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促进高校科研人力资本合理迁移和配置是激发社会创新创业活力的重要举措。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了高校科研人力资本迁移意愿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并通过内蒙古295名高校科研人才的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科研人才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三个维度均对迁移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具体来说家庭、高校、政府政策、能力素质以及资源整合程度等因素影响较大。因此,建议政府、高校等从建立风险保障机制、完善人力资本迁移制度实施细则、积极为科研人才提供创新创业资源入手,提高科研人力资本迁移意愿。 相似文献
2.
3.
以计划行为理论为指导,采用PPS方法从辽宁省14个市随机成功调查到811个满足条件的居民,借助计算机辅助(CATI)技术来对辽宁省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以研究居民的慈善捐赠态度、知觉行为控制等因素对其捐赠行为意向和行为的影响。数据分析主要采用SPSS17.0和MPLUS5.2,研究发现:在慈善捐赠行为模型中,慈善捐赠行为受慈善捐赠行为意向影响显著,而慈善捐赠行为意向受知觉行为控制影响最显著;其次分别受个体慈善捐赠的主观规范和态度的显著影响。最后,提出一系列促进居民慈善捐赠行为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5.
目的:采用计划行动理论框架分析影响居民选择社区医院就医的行为因素。方法:利用自编问卷,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就医行为的影响因素模型。结论:成功建立了社区医院就医行为意向模型,可以很好地解释居民的就医选择行为,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探讨,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医疗资源。 相似文献
6.
7.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项目风险沟通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计划行为理论(TPB)为基础分析了影响项目成员进行风险沟通行为的因素,主要有风险沟通态度、主观规范、行为控制认知等内在因素,以及包括期望报酬与人际关系、任务相关性、资源等外在因素,并给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8.
公共服务意愿偏低阻碍了我国科技社团提供更多优质公共服务,如何通过行政力量以外的方式提升员工的公共服务意愿受到重视。本文关注了会员参与的影响,基于跨层次扩展的计划行为理论,分析会员参与对员工公共服务意愿的作用路径和效果。综合运用统计数据和对57家社团中347位员工的问卷调查数据,建立多层线性模型和多层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会员的积极参与强化了员工的服务意愿;员工的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中介了这种作用,且主观规范的中介效应最强。因此,服务会员和提高会员参与应是提高科技社团员工服务意愿的抓手,要把加强双向互动、强化会员对员工的示范和引导作用作为提升社团员工公共服务意愿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10.
作为高素质的人力资本,高校科研团队成员在实际科研过程中普遍存在科研动力不强的现状,直接影响科研团队运作效率。究其原因,是团队负责人没有充分重视团队成员的人力资本特性,未能激发团队成员的科研动力。从人力资本视角出发,运用委托代理模型研究高校科研团队成员科研动力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高校科研团队成员的科研动力与团队成员的科研能力水平、获得的科研成果分配份额正相关。结合当前高校科研团队管理现状,从工资、劳务报酬和科研奖金三方面出发,为科研团队负责人激励科研团队成员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投稿行为的影响因素与机制,依此以面向投稿者的视角为科技期刊建设提出相应的建议。【方法】通过访谈16位有投稿经历的投稿者获取资料,借鉴扎根理论三级编码方法,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内在逻辑,通过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式编码,确认投稿行为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结果】投稿行为的影响因素分为投稿主观规范、投稿知觉行为控制和投稿行为态度三类,其产生影响的逻辑分别表现为投稿者的遵从、评估和感知,并依此构建形成投稿行为的影响机制模型。【结论】从投稿主观规范、投稿知觉行为控制、投稿行为态度三个层面对科技期刊建设提出建议,以提升投稿者的投稿意愿,促使其完成投稿行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投稿行为的影响因素与机制,依此以面向投稿者的视角为科技期刊建设提出相应的建议。【方法】通过访谈16位有投稿经历的投稿者获取资料,借鉴扎根理论三级编码方法,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内在逻辑,通过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式编码,确认投稿行为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结果】投稿行为的影响因素分为投稿主观规范、投稿知觉行为控制和投稿行为态度三类,其产生影响的逻辑分别表现为投稿者的遵从、评估和感知,并依此构建形成投稿行为的影响机制模型。【结论】从投稿主观规范、投稿知觉行为控制、投稿行为态度三个层面对科技期刊建设提出建议,以提升投稿者的投稿意愿,促使其完成投稿行为。 相似文献
13.
