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赟  俞峰  杨勇  陈自海 《科技通报》2020,36(5):95-101
增层开挖过程中围护结构存在高风险性,既有支护在开挖过程中可能会由于偶然事件的发生而失效。为了深入研究既有支护失效对基坑围护体系的影响,通过提出基于变形的重要性系数,并运用数值模拟软件对增层开挖过程中既有支护失效过程进行分析,结合上述结论对既有支护对基坑二次开挖过程的维护稳健性进行研究。结果表表明:既有支护失效后荷载沿基坑长度方向传递,既有支护的重要性与基坑的空间效应相关,坑角支护最小,中部位置最大;不同的土质对增层开挖支挡体系的既有支护重要性影响不同,土质越好构件重要性越高;适当增大新增支护直径可以减小构件的重要性,增加支挡体系鲁棒性。  相似文献   

2.
钱勇  陈海兵  俞峰 《科技通报》2020,36(6):39-44,52
开挖对坑内既有受荷工程桩的影响正逐渐受到重视。基于室内模型试验,分析了在土体不同开挖深度工况下,桩顶荷载、坑内工程桩与挡土墙的距离因素对坑内既有受荷工程桩内力和变形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土体开挖引起坑内受荷桩的有效桩长减小和开挖深度的增加,桩身最大弯矩点下移,距离越小土体侧向位移作用越明显,挖深越大作用越明显。而既有轴向荷载会增加最大弯矩值,但对位置影响有限;当坑内既有受荷桩有效桩长减少到开挖前有效桩长的约一半时,土体新增挖深会显著增加桩身侧向位移,最大侧向位移点下移,随着桩与支护排桩距离减小,桩身弯曲效应相应增加,而既有轴向荷载也会增加弯曲效应,但对最大位移点的位置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佛山一环碧桂路与南国路交叉口处主线下穿地道支护方案及开挖方法工程实例的阐述,明确了支护结构选择排桩+正水水泥搅拌桩支护体系的施工控制重点,阐述了基坑采用上部3米放坡、下部分层、中间预留核心土开挖方式。  相似文献   

4.
王继成  陈斌  李占涛 《科技通报》2019,35(9):143-149
既有建筑下增层开挖对群桩基础的影响不同于基坑开挖对待建建筑桩基的影响,采用HARDENING-SOIL弹塑性模型模拟土体及接触面单元模拟桩土相互作用,分别就摩擦型桩和端承型桩,建立桩筏基础-地基-增层开挖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增层开挖后桩顶反力、桩身轴力、桩侧摩阻力、桩体水平位移和桩身弯矩分布规律,并对比分析桩顶Q-S曲线和桩侧摩阻力在开挖前后变化规律,通过研究,取得了增层开挖对既有建筑群桩基础影响的基本认识,揭示了开挖后摩擦型桩和端承型桩不同变化规律,这些规律有助于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  相似文献   

5.
在基坑支护工程中,常见用水泥搅拌桩作止水应用,如在支护桩外打一到二排或桩间打水泥搅拌桩,能有放防止基坑外地下水进入基坑内而影响地下室(基础)主体工程施工,然而很少直接将水泥搅拌桩应用到边坡支护和地基承载工程中,而广州一个正在施工的商业中心工程(主体16层、地下2层),直接采用5排ф550水泥搅拌桩作边坡支护(当然又兼止水功能),又用满堂水泥搅拌桩作复合地基来承载主体,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锚拉式排桩支护技术,以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盛泰商城工程为例,对地质状况差、降水难度大、施工场地小的工程选择应用排桩加锚索基坑支护体系,有效的控制了深基坑开挖支护结构变形位移,从而保证施工工期和周边建筑物安全。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需要修建大量的土木工程,城市的用地紧张,对地下的开发越来越多,为其保证各项工程的实施与安全,大量的支挡结构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常用的有桩锚支护结构体系、土钉墙支护结构体系、型钢结构支护体系,后两种受地质条件制约,桩锚支护结构不受地质条件制约,在桩锚结构中桩型选择尤其重要,常用的钻孔压浆桩满足不了支护桩的强度和刚度,所以选择钻孔压灌超流态砼灌注桩作为支护排桩。  相似文献   

8.
某深基坑开挖工程为典型的支护方式 (桩排+混凝土内支撑),该基坑工程监测手段齐全,监测点布置采用重点与一般相结合的原则,准确地掌握了整个基坑支护结构和周边建(构)筑物的变形.  相似文献   

9.
贺艳 《科协论坛》2008,(6):24-25
土建工程施工中,土质和地下水位是影响基坑开挖的重要因素.本文采用钻孔灌注支护排桩加水泥搅拌桩的方法,设计了受建筑场地和环境条件限制的基坑支护结构,并在工程中应用,很好地改善了土体的性质,提高了土层的力学性能,对基坑起到支护作用,并有效地防止了地下水的渗透,避免了地下水对基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预应力锚索广泛应用于基坑明挖支撑体系、软岩、土体边坡加固工程中,但与钻孔排桩相结合应用于海相沉积层软土地区的航道护岸工程中的实例较少。结合连云港盐灌船闸下游远调站及紧邻的142m驳岸挡墙钻孔排桩锚索支护体系施工实例,主要阐述了钻孔排桩及预应力锚索在软土地区堤岸工程中的工艺技术要点及排桩锚索挡墙结构在软土地区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某竖井工程支护长度约101.2m,开挖深度达38.44m。根据工程特点,采取上、下基坑方案,上基坑开挖深度17.84m,采用排桩+内支撑的支护方式;下基坑开挖深度20.6m,采用喷锚支护方式。本文介绍了该工程支护方案,详细介绍了冲孔灌注桩、旋喷桩、内支撑及喷锚支护的施工工艺。根据基坑监测数据显示,该竖井完工后处于稳定状态,未出现超过变形警戒值现象。  相似文献   

