目前国内第一部将韩少功创作思想与流变研究体系化的著作。  相似文献   

4.
九十年代中期 ,周品生同志曾来沪访学 ,我们有缘相识。当时他已是云南楚雄师专 (现改为楚雄师院 )中文系的主任 ,我的那些研究生和进修生都尊称他为老师。但他却虚怀若谷 ,待人十分谦和。治学更是勤奋刻苦 ,平时绝少外出。虽然他已当了多年的教师 ,如今吃食堂、住集体宿舍 ,重新过起了学生生活 ,他也安之若素 ,不以为苦。这一切 ,都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特别记得在访学过程中 ,他曾表示要在前人基础上编撰一本更适合于高校教学用的古代文论著作。为此他系统地搜集并钻研了中国古代文论的相关资料 ,也阅读了前辈学者的各种文学批评史论著 ,…  相似文献   

5.
《人间词话》问世后的一二十年内,况周颐著的《历代词人考略》是极少数对它进行大量引用的著作之一。研究《历代词人考略》引用《人间词话》的情况,有助于探究《人间词话》早期的传播、接受、批评情况,特别是况周颐对它以及王国维词学的评论。  相似文献   

6.
材料、理论、鉴赏是学研究的三个基本要素,古代学也不例外。在这三个要素中,材料是研究的基础,但材料考证本身不是学研究;而理论往往偏离学的实际;只有鉴赏恰恰是学研究中最重要的因素。林庚先生的《唐诗综论》正是体现了这一点,因而成为了古代学研究的典范。  相似文献   

7.
2003年3月,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王齐洲先生的又一学术专《中国学观念论稿》。在快餐化热销的当下,这一部没有华丽包装,没有精美图片的“冷硬”的学术作能引起多少人关注呢?然而,真正的“韶乐”只能向知音奏响,这一曲承载了,作20年思索的弦音注定会叩响同样幽寂而明澈的心灵。同道的学或愿驻足聆听?  相似文献   

8.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杰出代表。古今中外的学者对这样一位伟人的研究成果数不胜数。作为一位当代年轻学者。在孔子教育思想的研究上能否做到独辟蹊径。而不会马首是瞻、流于俗套呢?我带着这样的疑问阅读了王毓珣研究员的专著《孔子教学思想论稿》(长春出版社2003年版)。通读后深感此书的成功出版。正应了朱熹的“梅花香自苦寒来”那句充满了哲理的诗句。这“香”。是丰硕的研究成果之香;这“苦”。是艰辛的研究历程之苦。  相似文献   

9.
就运用的理论和使用的方法而言,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自己固有的民族心理、审美意识和传统研究手法来从事研究;第二阶段主要是运用西方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第三阶段是兼取中西理论和方法之所长,以中国自己的现代理论、方法、体系来进行研究。杨兴华的《先秦两汉文学与文化》一书,体现着古代文学研究由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转变的总体趋向,提出了一些很具启发意义和参考价值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
阅读研究古代作品要充分利用古代献,正确把握原字、词、句意;在利用前哲成果的同时,还需参考后贤论述,在比较分析中择优而从,或提出己见,这样才能提高古籍阅读水平。章就于非主编的《中国古代学作品选》的注释提出若干商榷意见。  相似文献   

11.
包括古代文学研究在内的所有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研究,都不能迎合“当下”,而应该相对超脱。只有超脱才能从现实的利害中解脱,使研究不受眼下功利的干扰;只有超脱才能登高望远,探讨那些深奥的甚至是“形而上”的理论问题,以期产生高质量的、影响久远的研究成果。基础研究追求的是“学术价值”,而富有学术价值的成果,是学术研究者向社会、甚至是向未来奉献的宝贵财富,这也是他最大的“当下关怀”。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地域文学研究的推进,绝大多数省份都有了自己的地域文学史,甚至有的省份内部的县市也有了自己的地域文学史。对于文化大省的安徽来说,这一工作落在了其他省份的后边。地域文学史的编写不但可以促进安徽省地城文学研究的进程,而且对于省内高校中文专业古代文学课程实践教学的开展以及特色化教学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地方文学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意义最突出地表现在有利于发挥独特地域优势从而提升中国文学研究的整体水平,以及有利于发掘地方文化从而能有效拉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两大方面。地方文学研究要取得优秀成果,发挥社会与经济双重效益,推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进步与学科发展,学术创新是应遵循的根本原则。而做到四个"结合",践行三个"途径",则是实现学术创新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儒、道两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与中国古代文论在概念的应用乃至体系的建构方面紧密相关。追寻儒、道思想对中国古代文论的渗透与影响,阐释其在塑造中国士大夫阶层的审美心理结构和艺术审美理想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以期深入理解和把握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征。  相似文献   

15.
蒙古民族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大量珍贵的蒙古文古籍文献,具有很高的研究和利用价值,本文通过论述蒙古文古籍文献特点、研究利用概况,重点分析论述了怎样提高古籍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整理编目、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宣传与交流、整理出版,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相似文献   

16.
“京”“海”之争并非严格的派别论争,只是一场由沈从发难、此后也主要是他一人代表“京派”,与在上海的非“海派”作家之间围绕何谓“海派”、“京派”的讨论,表明双方在如何看待时代与艺术、政治与学关系方面潜隐着分歧,且在论争的两次余波中更趋明朗。李初梨的“宏论”发自肺腑,公允全面,是对“京”“海”之争、“反差不多”论争甚至30年代左翼学与自由主义学论争最好的总结。  相似文献   

17.
儒学和诸子学都是构成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基本的内在要素,长期以来尊"儒"斥"子"的文化政策使得诸子学沦为"边缘学术",其学说的合理性并未得到承认.乾嘉时期,在考证学的推动下,诸子学研究逐渐兴盛,诸子学有了回归学术主流的契机;道咸以后,随着西学东渐的影响和晚清社会危机的出现,儒学受到广泛的批判,在思想一统世界瓦解中诸子学迎来了复兴.诸子学的兴起和历史地位的改变反映了中国传统思想体系学统重建的趋势.而清代考据学在诸子学的兴起中起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讲述<台海击钵吟集>及其涉及的若干史实,包括<台海击钵吟集>的出版时间、收诗范围,以及文学、科举、女权、历法和闽台关系等方面的史实.本文认为,台湾文学古籍研究本有学术分工,"审查书本上的史料"(包括史实考证)亦其工种之一;台湾文学古籍的史学价值和社会学价值亦是研究者应当留意的部分.  相似文献   

19.
齐国稷下学宫作为战国时代百家争鸣、学术独立、精神自由的典型缩影和典型代表,对中国古代学术、文化和教育的发展,产生过重大的历史影响。但齐国稷下学宫留给我们的思索却是深刻的。齐国稷下学宫的成功、思想学术文化教育的成功却未能带来齐国政治的成功。学术自由有其限度,它是在思想集中统摄下的自由。同时,教育也只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20.
古今市民大众文学的“文学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梦龙-鸳鸯蝴蝶派-网络类型小说”,是一条从古至今的市民大众“丈学链”。冯梦龙所反映的是农业文明下的古代都市生活以及市民意识增强的图景;鸳鸯蝴蝶派作家反映的是现代工商文明大都市的生活面影,当大批新移民涌入大都会时,他们用文学的形式肩负“乡民市民化”的重任;而目前出现的海量的“网络类型小说”,将随着质量的不断提升,也会“网而优则纸”“网优则‘触电’”,必将凭借网络、书刊和银幕荧屏的“立体优势”,更吸引市民大众的眼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