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强调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活动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深刻揭示了阅读教学的本质。个性化阅读的出发点是正确认识学生存在的个性差异 ,它要求在研究学生共性的同时 ,重视对学生个性差异的研究 ,尊重学生的个别性、独立性 ,使学生在一定阶段内养成适合自身发展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从发展学生的个性入手 ,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一 )鼓励个性 ,培养情趣。阅读是读者与文本、作者在情感上的交流和对话 ,也可以说…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阅读教学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教学要鼓励阅读反思、阅读批判,进而发展阅读个性,提高阅读质量,产生阅读效益,这已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笔者在如何进行个性化阅读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归纳了一些方法,现摘要如下。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句话提醒我们:阅读教学必须以个体阅读为基础,以发展学生个性为归宿,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那么,如何在课堂中凸显以人为本,张扬学生的个性?  相似文献   

4.
刘蠡寒 《教书育人》2007,(12):28-30
《语文课程标准》把发展学生的个性放在了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在阅读教学的建议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阅读目标更特别强调学生的个性感受和体验,这从“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旬”“做出自己的判断”等中小学中九个带有“自己”一词的表述中可见一斑。显然,《语文课程标准》中的阅读目标和阅读教学建议是以发展学生个性为出发点与归宿点,倡导语文阅读教学走个性化阅读教学之路的。  相似文献   

5.
《教育》2007,(6)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个性化行为,在阅读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个性。”文章在营造开放个性氛围,提倡个性化的自主学习,注重个性化的质疑问难,尊重学生独特感受,尊重学生选择性学习等五个方面来让学生的个性在阅读教学中得到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6.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语文课程标勘中指出阅读是人能动的认识客观世界的精神活动。“阅读是个性化行为”,揭示了阅读活动的本质: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创造性活动。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通过个性化的自主学习、个性化的提问、个性化的阅读积累、  相似文献   

7.
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创造性活动。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摆正自己的位置,以自主激活个性,让学生通过个性化的自主学习、个性化的提问、个性化的想象、个性化的阅读积累、个性化的评价使“个性”在阅读教学中闪光!  相似文献   

8.
正阅读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阅读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课程要求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语文阅读观,让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教师是阅读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要尽可能地多开展合适的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关注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因此,在高中阅读教学中实施个性化阅读教学是课程改革所需,是学生发展所需,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一条捷径。一、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个性化阅读"强调在阅读中激发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促进学生阅读的个性化发展。随着"个性化阅读"理念的提出,个性化阅读教学模式也逐渐受到关注。从个性化教师、个性化学生和个性化阅读教学三个维度对个性化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进行探讨,以期为更好地实践个性化阅读教学提供模式参考。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要把阅读活动变为学生自我探究、自我体验的活动,使学生在富于个性的阅读活动中发展阅读能力,强化阅读体验,感悟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水平。因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所以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样才能回归阅读教学的“原点”,彰显学生的智慧。  相似文献   

11.
陈静 《现代语文》2006,(3):98-99
长期以来,阅读教学过程中统一的要求、划一的指导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潜能,使得阅读教学缺乏灵动与生气。《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能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必须构建富有个性化的阅读教学,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自由发展。那么,怎么引导学生个性化的阅读呢?笔者结合自己实施新课程的实践,探索出行之有效的运用之法,谓之语文个性化教学三步法。一、创设氛围在阅读教学中实施个性化阅读,首先要把学生当成一个真正的读者,而不是接受知识…  相似文献   

12.
阅读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个性化阅读教学就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学。个性化阅读要求教师重视、珍视阅读主体(学生)对客体(文本)的不同的认识和感受,并营造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环境,即条件、氛围,让阅读成为个性释放的过程,让阅读成为张扬个性的舞台.以提高阅读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范虹 《现代教学》2008,(11):60-60
个性化阅读是学生借助文本与作者对话的心理过程,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它也是教师引导学生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的过程。长期以来,阅读教学中统一的要求、划一的指导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潜能,使得阅读教学缺乏灵动与生气。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尊重学生的个人见解,把阅读变为学生自我探究、自我体验的活动,使学生在研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中,发展其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判断能力。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以发展学生的个性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在教学过程中搭建民主自由的阅读平台,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鼓励个性化的朗读方式,走个性化阅读教学之路,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收益,使其个性得以稳固发展,语文阅读素养得以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5.
现代阅读理念要求我们“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提倡个性化阅读教学。学生阅读的个性化呼唤学生朗读的个性化,因为朗读是阅读的最重要、最常用的方法,那么如何在朗读教学中加强学生个性化朗读指导,让学生读出个性,读出生命的色彩呢?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这深刻地揭示了阅读教学的本质。个性化阅读教学就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学。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个性化行为。”这就揭示了阅读活动的本质: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创造性活动。阅读教学不应以教师的讲解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应该让学生自读自悟,积极主动地思考,寻求问题的答案,通过个性化的思考、表达使“个性”在阅读教学中闪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构建富有个性化的阅读教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彰显学生的阅读个性,呵护学生的每一个观点,为学生真正实现个性化阅读搭建桥梁。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新课程理念下的阅读教学,需要探索一种能够体现素质教育要求的语文阅读教学新模式.以促进学生形成一种真正的语文能力.帮助学生学习其他科学,使学生发展个性,健全人格.并形成一种继续学习能力。阅读教学担负着构筑学生“精神家园”、重塑学生“个体人格”、净化学生“灵魂世界”的重大使命,这深刻地揭示了阅读教学的本质。  相似文献   

19.
课堂是个性化阅读教学实施的主要场所。师生共同创设科学民主的个性化阅读教学课堂才能实施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阅读教学。个性化阅读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并使学生掌握个性化阅读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为重点,以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特个性为目标,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个性化阅读学习过程。其基本课堂程序为:尊重主体,确保“安全”-充分阅读,倾听文本-披文入情,创设氛围-细致品味,用心鉴赏-深入思考,大胆质疑-钩古连今,拓展延伸。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句话提醒我们:阅读教学必须以个体阅读为基础,以发展学生个性为归宿,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那么,如何在课堂中凸显以人为本,张扬学生的个性?一、审视情感个性朗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