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世纪以来,随着城市的急剧发展,在西方,作为理论话语的城市。也愈为世人所关注。毛姆是20世纪在读者中享有盛誉却备受争议的作家之一,城市是他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的主要背景,因此,他无疑归属于城市作家的行列。纵观毛姆的作品,他笔下的城市呈现出3种姿态:孤独的城市、狂欢的城市和怀旧的城市。透过毛姆独特的都市体验,我们看到了生活在现代城市中的人的精神创伤和变态心理、悲观绝望的情绪和虚元主义的思想。从这个意义上说。毛姆笔下的城市就具备了现代性的审美特质。  相似文献   

2.
上世纪三十四年代,京派批评家与左翼、海派文人分别发生了一场论争。在论争之中,京派批评体现了自身的现代性,在与左翼的论争之中,京派批评表现出了“关注人性”“把持距离”的特点;与海派的论争中,京派则显现出强烈的“学院意识”,以及“学院意识”之后“纯正的文学趣味”的支撑。这些现代性特点的体现也正是京派批评“精彩”之所在。  相似文献   

3.
4.
鸦片战争后,西方文化开始大量进入中国。“西学东渐”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清王朝内部一部分开明派即“洋务派”在与西方列强的较量中已认识到了自己的劣势,主张通过向西方学习来挽救统治危机。洋务派的理论和实践遭到同一阵营的传统习惯势力“顽固派”的反对。两派围绕着要不要向西方学习并具体地就京师同文馆天文算学的增设、派遣留学生和修铁路等问题展开“论争”。洋务运动时期的三次论争反映的是清王朝统治集团内部对待西方事物的态度及不同的价值取向,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的多元性、多样性,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貌及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5.
《暗示》中关于普通中国人现代性体验发生的记述引人注目,这些记述起到了为中国当代文学叙述领域拓荒的作用。仅此一点,《暗示》对中国当代文学便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应该在当代文学史上占有一个醒目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主要有三次理论论争:第一次是新课程改革是否存在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第二次是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什么;第三次是新课程改革应该走向何方。三次理论论争有其积极意义,也存在一些不足,但总体是推动教育改革与实践不断向前发展的。因此,我们要把握课程改革的总体趋向、保持理性的改革态度、立足本国的教育实践、坚定改革的正确方向,为新一轮课程改革后续工作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7.
8.
9.
本文从性别角度出发,力图阐明中国现代女性写作与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品格之间依赖与冲突、协调与抵牾的复杂关系,从而勾画出一条从性别角度对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的反思之路.  相似文献   

10.
关于府兵制的研究已逾百年,研究者在此期间不断提出问题,由此构建出多个知识领域,在领域内部及各领域之间形成诸种学术论争,成果积累尤为丰富,极大推动了府兵制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与传统学术史研究不同,本篇述评关切的对象不仅在成果本身,更在研究者及其所从事的研究与成果取得之间关系的考量上。主要以研究者构建的府兵制知识领域为纲,考察研究者在不同领域开展具体研究时基本的思维脉络;以研究者需要解决的问题及由问题引发的学术论争为目,剖析问题与论争出现的原因、导致的结果及其与成果之间的关联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美国20世纪的三次教育改革运动的背景及特点作了较深入的分析,文章认为,尽管三次改革的背景、目标、指导思想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但三次改革运动相互联系,都旨在寻求美国教育发展的出路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和张闻天对于第三次左倾政治路线性质的认识,经历了由分歧到统一的过程。遵义会议和白区工作会议上,毛泽东对路线问题作了让步。延安整风时期,张闻天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作了认真的自我反省,维护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达到了党内的思想统一。  相似文献   

13.
在高中课程中,用导数知识研究初等函数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将三次函数作为载体,考查导数的知识是一类常见题型.为了让学生从理论上对三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在高三的教学中有必要帮助学生总结三次函数f(x)=a^x3+bx^2+cz+d(a≠0)的图象与性质.而且利用三次函数的图象还可以解决三次方程实根个数的判别问题.  相似文献   

14.
对于鲁迅与现代评论派的论争的评价从论争发生之后就开始了,在1949年之前不同的政治立场产生了观点截然相反的评价。而在1949年以后至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中国大陆,由于政治意识形态在思想领域的确立和占统治地位,对这场论争评价的观点是统一的,即批判现代评论派。90年代以后,海外学者的评价传到了大陆,大陆学者们也开始从不同的视角,而不仅仅是从政治批判的角度来评价论争,这些评价让我们对这场论争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与思想史中的意义有更深入地了解。而这场论争实质上是二十年代的精英知识分子对于拯救中国的道路,即究竟是西方民主政治还是东瀛文化中的尚武精神的论争。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有关现代性的研究为中国现当代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话语资源.现代新诗的现代性问题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但现代新诗的现代性问题本身又是一个庞大的系统问题.包括现代新诗从题材到主题以至语育艺术方式等多个方面。语育问题是其中最受忽视然而最为重要的问题.现代汉语的现代性事实上从根本上制约和决定了现代新诗现代化的方向及其内涵。而现代新诗现代性本身则包含了丰富的化内涵.  相似文献   

16.
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苏曼殊明显是一位介于“新”与“旧”之间的作家。以他的《断鸿零雁记》为代表的晚清小说中可以看到由古典性体验向现代性体验的艰难转变,可以说苏曼殊小说以其渐新渐变的叙述逐渐开创了中国小说的现代性空间,这就是它独特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7.
由于巴金对以俄国文化与法国文化为代表的无政府主义、人道主义与基督教等现代西方文化的接受使他获得了一种世界性的文化视野,从而导致了其怨恨体验的产生。巴金小说的怨恨首先是对旧社会制度尤其传统文化中家族制度的外向怨恨。同时也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种种弱点在知识分子本身与他自己思想深处存在着极大的积淀与制约,从而又导致了其怨恨的现代性体验由外发转向内省,由怨恨制度转向怨恨知识分子本身,由怨恨他者转为怨恨自我。  相似文献   

18.
19.
以象为核心,文学审美体验有三次跃升:从物到象,这是第一次跃升.因"穷"而觉解,获得大观世界的超越意识,这是第二次跃升.兴象以其审美感发性,高举精神,臻至审美之妙境,这是第三次跃升.  相似文献   

20.
现代性价值位移与现代人的道德困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现代人的生存样式和道德心态的变化造成了现代性价值的位移,这一位移意味着启蒙运动所奠定的理性主义价值的颠覆,从而深刻地影响了现代人的伦理生活,现代伦理从日常生活的价值的共挈性伦理转变为主观性的相对性伦理,从禁欲型、克制型伦理转变成享乐型和惬意型伦理;从精神品质型、理想型道德转变成规则型、约束型的肉身感觉性道德。从禁欲主义的内修式道德转向了纵欲与享乐的浪漫主义道德;从爱邻人的道德转向了怨恨的道德;从奋发的道德转向了精神颓废的道德。价值的位移伴随着“上帝死后”的终极价值的坍塌、德性品质的移变和道德秩序的解体;这些都表现了现代人的价值承缺失落之后的道德困境和教化悖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