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行统一高中教材人教版《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第四章第一节《第二次工业革命》包括两目内容,一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二是垄断组织的形成。垄断组织的形成即是本节的重点又是难点,学生理解有一定困难,现依据笔者的理解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19世纪 70年代以后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发生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生产力高度发展 ,把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推进到“电气时代”。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生产关系发生了相应变化 ,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 ,垄断组织应运而生。垄断组织的出现 ,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但是也促使各资本主义国家加紧了对外的侵略扩张。 19世纪末 2 0世纪初 ,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本节内容反映的正是上述历史阶段的一个方面 ,它叙述了日本向帝国主义过渡以及对朝鲜、中国侵略的史实。全节共…  相似文献   

3.
前不久.广州市教研室的何琼老师和刘金军老师组织市内一些骨干教师来我校听课调研.我授课的内容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垄断组织的出现。由于事先准备不够充分.我在阐述垄断组织的形成原因、发展过程、所产生的影响时竞有点卡壳.  相似文献   

4.
名词解释     
金融资本金融资本(即财政资本)和金融寡头(财政寡头)是帝国主义的特征之一。所调金融资本就是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溶合而成的资本。它是由工业垄断组织和银行垄断组织混合生长出来的。列宁指明金融资本的起源和其内容时曾说:“生产集中;由集中而产生垄断组织;银行和工业溶合或混合生长,——这便是财政资本产生的历史和财政资本这一概念底内容。”  相似文献   

5.
●学习提示本单元主要包括 19世纪 70年代以后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历史。这一时期是在第二次科技革命推动下资本主义生产力迅速发展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的时期。高考对本单元内容的考查比重较大 ,特别是近年来比较集中地考查了第二次科技革命 ,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的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方面的内容。今年的高考对本单元内容未做大的改动 ,只是教材中的第三节“列强对世界的瓜分”未列入考查内容。这样本单元的复习重点应放在第二次科技革命 ,垄断组织的形成及其影响 ,主要帝国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 ,亚…  相似文献   

6.
垄断组织的出现,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它产生后,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理解它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呢?第一,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产生的新工业部门,在厂房、设备、技术要求和产品结构的复杂性等方面,都对生产组织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是过去的独家企业无法满足的,而且一般也没有足够的资金。而垄断组织更好地适应了新兴的近代汽车工业、电力工业、炼油业、化学工业的发展要求。第二,垄断的形成体现了优胜劣汰、以先进改造落后的进步趋向。垄断组织在形成…  相似文献   

7.
垄断利润是政治经济学帝国主义部分的一个基本经济范畴。追逐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主义生产的唯一目的和动机,垄断利润规律成为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它决定着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一切主要过程,决定着垄断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和方向。弄清垄断利润这个基本经济范畴,对于揭露当代资本主义的实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蒋学模同志主编的《政治经济学教材》第四版(以下简称教材)关于帝国主义垄断利润作了新的概括,明确指出:“垄断利润,即垄断组织凭其在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那一部分利润。”“在这里有必要把垄断利润和垄断高额利润两个概念加以区别。后者指垄断组织实际获得的全部利润。它一般包括平均利润加垄断利润,在个别垄断企业还包括因采用新技术降低个别成本而比其他垄断企业多得的超额利润。”这一表述克服了该书第三版中垄断利润定义与垄断利润来源之间不协调的矛盾,逻辑比第三版严密,观  相似文献   

8.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垄断组织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生活的基础。垄断组织在其发展过程中创适了具有积极意义的新型现代经济模式。1.垄断组织带来了以众多新型竞争手段为内容的经济机制  相似文献   

9.
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自由资本主义进入了垄断的帝国主义阶段。也就是这个时期,全世界的领土已经为帝国主义列强分割完毕。这样,世界上就基本上形成了两类国家:一类是少数的帝国主义宗主国,一类是大多数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属国。帝国主义时期,殖民地附属国对于帝国主义垄断组织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首先,殖民地和附属国是帝国主义垄断组织获取垄断超额利润的一个重要源泉。帝国主义垄断组织为了取得更多的超额利润,为了增强竞争的力量,必然要侵占殖民地。列宁说过:帝国主义“只有占领殖民地,才能充分保障垄断组织在同竞争者  相似文献   