科技人员创新行为产生机理研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本研究对科技人员创新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的内涵进行界定,进而将其分别细分为内生态度与外生态度、指令性规范与示范性规范、自我效能和控制力,验证了它们通过创新意愿的中介作用对创新行为的影响;其次,探索了上述关键变量对创新行为的直接影响作用;最后,检验了在创新意愿向创新行为转化过程中组织支持的调节作用。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行为态度的内生态度通过创新意愿的完全中介作用对创新行为产生正向作用,主观规范的示范性规范与知觉行为控制的两个维度(自我效能和控制力)通过创新意愿的部分中介作用对创新行为产生正向作用;行为态度的外生态度和主观规范的指令性规范对创新意愿没有影响,但可以直接正向影响创新行为;组织支持在创新意愿对创新行为的影响关系中起正向调节作用,该作用主要体现在上级工具性支持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文章从引证视角出发,以科研用户为调研对象,研究其数据认知行为。尝试分析引证过程中科研用户的数据认知行为特征,为科学数据管理部门及相关出版机构的数据管理及用户服务工作提供决策参考。[方法/过程]采用扎根理论方法,对科研用户展开实证调研,通过半结构化访谈采集样本数据并对数据结果进行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确定引证过程中科研用户数据认知行为的范畴体系。[结果/结论]研究发现科研用户的数据认知行为分为4个阶段:认知价值判断、认知加工、认知采纳和认知期望。基于此,提出了引证视角下科研用户数据认知行为的干预策略:加强用户数据引用情景的个性化分析,推进基于数据溯源与出版的质量监管,了解用户的数据引用习惯与认知风格,引导用户科学评判数据研究结果的差异性,明确用户数据引用动机与服务认知期望。 相似文献
15.
从知识转移过程与知识吸收角度构建高校科研团队知识增长影响因素模型,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对已构建的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知识主体、知识特性、知识环境和团队特征4个因素影响高校科研团队的知识增长,其中知识主体与团队特征因素路径系数相对较大,对知识增长产生较为显著的正向影响。认为可以从发挥知识主体的主观能动性,重视知识质性在团队知识增长中的作用,搭建交流平台、完善激励政策,调整组织结构、营造共享氛围等方面采取措施,促进高校科研团队的知识增长。 相似文献
16.
高校实现军民科技融合可持续发展,是国防建设实现科技创新水平提升的迫切需求。文章基于组织理论视角,分析了国防科研团队的特点以及组织理论对国防科研团队的适用性,从组织设计、组织结构、组织制度、组织信息沟通、组织文化、风险管理和管理者素质等7个方面探讨了高校内部影响国防科研团队创新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步入新阶段,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提升成为“十四五”时期知识产权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而治理行为的形成和持续是关键所在。因此,本研究在对知识产权治理行为的内涵和特征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解释框架,构建知识产权治理行为的形成机理模型,量化各因素对知识产权治理行为的影响强度及路径。研究结果表明:(1)行为信念、结果期望、规范信念、自我效能和能控性变量对治理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能控性对治理行为具有直接显著正向影响;(2)治理意愿在认知行为控制与治理行为的形成之间发挥中介作用,且“自我效能→治理意愿→治理行为”和“能控性→治理意愿→治理行为”的理论路径均被验证。研究结论对知识产权治理行为的形成机理做出了更加准确、深入的解释,为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提升的政策调整和制度创新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8.
19.
项目中60%左右的问题是界面管理不到位或有欠缺引起的。在中国情境下,为更好地提出解决组织界面管理问题的有效方案,运用计划行为理论,以低信任度建设市场环境为背景、组织界面管理行为背后主观心理因素为视角,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构建多因子中介模型,基于295名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EPC)领域相关人员调查数据,验证信任和组织界面管理行为之间的作用机理以及心理影响机制。结果显示:信任对组织界面管理行为意愿的影响主要通过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这3个中介变量传递;在3条中介路径中,态度的中介效应最强,而知觉行为控制的中介效应最弱。可知内部心理因素是形成组织界面管理行为意愿的重要前提,而EPC项目管理人员对组织界面管理行为的积极态度未全部转化为知觉行为控制,部分管理人员由于感知资源掌控能力弱而放弃实施组织界面管理。由此,分别从业主和总承包商两方面提出中国情境下EPC项目组织界面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