12.
绥芬河市澳普尔广场及酒店改扩建工程位于低山丘陵地区,基坑挖深12M~21.8M属于深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的土层第三和四层为强风化安山玢岩和中风化安山玢岩,岩块坚硬,机掘不易;基坑东、南侧与原有4层和9层建筑最小距离分别为2.4m和3.5m,位于凸入基坑的阳角处,属不利位置,施工和支护监测难度较大。依据本场地岩土工程地质条件、场地条件、基坑开挖深度,边坡在无相邻建筑采用土钉墙结构支护体系;在有相邻建筑采用悬臂桩结构支护体系即人工挖孔桩和土层锚杆相结合的支护方式,人工挖孔桩施工遇安山玢岩配合风镐进行施工,土层锚杆采用ф150螺旋钻成孔。岩石采用地质钻机与风动潜孔锤成孔。监测结果显示,基坑关键部位变形各项指标均未达到预警值。  相似文献   

13.
刘凡  张业明  王世梅  王力 《科技通报》2020,36(6):53-58,62
在地下洞室群围岩稳定性分析中,初始地应力场是影响其计算结果的重要因素。本文以西南地区某水电站地下洞室为研究对象,采用逐步回归分析计算法和有限差分法来获取该地区的初始地应力,采用FLAC3D软件对洞室分步开挖过程和支护措施进行模拟,分析开挖过程中洞室位移、应力和塑性区的发展和支护前后的塑性区分布情况。计算结果表明开挖后地下厂房洞室群上部出现应力释放区,且各洞室出现了较大范围的塑性区;经过支护后地下洞室的塑性区分布范围明显减小,洞室的整体稳定性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14.
软土地区深基坑工程施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软土地区,基坑工程广泛采用排桩加内支撑支护形式,本文以某公用建筑基坑工程为背景,对支护结构进行了模拟开挖过程的三维有限元分析,并利用施工过程监测数据反演了钻孔桩的内力,所得结论为软土地区基坑工程施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既有建筑物的增层改造,是一种经济、快捷且能缓解当前紧张的城市用地的好方法。本文阐述了既有建筑增层改造的优越性和必要性,以及既有结构与新增结构的连接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从基坑工程的特点出发,介绍深基坑的支护类型,总结基坑支护与地层变形特征,分析深基坑开挖工程对邻近既有建筑桩基础的影响,研究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其本身以及周边土体平面变形性能,为设计和施工监控提供强有力的指导理论。  相似文献   

17.
预应力锚杆复合土钉支护在深基坑工程中被广泛应用,针对预应力锚杆复合土钉支护进行了三维有限元模拟,分析了在均质竖直陡坡支护情况下,两排预应力锚杆的有利支护位置,即第一排预应力锚杆距坡顶的距离为1/6倍的开挖深度为佳,第二排预应力锚杆距坡顶的距离为1/4倍的开挖深度为佳。  相似文献   

18.
减沉桩是目前减小软土地区盾构隧道下穿引起上部隧道结构沉降影响的一种新型基础形式,其减沉作用机理及影响因素等尚不明确.利用PLAXIS 3D软件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开展桩长、桩与盾构隧道间距及桩的排间距对上部既有隧道减沉效果的数值模拟.结果 表明:(1)减沉桩的桩长和排间距对于减少下穿施工过程中上部隧道结构的沉降均有明显影响,而桩与盾构隧道间距的影响相对较小;(2)减沉桩的桩长越大时减沉效果越好,采用9m桩长时上部隧道结构的沉降在10 mm以内;(3)减沉桩的排间距越小时减沉效果越好,采用3 m排间距时上部隧道结构的沉降在7 mm以内,而排间距超过6m时减沉效果趋于不明显.研究成果可以为类似地铁隧道下穿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地下洞室开挖支护过程中,围岩变形及围岩失稳的问题,本文以铁法矿区晓明矿采矿巷道为研究对象,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实验相结合的手段,对晓明矿北二采区回风上山巷道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只要选择准确的参数,采用合理的方法,就可以对地下洞室开挖及支护后,围岩的变形及其稳定性的问题作出准确的预测,为将来的施工设计提供可靠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路改桥立体交叉式桥梁桩墩一体施工,通过在既有公路上施工钻孔桩(包括以桩代墩的部分),然后在陆上开挖盖梁、梁板基坑,就地浇注盖梁,原地面架设梁板,施做桥面系,将既有公路改为桥梁,然后开挖桥下部分路堑土方,将开挖后露出的墩(以钻孔桩形式灌注而来)挂网装修。最后施工桥下公路或铁路。通过分析该工艺特点、适用范围、工艺原理及工艺流程建立了相关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