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清代,随着大量移民人口移居鄂西北山区,他们不仅垦殖了各类土地资源,还因地制宜地发展了土特产产业,为当地的商业发展提供了物资来源,从而促进了鄂西北的地区商业及与外地的长途贸易的发展,最终刺激了本地商业市镇的兴盛。有力地推动了鄂西北山区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2.
明清时期的澳门贸易对中外贸易和中国的社会经济有着独特作用 ,伴随着澳门贸易的建立、兴盛、曲折发展和衰落 ,澳门也经历了一个由繁荣到没落的历程。澳门贸易的兴盛既是历史的必然 ,又是时代的产物。它在明清这一中国走向近世的关键时期成为中外贸易的合法孔道 ,推动了中国传统对外贸易向近世贸易的转变 ,更成为中国入超的主要渠道 ,刺激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但随着澳门贸易的罪恶演变 ,澳门也由此成为殖民主义的重要跳板。  相似文献   

3.
宋代是牧牛业发展的重要时期。由于牧牛业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农田的大面积开垦、频繁的自然灾害和战乱、屠牛业的兴盛、朝廷鼓励诸因素的影响,宋代耕牛贸易有了较大的发展。宋代耕牛贸易的对象表现为官方和民间两个方面,南方的福建、广南、两浙和北方京师开封最为兴盛。耕牛贸易的兴起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缺牛区畜力不足的状况,增加了财政收入,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王香莲 《凯里学院学报》2007,25(4):34-35,40
明清澳门贸易的兴盛繁荣与中落衰败,部分缘于世界历史进程与国际关系的变化,但主要与祖国的国策、国运有着重要的关系,国策和国运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澳门贸易地位的兴衰。  相似文献   

5.
宋代西北吐蕃部落通过贡赐贸易、边境贸易和城镇市场贸易等多种贸易形式,与内地及周边政权建立了密切的商业贸易关系,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共同市场,丰富了经济生活,推进了民族经济发展,西北藏区成为一个繁荣兴盛的商贸区域  相似文献   

6.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是我国冬虫夏草的主要产地,虫草贸易增加了当地人民的经济收入,改变了牧民的生活面貌。但是在兴盛的虫草贸易背后,也隐藏着许多问题。文章通过研究果洛州的虫草贸易现状,指出其中的几点问题,并提出对策,旨在促进果洛州虫草贸易健康有序地发展,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7.
西欧中世纪社会民众的生活范围相对狭窄,长途贸易受到诸多限制,人们的交流与旅行以朝圣方式居多,但十字军东征以后,城市的兴起、商路的扩大和商品的增加提高了商人在社会交流中的作用,贸易路线也逐渐固定下来,于是朝圣者多选择已经存在的贸易路线,同时一些相对持久稳定的朝圣路线也由于朝圣规模扩大而被商人利用。贸易路线也经常与朝圣路线相重合。  相似文献   

8.
丝绸是我国古代海外贸易的大宗货品。宋元时期,由于政府大力扶持丝织业,并以空前开明的态度鼓励海外贸易,广东丝绸贸易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兴盛。广东地区的蚕桑业虽然并不发达,但其丝绸贸易有坚实的货源后盾,而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又使其易于与海外各国进行丝绸贸易,成为声名显赫的丝绸吞吐中心。  相似文献   

9.
我国古代中央政府跟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西部藏区进行的茶马贸易对当时西部边疆的政治、经济、文化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明代是中国历史上茶马贸易最为繁荣的时期,而河州又是明代茶马贸易最为兴盛的地区。明代河州的茶马贸易繁荣为何能够繁荣起来?论文从河州特殊的地理位置,藏区对茶叶的需求,明廷抵御北元、羁縻西番的政策三个方面对此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嘉靖时期,我国的海上贸易逐渐兴盛,但海禁政策的施行严重阻碍了海上贸易的顺利进行。文章主要以王直为例,叙述了以王直为首的海商集团为求得一个稳定的海上贸易环境,同明王朝展开的反海禁斗争。这一时期,我国的沿海形势极为复杂,除了中国的海商集团外,还有倭寇、海盗及葡萄牙、西班牙等外国势力,使得海商集团的反海禁斗争也变得极为复杂。  相似文献   

