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学时代被许多心理学家称做心理的“狂飙期”,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情绪处于急剧波动之中。通过专家们大量的调查统计和我在日常心理咨询中的积累,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孩子青春期的特殊的心理特征是造成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与父母冲突的内在原因,而父母不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教育出现偏差则是激发亲子矛盾的外因。让我们揭开孩子变得“不听话”的表象,去探究处于矛盾漩涡中的青春的心灵世界。1.在人格上,存在着独立性和依赖性之间的矛盾。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希望从父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生理上的成人化,使他们觉得他们应与父母有平等的…  相似文献   

2.
离婚对于父母来说,也许是痛苦的结束,但由于父母离婚给孩子的心灵造成了巨大的创伤,打破了他们心理上和感情上的平衡,因而也容易带来他们行为上的偏差.教师和家长应对此高度重视,在心理上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怀,使他们也能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3.
幼儿正处在个性形成的开端时期,加强对他们的品德教育,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搞好幼儿素质教育的关键一环。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可行的。随着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幼儿在家庭中的地位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往往是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孩子成了家庭的中心。家庭教育方式也大多表现为宠爱多、教育少、顺从多、要求少。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中,孩子很容易变成家里谁也管不了的“小霸王”,养成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再者,社会上对幼儿教育的认识也存在着偏差,有的认为幼儿只要吃好、玩好、…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少,他们思维活跃,精力充沛,兴趣广泛,人际交往的需要极为强烈。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却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障碍,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因此,要想调整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心理偏差,应从自卑心理、嫉妒心理、害羞心理、以自己为中心心理以及多疑心理等几个方面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5.
初中阶段的学生,他们正值青春期,在认知和思维方面都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他们很容易出现思维和认知上的偏差,由此而引起不良的情绪反应和不良行为表现。这时,作为班主任,应该密切关注他们的心理变化,适时地给予心理辅导,让他们在本应快乐的青春阶段少一些烦恼,健康地成长。心理学专家霍林沃斯把这一时期称作是"心理性断乳期",此时,班主任要在心理辅导上多动脑筋,帮助学生排  相似文献   

6.
博览     
警惕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危机父母离异,孩子将不得不生活在一个不再健全的家庭。失去原本健全的爱,加之单亲家庭中的父母一方的某些心理偏差,和来自外界的有意或无意的伤害,致使孩子幼小的心灵遭受创伤,容易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一是忧郁、自卑。家庭的破裂,仿佛是“天降横祸”,对年幼的孩子来说,他们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因而他们遭受的打击比父母更大;而且孩子比大人敏感、脆弱,他们还不具备自我调整心理的能力,一时还难以面对家庭破损的严酷现实,因而会感到无所适从、闷闷不乐。孩子也懂得比较,他们会拿自己的现在与过去比…  相似文献   

7.
金晓梅 《幼儿教育》2000,(11):42-42
性别包括生理性别和心理性别两方面。人的生理性别一出生就显示出来了,而心理性别则多在3岁左右建立起来,它更多地受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一旦孩子在心理上确认了自己的性别,就会以此来要求自己的言行符合心理性别。一般人的心理性别与生理性别是吻合的,但也有一些人的心理性别与生理性别发生了偏差,特别是那些被父母易性教养的孩子,他们的父母出于个人的嗜好,或给男孩穿花衣,扎小辫,取女孩名;或给女孩着男装,理平头,取男孩名,这些都会严重地影响孩子的心理性别自认,容易使孩子产生性心理偏差,长大以后也容易形成性心理变态或性别认同障碍。因此,我们应注意依据孩子的性别给予适宜的教育,使其心理性别与生理性别趋于一致,为他们将来所要承担的社会角色作好准备。其实无论男孩女孩,我们都想将其培养成为正直、善良、博爱、勤劳的人,这一点上他们是相同的。但由于男女身心的差异,以及社会风俗和传统的影响,人们对不同性别有不同的角色期待,如男孩应勇敢、坚强、果断,女孩应温柔、文静等。为了孩子能适应社会的要求,我们就要求孩  相似文献   

8.
一个发育正常的孩子,除了一定的生理需要外,其心理需要也必不可少。作为父母,在生活中既要顾及到孩子的生理需要,适当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同时也要尊重和满足孩子正当的心理需求,补充他们的心理“营养”,以确保孩子的身心能够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一般说来,孩子有以下几种心理需要:父母的爱父母之爱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阳光和雨露,这种爱是培养孩子良好品德和行为的感情基础,没有这种爱,父母和孩子之间就难以沟通,更谈不上教育,只有充分地感受到父母的爱,孩子的身心发展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表现欲这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  相似文献   

9.
聂国锋  洪华平 《现代语文》2006,(11):113-114,112
目前,全国贫困大学生总数超过500万人。许多贫困大学生的月生活费在150元以下。贫困大学生主要来源于老、少、边、穷地区和城市的贫困家庭,生活上的压力极大地影响了他们在校的正常学习,使他们的学习成绩难以和其他同学相比:而经济上的拮据也影响了他们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途径,出现了心理偏差和思想认识误区。因此,做好高校贫困生的心理调试和思想教育工作,对于搞好高校学生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特殊家庭孩子是指父母离异、家庭解体、父母一方已故,父母因工作繁忙无法照顾而跟随祖辈或其他亲属生活的孩子。他们缺乏正常的家庭生活,与正常孩子相比,他们的烦恼多多,特别容易产生心理失衡和偏差。因此,教师和监护人要了解并合理对待他们的各种心理表现,帮助他们正确走上人生之路。一、自卑心理主要表现为胆小怕事,畏首畏尾,言行紧张,精神萎靡,对自己的心理素质、学习等方面的情况作出偏低的评价,进而导致悲观失望,丧失信心。教师和监护人应多给他们表现的机会,多表扬,少批评。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树立起信心,减少自卑心理。二、抑郁心…  相似文献   

