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2.
"法律信仰"植根于西方的法律文化土壤,在中国要论及法律信仰,必然也不能脱离中国的法律文化。伯尔曼的"法律信仰"在中国难以被创造。中国的"法律信仰"是结合中国的传统法律文化,在法律工具主义的基础对于法律内在价值的追求,而不是把法律作为一种至高无上的、超然的、神圣的存在。 相似文献
3.
笔者就目前国内部分学者对中国法律信仰缺失的担忧,以及试图建立中国法律的宗教性信仰的努力,提出自己的观点:依中国的现实不可能建立本已缺失的宗教性信仰,而中国法律信仰的建立有赖于基于人们功利性需要的“真理性信仰”的建立。 相似文献
4.
浅谈全球化背景下的法律信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律信仰是法治建设的精神支柱,没有社会公众对法律的信仰,就难以真正实现法治。在传统和现实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法律信仰缺失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法治建设发展的痼疾,重新培养公众的法律信仰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5.
法律信仰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文章论述了法律信仰的法治意义,并对其实现条件在主体意识、制度保障、文化因素、法律条件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回顾国内心理学家对大学生精神信仰的相关研究,分析了我国大学生精神信仰的现状,并指出进行信仰教育的必要性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7.
儒家文化与重建大学生人生信仰的联系非常密切,儒家文化作为我国具有千年的教育思想,其教育精髓重在提高学生自身的素养,培养健全的人生价值观念。儒家文化在重建大学生人格魅力与人生信仰的过程中究竟发挥着什么作用与价值,作者在文中给出回答。作者以儒家文化与重建大学生人生信仰的教育模式为基础展开研究,给出了教学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为了降低生物技术进步所引生的负面效应,应对生物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挑战,需要法律介入对生物技术活动的引导与规范。法律在应对生物技术进步所引生的负面效应时应当贯彻以防为主的立法应对原则,并应当贯彻立法应对的科学性原则。 相似文献
9.
信仰起源于远古时代,作为一种思想意识形态,从宏观微观上影响群体、个体的各种心理过程和行为表现。大学生能否确立正确的信仰,不仅事关其自身的健康成长,同时也关系到民族的命运和发展。目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由此而引发一系列的社会变革、变迁,民众的思想意识形态也在发生着剧烈的改变。大学生是一个典型的社会群体,在这样多元化的社会背号下,其思想也必然受到影响。为了了解现代大学生的信仰状况以及对信仰的认知程度,选取宋兴川编制的《大学生精神信仰问卷》及自编的信仰调查问卷,对3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对大学生的信仰状态做出评估。在此基础上,从个体、他人、社会环境三个层面来分析大学生信仰现状呈现问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道德信仰出现了危机,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合理性的道德观念出现困惑、道德力匮乏以及道德情感麻木,道德意志缺失。公民道德信仰的丧失,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和不良的影响,因此,公民道德信仰的生成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首先,要加强公民道德信仰的系统教育;其次,要加强道德规范的制度化建设;最后,要优化公民道德环境。 相似文献
11.
在高校,大学生暴力行为严重危害了学校安定的教学环境和良好的学习氛围,如果处理不当,会伤害到学生乃至社会对高校办学的信心。作为大学生的管理者和思想教育者,辅导员对大学生暴力行为的防范与对策如何,直接关系着该矛盾能否较好地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2.
论新媒体环境下创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新媒体的迅猛发展,高校党建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严峻挑战。高校党组织要把握网络新媒体环境下党建工作的现状和特点,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创新党建工作思路,改进党建工作手段,拓展党建工作阵地,丰富党建工作内容,有效增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渗透力、吸引力、亲和力、凝聚力和影响力,不断提高新媒体时代高校党建工作的信息化和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13.
因民族乡法律地位模糊,导致其在城镇化进程中出现撤并不规范的现象,影响少数民族权益,出现民族政策贯彻不实、撤并后待遇不一、民族乡自治与村民自治难以衔接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应在法律中规定民族镇,并将民族乡镇列入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乡(镇)法》,以便全面发挥民族乡价值。 相似文献
14.
建立规避大学生创业法律风险的保障机制对提升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均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从大学生创业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角度指出了大学生创业在民事、行政、刑事等领域所面临的风险,并从立法、知法、用法三个维度提出了规避大学生创业法律风险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5.
本文指出了我国中职院校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对问题的成因进行了分析,从提升对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抓好和谐校园氛围建设、加强德育教育的正面引导、完善教育的方式手段、认真解决学生心理问题五个方面,提出了提升中职院校德育教育教学效果的对策,希望对促进我国中职院校德育教育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17.
18.
在建设法治中国这一新时代背景下,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实现民族复兴的大任,他们是依法治国的参与者以及中坚力量。大学生的法治素养水平必将影响中国的法治进程,法治教育显得更加重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作为大学生法治教育的主渠道,应依据2018版教材体系,帮助学生实现从理论认知到行为实践的“知行合一”的法治教育效果。开设法律通识课程作为“基础”课程的延伸,能够为大学生的法治教育起到积极的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19.
通过问卷对高职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进行调查和分析。针对调查分析的结果,就高职英语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培养和提高高职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理想信念是大学生心灵世界的核心,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成就事业、开创未来的精神支柱和前进动力。因此,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不仅是高校的责任,也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