10.
2009年高考,将是湖北英语试卷“结构微调”,即原来第二部分中的第二节“完成句子”列人现在第四部分“书面表达”中的第一节,而原来的“书面表达”变成了现在第四部分“书面表达”的第二节“短文写作”,  相似文献   

11.
<正>在现代资本主义条件下,庞大的垄断组织在国内居于统治地位,影响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各个方面。但是,这种情况并不排除在所有资本主义国家中仍然存在着大量非垄断的中小企业,它们在整个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中,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从本世纪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垄断组织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是把中小企业作为吞并对象的。“大鱼吃小鱼”式的生产集中过程,使数以万计的中小企业为垄断组织所兼并。但是,战后,在生产和资本的进一步集中和垄断化过程加快的情况下,中小企业的数目不但没有缩减,反而增加了。据统计,在日本,五十年代,每年平均新增加4.3万个中小企业;  相似文献   

12.
教学目的一、要求学生掌握下列史实:(一)十九世纪晚期科学技术发展的概况.(二)垄断组织的形成和美国、德国的主要垄断组织.二、要求学生认识:(一)尽管科学技术一再发展,但资本主义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二)垄断组织的形成标志着世界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相似文献   

13.
小窗     
此文前半部分用“坐享其成”反衬后半部分“亲自动手”——巧于安排材料。还须锦上添花的是:第一,转折要自然一点。第四自然段先宜说“随遇而安”的话,将第四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第一句话放到第五自然段后面去。第二,倒数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话应改为“要用心去扮靓它”——不仅强调“用心感受”,而且凸显“自力更生”。  相似文献   

14.
【知识体系构建】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历史条件政治基础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科学基础 :自然科学研究工作取得重大进展物质基础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市场条件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时间 :成就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化学工业的建立特点 :影响 :标志着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垄断组织的形成原因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形成 :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时间 :19世纪末 2 0世纪初主要形式 :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影响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又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国家…  相似文献   

15.
陈金凤 《考试周刊》2007,1(27):121-122
明治维新前,日本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成熟,资本积累极不充分.然而在这种资本主义发展先天不足的前提下,作为日本近代的垄断组织--财阀能够于一战前后急剧形成,则有其特殊的条件第一、明治政府大力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第二、封建家族制度对早期财阀企业的渗透.  相似文献   

16.
考点梳理 本单元包括《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教材第一章“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和第二章“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东西方世界”共十二节内容。根据2002年版《教学大纲》和2006年高考《考试大纲》,第一章第一节“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第四节“宗教改革”;第二蕈第二节“欧洲封建国家的改革”、第三节“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第八节“16~18世纪的亚洲”不在考试范围内。  相似文献   

17.
如何讲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四版)第二章○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杨耕《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四版(以下简称“第四版”)的第二章是“实践与世界”。把“实践与世界”作为独立的一个章来设置是“第四版”的一个显著特征,它反映了“...  相似文献   

18.
第二大题现代文阅读在全套试卷中有两部分,分别在第Ⅰ卷和第Ⅱ卷。根据2005年《考试大纲》的规定,第Ⅰ卷中的现代文为“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第二大题),第Ⅱ卷中的现代文为“文学作品”(第五大题)。第二大题所选用的材料,甲卷的《计算机能思维吗?》属于计算机科学,内容涉及计算机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荷花》的教学任务:第一,继续进行段的训练;第二,逐步向篇的训练过渡。课文第一自然段由荷花的“香”起笔,由“我”将读者引至荷花池。第二自然段叙述的是画面的内容,着重写全观,重点突出荷花的“多”。第三自然段是第二自然段的补充,但叙述的重点移到突出“姿势”的“美”上边。第四自然段是叙述看荷花时产生的联想,是在画面上不能看到的内容。第五自然段是第四  相似文献   

20.
唐前声律以“四声”论而不以“平仄”论,据《文镜秘府论》载,“文”、“笔”皆运用声律,具体规则有:一句中两分句句末声律相间,上句与下旬相对,第一句末不得与第三句末同声,第二句末与第三旬末止可同声不应同韵,第二句末不得与第四句末同声,骈文上四句与下四句的声律调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