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智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机器人产业也快速增长,社会急需大量的机器人工程专业人才,机器人学科作为一门新工科,其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还在不断摸索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新工科的内涵和发展要求。因此,本文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分析了当前机器人工程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自身的实践项目和教学经验,为高校机器人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生物医学工程是21世纪具有代表性的交叉学科,新工科建设成为生物医学工程发展的原动力,促使生物医学工程在更尖端领域交融与创新。我国生物医学领域在近40年的发展中取得了丰硕成果。各级院校都有长足发展,有少数已经处于世界领先行列。为使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在新工科的引领下更好地发展,文章从学科发展、课程设置、课程体系改革、师资调配方面对当前高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发展状况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3.
朱晓明 《知识窗》2022,(12):21-23
毕业实习是大学时期的重要实践环节,是学生连接理论学习和实践经验的桥梁,而新工科的推行对实习教学改革提出了一定程度的挑战。文章以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为例,分析传统模式毕业实习的特点,并提出毕业实习模块化综合一站式实践形式。实践结果表明,该形式不仅能调动学生实践活动的积极性,还能提高学生专业素质与创新能力,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针对新工科背景下对工科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本文结合目前企业对数控类人才的岗位能力需求和高校数控类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探索了数控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相似文献   

5.
生产实习是工程教育背景下本科生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是使学生将专业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形式.针对以往统一管理单一实习模式的弊端,探索更多新型生产实习模式,实现多模式相互认可、互补兼容.实践效果表明,新的实习模式更好地覆盖了本科毕业生潜在的出路,基本使学生得到了对自己毕业后帮助最大的实习效果,满足了本科生毕业后对新的...  相似文献   

6.
目前冶金工程专业生产实习存在联系实习单位困难、实习经费紧张、学生热情和积极性不高等不利因素。本文结合冶金工程专业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新性提出强化生产实习前的准备,生产实习过程模式的探索,采用录像视频和生产线仿真模拟技术进行虚拟实习等方法和措施来调学生的积极性,拓宽实习渠道,培养出具有更扎实工程背景和较强应用能力的冶金工业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7.
新工科建设成为我国高等院校发展的热点问题,该文解析了新工科建设的基本要义、新特点、人才培养目标。作者结合石河子大学的教学实践,提出了新工科建设的路径与方法:将课程思政融入新工科专业教育;完善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推动学生创新多元协同模式的发展;为学生创业营造孵化环境。  相似文献   

8.
新工科建设成为我国高等院校发展的热点问题,该文解析了新工科建设的基本要义、新特点、人才培养目标。作者结合石河子大学的教学实践,提出了新工科建设的路径与方法:将课程思政融入新工科专业教育;完善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推动学生创新多元协同模式的发展;为学生创业营造孵化环境。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21,(29)
当前,能源供需多元化和新工科建设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应用型人才支撑成为关键。在详细剖析国内高校资源勘查工程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基础上,从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平台、专业发展格局4个方面提出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高校资源勘查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并以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为例,进一步探讨其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团队建设、新工科特色专业建设等方面的改革与探索,扎实推进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为应用型高校资源勘查工程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思路。  相似文献   

10.
该文基于国家新工科的战略需求、河北工业大学的人才培养定位、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文化建设的背景及环境类专业的特色,对环境类专业工程文化建设的背景意义及建设要点进行分析,建设内容包括明晰具备环境类特色的工程文化教育理念、塑造涵盖工程文化理念的环境类培养目标、构建合理融入工程文化的环境类课程体系、丰富环境类工程文化教育的内涵、打造“党建-思政-文化”“双融双促”机制。旨在建成以环境类专业为示范的工程文化建设资源库,建立一个科学完善的、可在工科类院校推广应用的工程文化教育实施体系。重点解决典型工科专业中工程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程度差、协同育人效果弱化的问题,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对地方工科院校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以教育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以及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双万计划”为目标,哈尔滨工程大学通过借鉴国内外一流高校相关专业建设经验,从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按照新工科新要素整合,强化共识,增强辐射,通过科研融入、双创融入、协同育人,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最终形成新工科、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并可借鉴应用于同类专业中。  相似文献   

12.
以教育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以及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双万计划"为目标,哈尔滨工程大学通过借鉴国内外一流高校相关专业建设经验,从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按照新工科新要素整合,强化共识,增强辐射,通过科研融入、双创融入、协同育人,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最终形成新工科、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并可借鉴应用于同类专业中。  相似文献   

13.
在新工科背景下,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进一步提高,同时引起了大学教师的关注,如何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在针对工科专业课教学课时少,知识多,学习难度大的问题,提出采用师带徒模式辅助大学教学,此模式对大学生的学习起到促进作动,有助于大学生素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针对新工科背景下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新要求展开分析,探讨了自动化专业改革存在的优质资源没有共享、与国际接轨不充分、教学手段和模式效率低、教学模式扁平化等问题,提出了建立自动化专业优质教育资源开放共享平台,改革现有教学手段和模式的管理机制,构建无线互动课堂等思路。自动化专业改革必须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基本理念,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  相似文献   

15.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的石油工程专业培养目标为:结合国际油气资源开发新形势,围绕国家能源战略发展需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为石油工业高效安全发展培养应用研究型工程类创新人才。其要求人才培养须坚持"理性价值"与"价值引导"同向同行,除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外,还须具备全球视野、人文精神与创新能力等素养,即工程教育人才培养应平衡"应用"和"育人"两个重要育人职能。为此,文章以"大思政"课程观为指导,将思政元素融入石油工程课程改革,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藏工程的课程现状与特色为蓝本,通过完善油藏工程课程目标设计、优化教学大纲内容、引入思政研讨环节、增选思政特色教材、采用"反转课堂"等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方法,对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的石油高等院校油藏工程课程的思政建设模式进行思考与探讨,拟为深化工程教育改革及课程思政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对新工科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打破了单一的培养模式,正朝向学科交叉、理论指导实践等多元化培养模式发展。本文以新生研讨课教学为例,探索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光学测量领域应用的研讨课程教学方法,阐述了课程目标、教学内容设计、课程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考核标准等内容。本文旨在探讨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同时,这种方法也为新生研讨课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陈志刚 《大众科技》2021,23(4):115-117
文章介绍了新工科建设和工程教育认证的重要意义,分析了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特点和现状,构建了阶梯递进式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对"多维融合"创新创业人才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实践证明,阶梯递进式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和多维融合的实践教学模式符合学生的学习和认知规律,有利于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正>为适应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求,针对近年来本校工业设计专业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突显出的各种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从我校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传统机械设计基础教学方法弊端入手,提出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增强创新设计能力的教学方案和教学手段。以提升本课程在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后续专业课程学习中的前导作用,培养新工科背景下具备更强就业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9.
杨婷 《科技风》2021,(1):142-143
社会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正在迅猛发展,为支撑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创新工程教育方式与手段、打造工程教育开放融合新生态,2017年,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旨在全力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工程教育模式,培养高端创新的专业人才.本篇文章分析了我国理工科研究生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为新工科背景下理工科研究生的培养对策提出了几点...  相似文献   

20.
刘馨阳 《知识窗》2024,(1):102-104
新工科是我国工科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积极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支持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和实现“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提供有力支持。基于此,文章深入分析新工科背景下建筑学专业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究行之有效的实践路经,为建筑学专业个性化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思路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