11.
清代广东茶叶生产、贸易兴盛,饮茶成为一种普遍的生活习惯,茶叶对人们的生活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形成了各种关于茶的文化和风俗。通过对清代广东茶叶文化与风俗的探讨,可以了解到当时茶叶生产、贸易以及与民众生活关系等情况。  相似文献   

12.
阿巴斯王朝存在的500多年间商贸繁荣,它与唐宋两朝存在着转运贸易和朝贡贸易。贸易的路径有5条,主要贸易城市为广州、交州、泉州、扬州、长安、洛阳;贸易的商品种类丰富,有中国的丝绸、瓷器、铁器、漆器、农产品和中亚西亚的毛织品、玻璃、宝石、香料、药材和化妆品等;贸易规模宏大。大食与唐宋商贸兴盛的原因有三:一是大食国特殊的地理位置,二是伊斯兰教对商业贸易的鼓励,三是唐宋时开放的对外政策。  相似文献   

13.
阿巴斯王朝存在的500多年间商贸繁荣,它与唐宋两朝存在着转运贸易和朝贡贸易。贸易的路径有5条,主要贸易城市为广州、交州、泉州、扬州、长安、洛阳;贸易的商品种类丰富,有中国的丝绸、瓷器、铁器、漆器、农产品和中亚西亚的毛织品、玻璃、宝石、香料、药材和化妆品等;贸易规模宏大。大食与唐宋商贸兴盛的原因有三:一是大食国特殊的地理位置,二是伊斯兰教对商业贸易的鼓励,三是唐宋时开放的对外政策。  相似文献   

14.
鸦片战争前的中英茶叶贸易以东印度公司为主体,存在着发展中的不发展的问题。而至鸦片战后,刚步入兴盛期.这与茶价、供需及国家政策有关。进入19世纪60年代,由于印度茶的竞争,中英茶叶贸易趋于衰落。  相似文献   

15.
清初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为粮食贸易的兴盛提供了条件;人口增长、农村经济多元化、市镇人口的增加扩大了对粮食的需求;就长江流域来说,下游与中上游不同农作物种植区域的形成,良好的市场环境,相对宽松的粮食贸易政策,便利的水运交通等,进一步促进了粮食贸易的繁荣。  相似文献   

16.
1950至1962年是霍尔果斯口岸贸易发展的兴盛期,重点分析了1962年前霍尔果斯口岸贸易迅猛发展的历史原因。认为: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是促进口岸迅猛发展的前提条件;中苏友好关系是口岸发展的政治基础;新疆与苏联、东欧各国在商品需求上的互补性是推动口岸迅猛发展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17.
腾冲为古滇缅贸易集散之地,居民多由随军而至腾;腾人是中缅贸易的媒介,翻译、“通事”居多;腾冲旅缅社团较多,促成了腾冲艺文的发展。华侨艺文明季勃兴,清季兴盛,“民国”灿烂辉煌。腾冲艺文,明天将会更兴旺发达。  相似文献   

18.
峻灵王信仰最早可追溯至西晋,最初源于海南民间的"石崇拜",东晋时因帝王统治之需被作为"山神"封为具有疆域边界意义上的"镇海广德王",宋时因苏轼的推崇获得了知识分子层面的推广,明时因海上贸易的兴盛被海南民间文化奉为"海神"得以发展兴盛,但也因"妈祖、冼夫人、伏波神"的挤压而萎缩,今天作为海南区域性海神深受琼西北"昌化"一带渔民的崇信。  相似文献   

19.
皮筏是西北地区一种别具特色的交通工具,历史渊源久远。近代以后,随着西北地区皮毛贸易的发展很快兴盛了起来。皮筏运输在近代西北交通史上曾占有重要的一页,对西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起过很大作用,也曾为抗战做出过贡献。  相似文献   

20.
鸦片战争前,南北沿海长距离贸易的兴盛,推动了不同经济区域之间的商品交流,天津也由此成为运河沿线乃至全国最主要的商品流通枢纽之一.与此同时,繁华的商品流通给天津关带来了丰厚的税收,其财政功能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