11.
特殊家庭孩子是指父母离异、家庭解体、父母一方已故、父母因工作繁忙无法照顾而跟随祖辈或其他亲属生活的孩子。他们缺乏正常的家庭生活,与正常孩子相比,他们的烦恼多多,特别容易产生心理失衡和偏差。因此,教师和监护人要了解并合理对待他们的各种心理表现,帮助他们正确走上人生之路。  相似文献   

12.
俞雪芽 《家长》2012,(11):28-30
不要认为缺少父母一方的爱已经对孩子造成伤害了,就对孩子百依百顺。肆意放纵,这样只会促成孩子心理和行为上的偏差。只有爱和尊重才能治愈孩子心灵的创伤。  相似文献   

13.
有一对中年夫妇因不知如何教育孩子而发愁,几次找到我请求帮助。我建议他们借阅有关儿童教育的书籍,或向青少年心理咨询机构的专家咨询。过了一段时间,孩子的母亲又来找我,说希望能让孩子和我见见面,请我看看孩子是不是有点问题。说孩子脑子慢,语学得不好,是不是心理上不太正常?  相似文献   

14.
有一对中年夫妇因不知如何教育孩子而发愁,几次找到我请求帮助。我曾建议他们借阅有关儿童教育的书籍,或向青少年心理咨询机构的专家咨询,等等……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后孩子的母亲又来找我,说希望能让孩子和我见见面,请我帮着看看孩子是不是有点问题。说孩子脑子慢,语文学的不好,是不是心理上不太正常?  相似文献   

15.
提到如今的独生子女,我们会立刻联想到“小太阳”“小皇帝”这些称呼。六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到底给我们的孩子带来了什么 ?他们是否如我们想象的幸福快乐 ?他们究竟在做些什么呢 ?  一、孩子在吃什么   在集体生活中我们不必担心,因为一日三餐有营养师调剂,可谓丰盛、营养、科学。可是,在我们的家庭餐桌上,却是另一番情景。只要是孩子喜欢,家长可谓慷慨至极。孩子三餐吃的是鸡鸭鱼肉,惟独少了水果与青菜;喝着可乐、汽水、矿泉水,惟独少了白开水;孩子嘴里嚼着口香糖,吹着泡泡糖,右手提着小食品,左手拿着“娃哈哈”。结…  相似文献   

16.
现在的幼儿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在"六带一"的教养下,幼儿普遍存在着一些诸如任性、攻击性行为、不合群、不善合作分享等心理问题。《指南》中指出: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幼儿园应该为幼儿营造温暖、轻松的心理环境,引导幼儿行为、疏导幼儿心理,让幼儿不良心理夭折在萌芽期,使每位幼儿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都说,不读书的孩子不会怎么样,但读了书的孩子一定会不一样:他们的心灵会充盈起来,他们的眼睛里会多一些亮晶晶的东西,他们的脑子里会多几个问号,他们的脸上会多几丝笑容……阅读,在孩子的心理萌芽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我们班有许多孩子都是“留守儿童”,有很多是和年迈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是和其他亲友生活在一起的,由于远离父母,孩子的心理和生理成长都面临很多问题。祖父母、外祖父母和亲友毕竟代替不了父母。他们平日里也就是负责孩子的吃喝拉撒,对于孩子的学习要么是不管不问,要么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对于孩子的生活,不是过于溺爱,就是放任自流。孩子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个性比较封闭,性格古怪。由于常年与父母相隔,许多孩子在感情上与父母产生了真空。而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过早地缺失父母亲情,会给其带来心灵上的伤害;寄人篱下的生活体验,又会使一部分儿童心理出现偏差,甚至造成心理疾病。  相似文献   

18.
由于留守儿童的亲情缺失,他们的亲子三角关系情结不能及时得到化解,从而形成了亲子三角关系障碍,这是留守儿童身上潜伏的心理隐患。这一障碍往往使他们在成人后,容易出现两性关系偏差以及婚恋心理异常。本文结合案例咨询和分析,向家长提出了心理对策:尽量避免和孩子长期分离;创造条件增进和孩子的联系;特别注意同性期的亲子关系。  相似文献   

19.
农村特殊家庭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十分明显,孩子过早地失去父母的关爱、家庭的护佑,导致自身行为和心理产生偏差。对于特殊家庭孩子的教育,家庭、学校和社会要齐抓共管,各尽其责,建立网格化管理机制,针对他们的异常心理行为特征及时进行矫治,精心辅导,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并且更有利于均衡发展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个发生在美国一所校园里的真实的故事。 一天,著名教育学家罗森塔尔先生走进学校,拿出一份名单,告诉该校的教师,通过他的测试,发现这几名学生特别有潜力将来定会大有成就。教师们接过名单,发现名单上的这几个学生在他们的眼中是表现平平的,有的甚至是十分笨拙的。教师们惊呆了,想不到这几个孩子身上竟然有如此潜力。连教育家罗森塔尔先生也认为他们将来会大有成就。从此以后,教师们改变了对这几个学生的看法,这几个孩子也从罗森塔尔的话中得到自信,变得积极起来。情况正像罗森塔尔语言的那样,这几个孩子进步神速,很快便崭露头角。几年后,罗森塔尔又来到这所学校,教师们纷纷对罗森塔尔的预见表示钦佩,罗森塔尔却笑着对大家说明,这几个孩子的名字是从该校的名册上随便选的,他没见过这几个学生。更谈不上对他们进行测试,这只是他进行的一个心理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